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屏;张天
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指头臂动脉干均完全闭塞或极重度狭窄者[1],是头臂型大动脉炎中病变严重的一种.这些患者脑缺血症状严重,可以频繁地出现短暂性脑缺血(TIA),视物模糊,明显视力下降,甚至双目失明,头晕、头痛,记忆力严重减退等.
作者:韩月红 刊期: 2009年第32期
脑疝是神经外科急症,通常在确立高颅压性脑疝的诊断后首先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1].然而,护士对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骨窗形成、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所诱发的低颅压性反常性小脑幕切迹疝的认知缺乏不知脱水降颅压、头高15~30°卧位等常规性救护措施反而促发反常性小脑幕切迹疝的发生和发展,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我们在临床中遇到1例,并成功救护,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翠霞;李泽福;邵伟;刘永良;张文生 刊期: 2009年第32期
脑卒中患者并发严重压疮的治疗,一般采用常规的换药疗法,但由于脑卒中患者并发严重偏瘫,压疮局部营养条件很差,组织再生缓慢,且伤口引流困难,因此常规换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我院2008年5-8月应用人工皮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2例脑卒中并发特大压疮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珍瑛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技术[1],但它毕竟是有创性手术,术后止血带的压迫方法不当易引起伤口出血、血液循环不畅,从而造成术肢肿胀、动脉痉挛、动脉闭塞甚至术肢缺血坏死等并发症[2].我们于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止血带的放气方法,得到了心血管专科医生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水英;胡细玲;江雅;周彬;周小香;李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处于自然状态,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新型健康教育活动,干预结束后2周对2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万巧琴;尚少梅;来小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提高儿童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率的有效造影剂注射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9月行CT增强患儿350例,0~3岁150例,3岁以上200例,随机分别采用手推静脉注射造影剂(手推法,170例)和高压自动注射造影剂(高压注射法,180例),并对效果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90例.0~3岁采用手推静脉注射法患儿扫描成功率为97.8%,60例采用高压自动注射法的0~3岁患儿扫描成功率为86.7%,差异显著;3岁以上患儿80例采用手推静脉注射法,扫描成功率87.5%,120例采用高压自动注射法,成功率为97.5%,差异显著.结论 婴幼儿宜选用手推静脉注射法,3岁以上患儿宜选用高压自动注射法进行CT增强造影剂注射.
作者:许惠玲;涂为建;黄冰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早期预防和诊断可以有效地降低本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64排双源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冠状动脉无创检查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方法,它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安全无创、患者痛苦小、患者和工作人员接受X线辐射小等优势.
作者:程晓涛;胡伟芳;吕文儿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碘伏消毒剂与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的皮肤消毒效果,寻求更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 将104例自愿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用碘伏消毒剂常规皮肤消毒2遍,实验组用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常规皮肤消毒1遍,用秒表分别记录消毒和待干时间,并测量棉签浸消毒液的长度,消毒后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 实验组消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消毒待干所需总时间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棉签浸消毒液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效果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碘伏消毒剂与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皮肤消毒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但复合碘棉签消毒操作简便,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王红明;石玮;王明弘;李春卉;孙艳美;董薇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稳可信通用名为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性状为白色粉末或冻干之块状物,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佳乐施通用名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为含4%琥珀酰明胶的血浆替代液,性状为淡黄色稍带黏性的澄明液体,适用于低血容量时的胶体容量替代液,可预防脊髓或硬膜外麻醉后可能出现的低血压.
