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总论实验教学中引入整形外科理念的实践探讨

彭喆;周庆环;穆籣

关键词:外科总论实验教学, 整形外科, 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医生有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整形美容缝合的技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外科总论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实验,加入整形外科的知识与理论的外科总论实验教学课程,对32名急诊临床轮转的医生进行了重新培训,并进行了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学课程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教学改革能够夯实医学生操作技术的基础,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建立良好行医理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总论实验教学中引入整形外科理念的实践探讨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医生有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整形美容缝合的技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外科总论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实验,加入整形外科的知识与理论的外科总论实验教学课程,对32名急诊临床轮转的医生进行了重新培训,并进行了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学课程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教学改革能够夯实医学生操作技术的基础,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建立良好行医理念.

    作者:彭喆;周庆环;穆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运动处方结合团体辅导对医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结合团体辅导对医学生抑郁情绪干预的效果,为干预高校学生抑郁情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135名学生进行调查,初步筛选出A、B类学生300人,再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80名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运动处方结合团体辅导对医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明显的影响,且改善效果与运动处方内容相关.结论:运动处方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更有利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改善.

    作者:王建治;王海波;张冰;苏俊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依托病理实验技术平台培养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

    目的:探讨依托病理实验技术平台建立科研兴趣小组、培养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不同专业医学本科生建立科研兴趣小组,进行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课题设计及论文撰写培训.对已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已发表教学论文2篇、综述8篇,科研课题立项5项;97.5%的学生认为对研究生学习或临床工作有较大帮助.结论:依托病理实验技术平台建立科研兴趣小组提高了医学本科生运用科研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唐琼兰;蒋学风;邹媛;唐小凤;杨正伟;李海刚;薛玲;王连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健康传播理念在乳腺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健康传播理念对乳腺癌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10级护理专业的320名学生的教学情况,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60名学生,对照组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着重强调健康传播理念,让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检查乳腺的方法,并且可以正确指导帮助家人,比较记录两组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比较两组可以充分掌握检查乳腺方法的学生人数,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P值>0.05,实验组中可以正确指导帮助家人检查乳腺的人数远远大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的护理教学过程中,着重健康理念的传播,可以大大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传播健康的意识,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而可以更好的服务病人,服务社会,值得护理教学的重视和推广.

    作者:王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信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介绍了基于微信网络辅助教学方式的基本方式和特点,探讨发挥微信的教育功能及通过微信有效地促进儿科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扩展了有限的课堂,激励了教师工作的热情.为传统方式的教学注入了活力,也为师生之间交流开辟了新的渠道.

    作者:芦起;余加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分层培养与因材施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为了使不同临床经历的住院医师得到适合自身的培训,真正达到从事某一专业临床医疗工作应具备的职业水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让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都能有所提高的目的,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的临床经历的住院医师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孙静华;侯本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八年制学生医学影像学小组讨论课中应用观众反馈系统(ARS)的研究

    在小组讨论课中引入ARS,探讨ARS是否能提高小组讨论课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医学影像学学习.结果显示,ARS小组讨论课具有以下优势:促进学生医学影像学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作者:张大明;薛华丹;孔令燕;王怡宁;孙昊;王萱;徐佳;金征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且并发症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5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玉影;金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教学中的基础核心课程,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其教学过程,既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临床实践的机会,又能使医学课程的教学摆脱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安海燕;郭颖博;郭晓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医学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倾向性量表对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有63%的学生表现为正性批判性思维倾向,其中分析能力得分高,寻找真相得分低;批判性思维倾向性与了解批判性思维、成就感、喜欢本专业、阅读科研文献存在正相关性.结论:阅读科研论文可能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谢志芳;曹未;章卫平;朱海英;胡以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25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职业防护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接受职业防护教育情况,为制定职业防护教育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225人,对职业防护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硕士研究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职业暴露发生率57.77%,知晓职业暴露上报流程的仅有16.14%,在大学和医院接受过职业防护相关教育的仅有32.73%和26.9%.结论:医学硕士研究生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教育力度不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贾巍;李亚昙;代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TBL教学法在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相邻两届学生,实验组39名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54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在学习兴趣、知识拓展、自学能力等方面,认为明显优于和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比例为56.4%-97.4%;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BL教学法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咽科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申金霞;余力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全员授课在护士素质培养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全员授课在护士综合素质培养中实施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全员授课成员中15名作为实验组参加院所教学擂台赛,在另外参赛者中再随机抽取1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后通过教学成绩评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05,P<0.05).结论:全员授课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不仅有效保证了授课质量,提升了护士个人素质,也使护理组整体实力得以明显增强.

    作者:袁小丽;杨文艳;唐巧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围生期护理

    目的:总结8例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孕妇的围生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06-2012年我院收治的8例该类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的孕妇重点在于预防,入院后充分的宣教,使其对本病的危害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重视孕妇的主诉,密切术中的配合,术后减轻对产妇的不良刺激,预防心衰的发生.结论:8例该类患者均安全渡过围生期.

    作者:谈小雪;潘爱华;范淑丽;姚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BL教学法在康复物理治疗学本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在康复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2010级和2011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各90人.2010级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组织教学,2011级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组织教学.结果与结论: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实验组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加;期末考试成绩显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临床实验课成绩显示实验组学生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好的理论结合实际能力.说明以PBL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可提高康复物理治疗学教学效果.

    作者:陈海丽;舒真谛;蒋松鹤;韩晓晓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学本科生对传统教学方法改进的评价探讨

    目的:探讨医学本科生对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反馈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总共360名本科学生听课后接受问卷调查.结果:理论结合临床举例、提示临床中易犯错误、提示考试内容、教学中插入图片有些和完全同意的比例在护理本科学生和影像医学生分别为98.9%、92.3%、93.3%、98.9%;100%、83.4%、90.0%、90.5%.鉴别诊断自学二者比较(P =0.000).结论: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是有益的,需按照学生不同的评价反馈来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雍桂珍;贺国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胎膜早破孕妇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以基础及护理专科护理,实验组采用期待疗法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平均出血量、平均新生儿体重、平均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及死亡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显著降低,平均新生儿体重及平均孕周延长,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升高,两组产后平均出血量、平均新生几体重、平均孕周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5.97,4.18,5.71,6.02,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死亡率降低,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4.66,P<0.05).结论:在母体和胎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未足月胎膜旱破孕妇有必要采取期待疗法,并加强护理,能一定程度上延长妊娠时间,尤其是孕34-36+6周胎膜早破的孕妇,同时也能减少母体及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增加新生儿的成活率.

    作者:兰小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归芪增血合剂对癌性贫血气血两虚型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判断归芪增血合剂对气血两虚型患者是否有治疗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力蜚能治疗组、益比奥治疗组.运用酶联免疫法及临床常规检查,测定各组患者HB、EPO的变化,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对HB有正向调节作用,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对HB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结论: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对癌性贫血气血两虚型患者HB、EPO有正向调节作用,归芪增血合剂优于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

    作者:黄笑夏;张济周;白微;叶瑾;陈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推行“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达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共赢,为职业院校实施“校企合作”提供了范例.

    作者:王瑞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QQ群辅助板块式、框架式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医学基础课程中难学、难教的课程之一.QQ是大学生常用的交流工具,利用QQ辅助板块式、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延伸了课堂教学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QQ辅助板块式、框架式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值得在其他医学课程教学中推广.

    作者:戚之琳;齐世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