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临床医学生选修课程的评价调查及对策思考

乔琳;徐斌;高琴;王蓓

关键词:选修课程, 临床医学, 教学管理
摘要:选修课程作为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已成为临床理论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问卷统计等方式调查了解我院临床医学生对选修课程开课现状的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并依据结论为完善我院选修课程的教学管理提出有益的建议与参考.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药剂学网络仿真实验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探索

    文章针对药剂学远程实验教学的现状,论述了在网络教学中开设仿真实验的必要性,并就药剂学网络仿真实验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原则、设计要点、实践特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在医药学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当下,网络教学中的仿真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没有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及实验耗材而无法进行实验的缺憾.在不断壮大的远程教育领域,仿真实验应在药剂学及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作者:张晓霞;朱小宁;刘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鼻腔结构重建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鼻窦炎手术中进行鼻腔结构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的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患者病例,共80例.首先根据患者是否伴有鼻息肉分为A组和B组,记录手术前鼻腔结构变异情况.所选患者均进行了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并进行鼻腔结构重建.调查患者术后一年的治疗效果和后遗症出现情况.结果:B组患者鼻腔结构异常出现情况明显高于A组,患者手术后总有效率为95%,未发现后遗症.结论:鼻腔结构异常与鼻窦炎严重程度,鼻息肉发生情况有明显关系,鼻窦炎手术中鼻腔结构重建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成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以IMB模式理念设计医学见习

    IMB理念和学习的要求是一致的,和见习的独特性有着天然的相似之处.以IMB理念来设计见习带教,就是在实践中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信息,激发其学习热情,并教授良好的行为技巧确保学生高效地学习.三个要素不断重复使学生短暂的学习热情固化为长期的学习动机,将学习技巧上升为自身熟练掌握的学习能力,终实现“授人以渔”.

    作者:穆攀伟;王曼曼;陈晓萍;陈燕铭;舒冏;曾龙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双向评价体系在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体系在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的86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双向评价护理带教,对比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得分及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应用于护理带教中,可促进师生良性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自主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正面影响.

    作者:程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课”与Webquest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Webquest是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已证明更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推荐的模式.将“微课”与Webquest相结合应用在医学实践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信息素养,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能力提升.

    作者:王红丽;李可胜;唐云云;常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OPDCAS六环法在专科护生实习前综合模拟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PDCAS六环法在专科护生实习前综合模拟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省内实习普护专业2010级1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名学生为实验组,余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基础及专科护理理论、操作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方面及临床教师满意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PDCAS六环法能提高专科护生实习训练质量.

    作者:刘立新;高丹;高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运动处方结合团体辅导对医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结合团体辅导对医学生抑郁情绪干预的效果,为干预高校学生抑郁情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135名学生进行调查,初步筛选出A、B类学生300人,再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80名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运动处方结合团体辅导对医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明显的影响,且改善效果与运动处方内容相关.结论:运动处方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更有利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改善.

    作者:王建治;王海波;张冰;苏俊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在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对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的兴趣空前浓厚.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才的培养模式,那种片面地注重大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情绪智力的培养所导致的负面后果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种情绪问题常常困扰大学生,也是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动因.

    作者:刘琳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理论与实验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结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伶利;李杰;卢芳国;宋岚;周赛男;程莉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BL教学法在社区超声专业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PBL学习方法的运用,探讨社区超声专业医师提高超声诊断技能的新方法.方法:以23名社区超声专业医师为研究对象,通过PBL教学法进行超声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技能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结果:通过此种方法学习的社区超声专业医师技能考核成绩较前期学员有明显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学习模式有利于社区超声专业医师更快地提高专业技能知识,为社区超声专业医师的培训提供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法.

    作者:杨力;李建国;卢宁;郭新洁;路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临床实习期护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期护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按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临床实习护生228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期护生职业规划问卷总体均值为(79.27±8.83),女护生、本科护生及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均值较高(P<0.05);护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收入因素起到主要作用,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个人能力有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自我评价、职业分析规划及求职技巧三大方面.结论:实习期护生职业规划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应结合护生对职业规划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系统性、全过程指导服务,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作者:占春旺;曾志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依托病理实验技术平台培养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

    目的:探讨依托病理实验技术平台建立科研兴趣小组、培养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不同专业医学本科生建立科研兴趣小组,进行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课题设计及论文撰写培训.对已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已发表教学论文2篇、综述8篇,科研课题立项5项;97.5%的学生认为对研究生学习或临床工作有较大帮助.结论:依托病理实验技术平台建立科研兴趣小组提高了医学本科生运用科研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唐琼兰;蒋学风;邹媛;唐小凤;杨正伟;李海刚;薛玲;王连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通过农村三级卫生网改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探索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加大,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高峰”逐渐凸显,加之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不灵活,使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对解决农村居民缺医少药,增进农村居民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村三级卫生网,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因此探索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改善两者所面临的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宁;李自清;路立军;赵永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视频反馈法在护理礼仪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视频反馈法是否有助于提高护理礼仪实验课中学生对于各项护理礼仪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方法:从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护理礼仪》教材中选择出“护士仪容礼仪”“护士服饰礼仪”章节,并在这些章节的实验课教学中对三峡大学2009级102名学生运用视频反馈法.结果:比较往年在护理礼仪实验课中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法,使用视频反馈法学生能更加高效、熟练、准确掌握该门程实验课中各项操作技能.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表现得更加严谨.结论:护理礼仪实验课中运用视频反馈教学法的效果好于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法.

    作者:陈若嫣;魏木兰;朱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名外科实习生,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观察组采取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的带教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带教方式.分析比较两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临床应变能力、护惠沟通能力、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方面评分结果以及两组学生对研究中护理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临床应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方面评分“良好率”均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临床应变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加强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骨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应用探索

    目的:探索骨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循证医学临床思维模式.方法:40名骨外科临床实习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循证教学组,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通过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临床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循证教学组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念,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石庆宇;曲国蕃;李响;李连财;麦威;包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科研究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对上海某高校医科专业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7%的研究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必要,多数研究生认为其对社会责任感等七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有较高促进作用,而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因素包含所在年级、性别、参与角色等.提示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深远,充分发挥其作用应施行差别化设计.

    作者:白鸽;蒋虹丽;于专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电切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电切综合征的(TUR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79例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预见组4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术后TURS发生率.结果:预见组TUR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术后3h血红蛋白、血Na+浓度、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TURS发生率.

    作者:孙亚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模拟诊断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模拟诊断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模拟诊断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期末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模拟诊断教学法学生认可度较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可在其他专业或学科进一步推广.

    作者:温秋婷;张静艳;王玉楼;张晓杰;柏青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乙状结肠造口对术后造口并发症、排便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乙状结肠造口对术后造口并发症、排便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7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分为腹膜外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Ⅰ组和改进排便可控性乙状结肠造口术Ⅱ组,每组各35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86%,显著高于Ⅱ组的14.29%,Ⅱ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Ⅰ组,Ⅱ组功能领域得分明显高于Ⅰ组,Ⅱ组症状领域得分明显低于Ⅰ组.结论:改进排便可控性乙状结肠造口术能够降低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颜育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