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燕;郭颖博;郭晓媛
目的:通过PBL学习方法的运用,探讨社区超声专业医师提高超声诊断技能的新方法.方法:以23名社区超声专业医师为研究对象,通过PBL教学法进行超声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技能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结果:通过此种方法学习的社区超声专业医师技能考核成绩较前期学员有明显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学习模式有利于社区超声专业医师更快地提高专业技能知识,为社区超声专业医师的培训提供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法.
作者:杨力;李建国;卢宁;郭新洁;路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胎膜早破孕妇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以基础及护理专科护理,实验组采用期待疗法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平均出血量、平均新生儿体重、平均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及死亡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显著降低,平均新生儿体重及平均孕周延长,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升高,两组产后平均出血量、平均新生几体重、平均孕周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5.97,4.18,5.71,6.02,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死亡率降低,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4.66,P<0.05).结论:在母体和胎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未足月胎膜旱破孕妇有必要采取期待疗法,并加强护理,能一定程度上延长妊娠时间,尤其是孕34-36+6周胎膜早破的孕妇,同时也能减少母体及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增加新生儿的成活率.
作者:兰小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在我国各大城市逐步展开,为保证住院医生的整体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其出站考核十分严谨和周密.在培训过程中引入SP(Standardized Patient)训练法,不但能够巩固和 加强住院医师的基础理论和操作,而且可以提高包括临床诊疗能力、病情观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者:任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学PBL教学模式对不同人格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采用改良式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CTDI-CV)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临床医学见习组进行了为期一学期(18周)的跟踪比较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在PBL实施后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而且这种差异与学生的人格特征有交互作用.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张永兴;周栋;王玉元;赵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本院近三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临床患者的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各种血液成份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82例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115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发生不良反应的血液制品中悬浮红细胞66例(57.39%);冰冻血浆43例(37.39%);单采血小板6例(5.22%);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中以发热反应55例(47.83%),过敏反应58例(50.43%),其中发热反应中以输注悬浮红细胞多见,占92.73%,过敏反应中则以输注血浆多见,占67.24%,其次为悬浮红细胞,占22.41%.结论:临床上输血不良反应以发热、过敏反应为主,其中悬浮红细胞与冰冻血浆是引起输血反应的主要血制品,输注悬浮红细胞主要引起发热反应,过敏则主要是输注血浆引起,针对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及血液制品,临床上应进行针对性预防.
作者:沈莉;吴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判断归芪增血合剂对气血两虚型患者是否有治疗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力蜚能治疗组、益比奥治疗组.运用酶联免疫法及临床常规检查,测定各组患者HB、EPO的变化,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对HB有正向调节作用,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对HB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结论: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对癌性贫血气血两虚型患者HB、EPO有正向调节作用,归芪增血合剂优于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
作者:黄笑夏;张济周;白微;叶瑾;陈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上海某高校医科专业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7%的研究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必要,多数研究生认为其对社会责任感等七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有较高促进作用,而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因素包含所在年级、性别、参与角色等.提示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深远,充分发挥其作用应施行差别化设计.
作者:白鸽;蒋虹丽;于专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相邻两届学生,实验组39名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54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在学习兴趣、知识拓展、自学能力等方面,认为明显优于和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比例为56.4%-97.4%;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BL教学法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咽科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申金霞;余力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语言学习来促进专业发展.现行条件下阅读教学是关键.现尝试在医学英语中引入窄式阅读模式.将口腔专业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引入窄式阅读的医学英语教学,一组进行常规的医学英语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窄式阅读的医学英语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且对专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冯颖;杨小刚;袁昌万;李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且并发症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5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玉影;金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理论与实验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结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伶利;李杰;卢芳国;宋岚;周赛男;程莉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以小组视频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在护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立意采样法选取的2011级完成该临床处置能力培训的11名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处置、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结论:在校内实践基地以小组视频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能提高护生的能力,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玲芝;孙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为了使不同临床经历的住院医师得到适合自身的培训,真正达到从事某一专业临床医疗工作应具备的职业水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让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都能有所提高的目的,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的临床经历的住院医师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孙静华;侯本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2名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采用目标管理带教法和传统带教法.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带教法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理论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作者:郑倩;陈晓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两种乙状结肠造口对术后造口并发症、排便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7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分为腹膜外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Ⅰ组和改进排便可控性乙状结肠造口术Ⅱ组,每组各35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86%,显著高于Ⅱ组的14.29%,Ⅱ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Ⅰ组,Ⅱ组功能领域得分明显高于Ⅰ组,Ⅱ组症状领域得分明显低于Ⅰ组.结论:改进排便可控性乙状结肠造口术能够降低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颜育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拉萨市医学实习生的睡眠质量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拉萨市220名实习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拉萨市实习前医学生PSQI总分为(6.02±2.75)分,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25.0%,各维度障碍检出率前三位为日间功能障碍(31.75%),主观睡眠质量(23.81%)及睡眠障碍(18.25%).t检验表明,实习前医学生睡眠障碍、使用催眠药物、睡眠效率及PSQI总分与高原大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AS、SDS得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萨市医学实习生整体睡眠质量一般,睡眠障碍、使用催眠药物、睡眠效率及睡眠质量比高原大学生差.睡眠质量越差,医学生的焦虑、抑郁越重.学校管理者可采取睡眠卫生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等措施以改善医学实习生的睡眠质量.
作者:杨丽君;李晶;张红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加大,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高峰”逐渐凸显,加之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不灵活,使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对解决农村居民缺医少药,增进农村居民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村三级卫生网,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因此探索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改善两者所面临的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宁;李自清;路立军;赵永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8例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孕妇的围生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06-2012年我院收治的8例该类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的孕妇重点在于预防,入院后充分的宣教,使其对本病的危害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重视孕妇的主诉,密切术中的配合,术后减轻对产妇的不良刺激,预防心衰的发生.结论:8例该类患者均安全渡过围生期.
作者:谈小雪;潘爱华;范淑丽;姚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医学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倾向性量表对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有63%的学生表现为正性批判性思维倾向,其中分析能力得分高,寻找真相得分低;批判性思维倾向性与了解批判性思维、成就感、喜欢本专业、阅读科研文献存在正相关性.结论:阅读科研论文可能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谢志芳;曹未;章卫平;朱海英;胡以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2012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医学检验专业由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转变成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学位授予从医学学位改为理学学位.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发展新形势,从课程设置、实践技能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和素质拓展几方面探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既满足临床需要又符合新时期特点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吴晓莉;葛芳芳;王倩蕾;项跃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