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对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赵雄丽

关键词:舒适护理, 肺癌化疗, 不良反应,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4例高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的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呕吐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实验组干预后的PSQI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的PSQI评分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高龄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提高睡眠质量,缩短了患者病程,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士培训需求态度的调查分析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外科学术思想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不断涌现,手术室的护理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者:刘新宇;杨玉美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ICU 患者的营养支持及临床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ICU)在挽救患者生命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ICU,通过先进的设备、专家制订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精心科学的护理,使无数危重患者在这里安然度过危险期,与死神擦肩而过.

    作者:施妙萍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总产程、满意度以及产后出血率进行比较分析,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结论 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提高助产质量,使产妇的分娩更加顺利,还能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

    作者:陈晓菲;张小芬;虞慧君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气管切开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固定方法通常是将系带直接绕在患者颈部,然后固定在气管外套管上.这种方法往往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并使患者颈部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这种传统的固定方法加以改进,自制了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2005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雅兰;吴娟;崔秋霞;仲悦平;徐秀群;顾艳;顾志恺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对危重患者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对危重患者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284例实施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2例,实验组给予持续性湿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护理后2组患者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采用x2检验,对2组肺部感染率和痰痂生成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护理后,实验组痰痂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院内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能降低实施人工气道的手术患者的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

    作者:饶捍卫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两种接头在胸腔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可来福接头与肝素帽接头在胸腔置管中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恶性胸腔积液需行胸腔穿刺置管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用可来福接头,对照组用传统的肝素帽连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2组封管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堵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胸腔穿刺置管中用可来福接头连接可有效避免堵管的发生.

    作者:谷串联;姜如;高小章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全方位护理对创伤后骨科患者的身心影响.方法 吸取了以往研究中关于护理理念的合理成分,提出全方位护理理念,对10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干预,并以接受单纯的康复训练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和心身状况.结果 干预组的功能恢复6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抑郁和焦虑状况较对照组轻,疾病认识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 全方位护理理念作为对当前护理的深入发展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作者:朱艳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6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组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时间为1周,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治疗1周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分,记录2组患者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略高于临界值,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素玉;张天美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力扑素在胃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患者的护理

    力扑素是脂质体剂型的紫杉醇,属新型广谱活性抗癌药,为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可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并阻止其解聚,也可导致整个细胞周期微管的排列异常和细胞分裂期间微管星状体的产生,从而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 [1].

    作者:余慧茜;吴朝晖;金益曼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生活质量及护理对策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口抽样检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1].常见心血疾管病有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上述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茵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心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2.17+7.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3+7.32)分;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7.34+6.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8+6.97)分.观察组总满意度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50.00%.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于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

    作者:付玉芝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术确诊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刷检、活检和痰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0例肺癌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0例肺癌患者中,刷检、活检共同确诊317例,由活检确诊213例,由刷检确诊104例.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痰检阳性83例,阳性率20.75%. 结论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活检和痰检等多种手段,可提高肺癌诊断率.

    作者:徐萍;谢琪;熊方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螺旋形鼻空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在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往往需长期禁食,因此营养支持成为治疗的重要环节,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善了肠黏膜营养状态,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状态及并发症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42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各种护理对策,做好心理护理,处理各种并发症,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及心率进行t检验.结果 42例患者实施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术前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6例,声音嘶哑2例,切口感染1例,手足抽搐3例,脂肪液化2例,皮肤红肿淤斑4例,甲状腺危象1例.均予及时纠正.结论 针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预防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是患者康复的保障.

    作者:朱强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颅咽管瘤患者显微外科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4% [1],尽管在组织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因其位置的特殊性使手术中容易导致重要功能结构的损伤,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所以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胡兵兵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阐明心身护理理念在外伤急救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7-2008年开展的心身护理与2005-2006年开展的一般护理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身护理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一般护理;死亡率低于一般护理;心身护理救治成功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一般护理,90%以上接受心身护理的患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结论 心身护理理念作为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瑞荣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头皮针接嘴连接注射器与胃管应用于鼻饲

    鼻饲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采用注洗器接胃管可以完成鼻饲.在缺少专用器械时,临床上通常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胃内,由注射器或输液器灌注要素饮食.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眼科手术膜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剖宫产手术在胎儿娩出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羊水、血液从宫腔向手术切口处涌出,如术示及时吸引,宫腔内的混合液就从切口处蔓延到切口处,将手术台上的无菌巾全部浸湿,术中需要加盖多层无菌巾,这样不但浪费了无菌巾、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作者:高文英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脏器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预防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脏器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6 例重症ITP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取预防脏器出血的措施.对已发生脏器出血并发症者密切观察病情并予以相应救治和护理.结果 86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治疗有效率达96.5%,2 例治疗无效,1例颅内出血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细心和专业的护理,可以减少重症ITP脏器出血的发生率,减少脏器出血患者死亡,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艳;李伟;张莲;蔡力生;杜新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2月,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仅采用随机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SAS、SDS评分变化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旭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