郑秋华;王书佳;王立平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商品名特治星)是一种复方制剂的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泛.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商品名科赛斯)适用于治疗对其他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作者:胡艳娜;娄迺元 刊期: 2009年第27期
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行根治性手术.2004年5月-2007年5月我科对80例胃癌患者实行根治术,通过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的应用,使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笔者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永艳;李学珍;孙英哲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将1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合理膳食率、情绪稳定率、管道通畅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CNP具有前瞻性、计划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张小青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全方位护理对创伤后骨科患者的身心影响.方法 吸取了以往研究中关于护理理念的合理成分,提出全方位护理理念,对10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干预,并以接受单纯的康复训练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和心身状况.结果 干预组的功能恢复6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抑郁和焦虑状况较对照组轻,疾病认识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 全方位护理理念作为对当前护理的深入发展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作者:朱艳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了探讨整体化灭菌处理对口腔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 将患者使用后的口腔科手机集中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全自动化机械清洗、吹干注油养护、纸塑袋包装、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等整体化灭菌处理,并对整体灭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整体化灭菌处理后,口腔科手机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及抽样细菌培养试验均符合要求,灭菌有效率达100%.结论 对患者使用后的污染手机进行整体化灭菌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再处理方法.
作者:吴可萍;高传江;郑凯兰;于翠香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可来福接头与肝素帽接头在胸腔置管中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恶性胸腔积液需行胸腔穿刺置管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用可来福接头,对照组用传统的肝素帽连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2组封管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堵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胸腔穿刺置管中用可来福接头连接可有效避免堵管的发生.
作者:谷串联;姜如;高小章 刊期: 2009年第27期
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能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因穿刺失败造成患者不满导致的护患之间的矛盾,同时便于保证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速度和质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从而受到护士和患者的广泛欢迎.
作者:邹烂飞;魏娉婷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刷检、活检和痰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0例肺癌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0例肺癌患者中,刷检、活检共同确诊317例,由活检确诊213例,由刷检确诊104例.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痰检阳性83例,阳性率20.75%. 结论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活检和痰检等多种手段,可提高肺癌诊断率.
作者:徐萍;谢琪;熊方 刊期: 2009年第27期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手术室、医技片区的各种医疗器械、敷料、橡胶、玻璃、油剂、粉剂、膏剂的消毒灭菌工作.保证灭菌物品100%合格,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金荷娣;钟李芳;胡琴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4% [1],尽管在组织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因其位置的特殊性使手术中容易导致重要功能结构的损伤,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所以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胡兵兵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预防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脏器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6 例重症ITP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取预防脏器出血的措施.对已发生脏器出血并发症者密切观察病情并予以相应救治和护理.结果 86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治疗有效率达96.5%,2 例治疗无效,1例颅内出血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细心和专业的护理,可以减少重症ITP脏器出血的发生率,减少脏器出血患者死亡,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艳;李伟;张莲;蔡力生;杜新 刊期: 2009年第27期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外科学术思想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不断涌现,手术室的护理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者:刘新宇;杨玉美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不同吸痰深度的效果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1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咳嗽反射的强弱分为A组115例和B组95例.A组患者咳嗽反射强,痰液能自行咳至气管切开套管内,吸痰管插入深度小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11.5 cm).B组患者无咳嗽反射或咳嗽反射弱,痰液不能咳至气管切开套管内,吸痰管插入深度超过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13.0cm).对2组患者吸痰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对A组患者采用浅吸和对B组患者采用深吸方法,都能有效吸引,2组患者的吸痰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两种吸痰方法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应结合患者咳嗽反射的强弱与气管切开套管型号采用具体的吸痰方式.
作者:石红荣;张满萍;邵如意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心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2.17+7.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3+7.32)分;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7.34+6.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8+6.97)分.观察组总满意度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50.00%.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于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
作者:付玉芝 刊期: 2009年第27期
在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往往需长期禁食,因此营养支持成为治疗的重要环节,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善了肠黏膜营养状态,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实验组进行健康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及服药依从性等调查对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进行综合比较.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均有较大改善.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应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彩梅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状态及并发症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42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各种护理对策,做好心理护理,处理各种并发症,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及心率进行t检验.结果 42例患者实施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术前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6例,声音嘶哑2例,切口感染1例,手足抽搐3例,脂肪液化2例,皮肤红肿淤斑4例,甲状腺危象1例.均予及时纠正.结论 针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预防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是患者康复的保障.
作者:朱强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患者术后出血的预防与佳护理对策,运用护理措施将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率降至低.方法 对2005年1月一2009年1月19例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1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憋气及引流物的放置不当是导致术后出血的关键,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将危险降至低.
作者:郑秋华;王书佳;王立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2月,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仅采用随机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SAS、SDS评分变化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旭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对危重患者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284例实施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2例,实验组给予持续性湿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护理后2组患者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采用x2检验,对2组肺部感染率和痰痂生成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护理后,实验组痰痂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院内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能降低实施人工气道的手术患者的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
作者:饶捍卫 刊期: 2009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