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创伤学PBL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研究

张永兴;周栋;王玉元;赵庆华

关键词:医学生, PBL教学模式, 批判性思维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学PBL教学模式对不同人格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采用改良式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CTDI-CV)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临床医学见习组进行了为期一学期(18周)的跟踪比较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在PBL实施后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而且这种差异与学生的人格特征有交互作用.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SP训练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及效果探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在我国各大城市逐步展开,为保证住院医生的整体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其出站考核十分严谨和周密.在培训过程中引入SP(Standardized Patient)训练法,不但能够巩固和 加强住院医师的基础理论和操作,而且可以提高包括临床诊疗能力、病情观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者:任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信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介绍了基于微信网络辅助教学方式的基本方式和特点,探讨发挥微信的教育功能及通过微信有效地促进儿科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扩展了有限的课堂,激励了教师工作的热情.为传统方式的教学注入了活力,也为师生之间交流开辟了新的渠道.

    作者:芦起;余加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骨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应用探索

    目的:探索骨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循证医学临床思维模式.方法:40名骨外科临床实习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循证教学组,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通过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临床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循证教学组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念,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石庆宇;曲国蕃;李响;李连财;麦威;包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ICD-10双相障碍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使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利培酮组使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6周,采用躁狂量表(BRM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BRMS总分及减分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是临床上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刘洪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教学中的基础核心课程,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其教学过程,既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临床实践的机会,又能使医学课程的教学摆脱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安海燕;郭颖博;郭晓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于临床医学生选修课程的评价调查及对策思考

    选修课程作为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已成为临床理论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问卷统计等方式调查了解我院临床医学生对选修课程开课现状的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并依据结论为完善我院选修课程的教学管理提出有益的建议与参考.

    作者:乔琳;徐斌;高琴;王蓓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鼻腔结构重建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鼻窦炎手术中进行鼻腔结构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的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患者病例,共80例.首先根据患者是否伴有鼻息肉分为A组和B组,记录手术前鼻腔结构变异情况.所选患者均进行了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并进行鼻腔结构重建.调查患者术后一年的治疗效果和后遗症出现情况.结果:B组患者鼻腔结构异常出现情况明显高于A组,患者手术后总有效率为95%,未发现后遗症.结论:鼻腔结构异常与鼻窦炎严重程度,鼻息肉发生情况有明显关系,鼻窦炎手术中鼻腔结构重建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成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构建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促进国际化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基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分析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财政部、教育部设立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作为我国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医学研究生丰富知识层面、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已成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焦红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医学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倾向性量表对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有63%的学生表现为正性批判性思维倾向,其中分析能力得分高,寻找真相得分低;批判性思维倾向性与了解批判性思维、成就感、喜欢本专业、阅读科研文献存在正相关性.结论:阅读科研论文可能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谢志芳;曹未;章卫平;朱海英;胡以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一体化医患沟通教育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目的:探讨一体化医患沟通教育模式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两个班级共60人,分为一体化教育模式组(30人)和传统教学模式组(30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使用统一的医患沟通内容和满意度量表.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完成沟通内容的时间上,一体化组为(20±9) min,而传统组为(36±12) min(P <0.05);在患者满意度量表中,一体化为(4.4士0.9)分,而传统为(2.9±0.6)分(P<0.05).结论:一体化医患沟通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医患沟通教学效果.

    作者:季国平;达建;冯琴;黄华;张子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且并发症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5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玉影;金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外科总论实验教学中引入整形外科理念的实践探讨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医生有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整形美容缝合的技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外科总论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实验,加入整形外科的知识与理论的外科总论实验教学课程,对32名急诊临床轮转的医生进行了重新培训,并进行了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学课程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教学改革能够夯实医学生操作技术的基础,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建立良好行医理念.

    作者:彭喆;周庆环;穆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抗胆碱能药物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不可逆受限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不可逆受限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6例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明显对比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

    作者:金晨慈;蒋龙翔;曾余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以隐性知识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及对应策略

    隐性知识体现了人类思维固有的创造性.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知识资源因素、组织制度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均能产生显著性正向作用,其中组织制度因素影响大,其组织结构机制在统计学上是显效的,并针对性讨论了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作者:李如江;周生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以小组视频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在护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以小组视频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在护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立意采样法选取的2011级完成该临床处置能力培训的11名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处置、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结论:在校内实践基地以小组视频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能提高护生的能力,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玲芝;孙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归芪增血合剂对癌性贫血气血两虚型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判断归芪增血合剂对气血两虚型患者是否有治疗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力蜚能治疗组、益比奥治疗组.运用酶联免疫法及临床常规检查,测定各组患者HB、EPO的变化,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对HB有正向调节作用,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对HB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结论: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对癌性贫血气血两虚型患者HB、EPO有正向调节作用,归芪增血合剂优于力蜚能治疗组和益比奥治疗组.

    作者:黄笑夏;张济周;白微;叶瑾;陈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全员授课在护士素质培养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全员授课在护士综合素质培养中实施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全员授课成员中15名作为实验组参加院所教学擂台赛,在另外参赛者中再随机抽取1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后通过教学成绩评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05,P<0.05).结论:全员授课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不仅有效保证了授课质量,提升了护士个人素质,也使护理组整体实力得以明显增强.

    作者:袁小丽;杨文艳;唐巧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手术室压疮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4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0.5% VS 3.5%,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90.0%VS 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术室压疮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淑琼;张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目标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2名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采用目标管理带教法和传统带教法.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带教法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理论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作者:郑倩;陈晓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口腔学生修复技工室实习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口腔学生技工室实习是修复临床实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实习生技工室实习效果欠佳,实习生制作的修复体质量下降.分析目前口腔学生技工室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引入明确的指标辅助评估实习生制作的修复体质量,详细记录实习生的工作成果,并及时总结改进,以期提高实习生技工室实习和教学的质量.

    作者:刘思婧;何华伟;郝丽佳;郑东翔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