作者:孙靖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不同状态中空气质量的变化及细菌分类的不同,分析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寻求有效预防手术伤口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千级和万级洁净手术室在净化设备运行30 min时、手术开始10 min时、手术进行2 h时不同状态中的空气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取3次监测的均值,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统计细菌分类.结果 在3种状态中各项数据比较有差异;净化设备运行30 min即静态时和手术开始10 min时及手术2 h时细菌分类比较有显著差异,手术开始10 min时和手术2 h时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要充分发挥洁净手术室的优势和作用,科学规范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刘蕊;杨瑾茹;杨聚才;周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在产程活跃期对胎头浮动初产妇实施体位干预,提出恰当的处理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分娩结局.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6月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待产过程中采用体位干预,对照组取平卧位或侧卧位直至宫口开全,不予体位指导.分析比较2组产后出血、分娩结局、羊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顺产率及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2组新生儿体质量及阴道助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产程活跃期胎头浮动孕妇实施体位干预,可加速胎先露下降,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从而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段春英;陈殿红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2种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顺穿法,对照组采用逆穿法,比较2组动脉出路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及透析2年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结果 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透析2年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启用动静脉内瘘可以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作者:骆俊秀;汪吉平;张永勤;王孝慧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体化背景下促进长三角地区护理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策略.方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WOT系统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的护理工作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全面的分析,发现长三角护理工作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存在着外部的机遇和威胁.结论 长三角地区护理工作可采取政府主导扶持战略、护理教育科技推动战略、专业化护理品牌战略、护理人才稳定和拓展战略、文化创新及科学管理战略、大力发展社区护理战略.
作者:姚国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急危重患者的增多.有效的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成为基础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中枢性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咽腭反射的减弱[1].颅内压增高、恶心、呕吐、抽搐等极易造成呼吸困难、误吸和呼吸道感染.为保证机体组织的氧供,减少并发症和残疾的发生,我科2000年5月-2008年10月对11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徒手经鼻气管内留置吸痰管、面罩给氧、湿化给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萍;荔志云;曹文峰;季玮;李琪;杨文莲;武弋 刊期: 2009年第32期
高频电刀是一种可以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子外科器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但是它在电凝组织时所产生的烟雾却有很多不良反应.为了能及时将烟雾吸走,降低烟雾给手术人员带来的危害,临床多使用一次性带吸引器的电刀笔,但这种电刀笔价格昂贵,增加了患者的手术费用.
作者:王小杰;侯青波;江敏;阮君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的气道护理现状,发现目前气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帮助降低由气道护理不当而引发的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方法 走访上海市2家医院儿科ICU,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患儿的气道护理操作情况,调查样本40例,对护理人员的气道护理过程及患儿在气道护理前后的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 息儿在气道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气道压力值比较有显著差异,调查发现2家医院ICU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中,对气道护理规范的依从性、按需吸痰、1次气道护理时间、吸痰后及时记录与医嘱的一致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合理的气道护理频率应是必要时进行,医嘱为按需吸痰,建议标准里写进根据SaO2、心率和患儿气道分泌物量的实际情况确定吸痰次数,护理记录按实际次数,补充制订吸痰管插入深度标准.
作者:郑蕾;傅丽娟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肘窝等外周大静脉置入且末端位于上、下腔静脉的穿刺技术[1].PICC置管后24 h内一般都有少量出血且能被敷料吸收,临床均采用砂袋局部压迫等方法止血[2],但止血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笔者2008年1-10月将吸收性明胶海绵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并对其止血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香;朱文芳;胡玲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输入各种刺激性溶液(各种抗生素、烃化剂和有机碘溶液或高渗溶液),易使静脉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药液渗漏的机会[1].5%碳酸氢钠为高渗溶液,快速静脉输入时局部浓度较高,可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形,影响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痛[2].我科于2008年6月收治1例高龄重症患者,在静脉输注碳酸氢钠过程中发生药液渗漏,后导致患者皮肤坏死,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蓉;黄立锋;李晓静;万凌;王伟丽 刊期: 2009年第32期
2008年8月12日,笔者发现注射用萘夫西林钠的生理盐水溶液和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序贯输注时,输液器内出现白色混浊,立即更换了输液器后,未再出现絮状物.为了保证护理安全,避免今后给患者造成伤害,笔者查阅了这2种药物说明书和2004年版<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等资料,没有存在配伍禁忌的记载,这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现报道如下.
作者:扬水秀;袁海珍;刘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我科是专门接待外宾的科室,由于地处北京市中心,承担着大量的外宾急救任务,为了给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急救服务,我科总结多年急救经验,自制一种急救档案及用物袋,在应对突发事件、抢救急诊患者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广屏;张天 刊期: 2009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