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捍卫
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能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因穿刺失败造成患者不满导致的护患之间的矛盾,同时便于保证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速度和质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从而受到护士和患者的广泛欢迎.
作者:邹烂飞;魏娉婷 刊期: 2009年第27期
力扑素是脂质体剂型的紫杉醇,属新型广谱活性抗癌药,为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可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并阻止其解聚,也可导致整个细胞周期微管的排列异常和细胞分裂期间微管星状体的产生,从而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 [1].
作者:余慧茜;吴朝晖;金益曼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阐明心身护理理念在外伤急救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7-2008年开展的心身护理与2005-2006年开展的一般护理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身护理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一般护理;死亡率低于一般护理;心身护理救治成功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一般护理,90%以上接受心身护理的患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结论 心身护理理念作为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瑞荣 刊期: 2009年第27期
气管切开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固定方法通常是将系带直接绕在患者颈部,然后固定在气管外套管上.这种方法往往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并使患者颈部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这种传统的固定方法加以改进,自制了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2005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雅兰;吴娟;崔秋霞;仲悦平;徐秀群;顾艳;顾志恺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6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组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时间为1周,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治疗1周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分,记录2组患者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略高于临界值,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素玉;张天美 刊期: 2009年第27期
鼻饲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采用注洗器接胃管可以完成鼻饲.在缺少专用器械时,临床上通常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胃内,由注射器或输液器灌注要素饮食.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血浆循环DNA含量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表达特点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及提高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1452例乳腺癌标本制作组织芯片,检测ER、PR、HER2、CK5/6、EGFR的表达,按照Nielsen标准进行分子分型.检测血浆循环DNA含量.根据血浆循环DNA含量水平不同,选取HER2过表达型,裸表达型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支持组各40例,并分别在入院后、手术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心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血浆循环DNA含量在基底样型乳腺癌、HER2过表达型和裸表达型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ER阳性乳腺癌腺腔A型和腺腔B型.常规护理组干预前后HAMA、HAMD、GSES评分无显著改变;心理支持组干预后HAMA、HAMD和GSES评分较自身干预前及干预后常规护理组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血浆循环DNA含量在基底样型乳腺癌和其他ER阴性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上调,根据血浆循环DNA含量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作者:刘丽荣 刊期: 2009年第27期
在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往往需长期禁食,因此营养支持成为治疗的重要环节,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善了肠黏膜营养状态,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在挽救患者生命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ICU,通过先进的设备、专家制订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精心科学的护理,使无数危重患者在这里安然度过危险期,与死神擦肩而过.
作者:施妙萍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预防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脏器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6 例重症ITP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取预防脏器出血的措施.对已发生脏器出血并发症者密切观察病情并予以相应救治和护理.结果 86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治疗有效率达96.5%,2 例治疗无效,1例颅内出血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细心和专业的护理,可以减少重症ITP脏器出血的发生率,减少脏器出血患者死亡,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艳;李伟;张莲;蔡力生;杜新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不同吸痰深度的效果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1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咳嗽反射的强弱分为A组115例和B组95例.A组患者咳嗽反射强,痰液能自行咳至气管切开套管内,吸痰管插入深度小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11.5 cm).B组患者无咳嗽反射或咳嗽反射弱,痰液不能咳至气管切开套管内,吸痰管插入深度超过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13.0cm).对2组患者吸痰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对A组患者采用浅吸和对B组患者采用深吸方法,都能有效吸引,2组患者的吸痰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两种吸痰方法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应结合患者咳嗽反射的强弱与气管切开套管型号采用具体的吸痰方式.
作者:石红荣;张满萍;邵如意 刊期: 2009年第27期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口抽样检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1].常见心血疾管病有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上述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茵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患者术后出血的预防与佳护理对策,运用护理措施将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率降至低.方法 对2005年1月一2009年1月19例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1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憋气及引流物的放置不当是导致术后出血的关键,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将危险降至低.
作者:郑秋华;王书佳;王立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状态及并发症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42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各种护理对策,做好心理护理,处理各种并发症,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及心率进行t检验.结果 42例患者实施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术前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6例,声音嘶哑2例,切口感染1例,手足抽搐3例,脂肪液化2例,皮肤红肿淤斑4例,甲状腺危象1例.均予及时纠正.结论 针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预防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是患者康复的保障.
作者:朱强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合作性考试模式应用于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80名工作5-10年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独立完成考试,实验组采用合作性考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组护士对考试模式的认可程度.结果 与采取传统方式的对照组比较,接受合作性考试模式的实验组成绩更好;问卷调查显示,100.0%的受培训护士认为培训增强了综合技能,培养了团队精神.结论 合作性考试模式有助于培养护士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应变的能力,并能提高护士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作者:屠新丽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将1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合理膳食率、情绪稳定率、管道通畅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CNP具有前瞻性、计划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张小青 刊期: 2009年第27期
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行根治性手术.2004年5月-2007年5月我科对80例胃癌患者实行根治术,通过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的应用,使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笔者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永艳;李学珍;孙英哲 刊期: 2009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全方位护理对创伤后骨科患者的身心影响.方法 吸取了以往研究中关于护理理念的合理成分,提出全方位护理理念,对10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干预,并以接受单纯的康复训练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和心身状况.结果 干预组的功能恢复6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抑郁和焦虑状况较对照组轻,疾病认识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 全方位护理理念作为对当前护理的深入发展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作者:朱艳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锐器刺伤是导致职业感染血液传播疾病,如HBV、HIV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不断上升的HBV、HIV感染率使笔者感到护士在工作中重视预防锐器刺伤非常重要.回套针帽正是导致锐器伤的一项高危操作,而目前护士的安全注射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还很淡薄.
作者:周晓菊 刊期: 2009年第27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剖宫产手术在胎儿娩出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羊水、血液从宫腔向手术切口处涌出,如术示及时吸引,宫腔内的混合液就从切口处蔓延到切口处,将手术台上的无菌巾全部浸湿,术中需要加盖多层无菌巾,这样不但浪费了无菌巾、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作者:高文英 刊期: 2009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