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秋婷;张静艳;王玉楼;张晓杰;柏青杨
目的:评价LBL联合CBL的教学实践模式在八年制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建立以课堂授课结合床旁教学的教学模式,选择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4-2009级共6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的评价,按每个选项的百分比进行数据的描述分析.结果:100%(653/653)的学生对此教学模式满意,认为可以提高综合及学习能力;93.7%(612/653)的学生认为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学生考试平均成绩由既往的71.4分上升为77.8分.结论:LBL联合CBL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深入推广.
作者:李蕾;李剑;庄静丽;白皓鸣;王吉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视频反馈法是否有助于提高护理礼仪实验课中学生对于各项护理礼仪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方法:从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护理礼仪》教材中选择出“护士仪容礼仪”“护士服饰礼仪”章节,并在这些章节的实验课教学中对三峡大学2009级102名学生运用视频反馈法.结果:比较往年在护理礼仪实验课中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法,使用视频反馈法学生能更加高效、熟练、准确掌握该门程实验课中各项操作技能.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表现得更加严谨.结论:护理礼仪实验课中运用视频反馈教学法的效果好于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法.
作者:陈若嫣;魏木兰;朱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不可逆受限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6例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明显对比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
作者:金晨慈;蒋龙翔;曾余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医生有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整形美容缝合的技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外科总论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实验,加入整形外科的知识与理论的外科总论实验教学课程,对32名急诊临床轮转的医生进行了重新培训,并进行了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学课程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教学改革能够夯实医学生操作技术的基础,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建立良好行医理念.
作者:彭喆;周庆环;穆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窦炎手术中进行鼻腔结构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的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患者病例,共80例.首先根据患者是否伴有鼻息肉分为A组和B组,记录手术前鼻腔结构变异情况.所选患者均进行了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并进行鼻腔结构重建.调查患者术后一年的治疗效果和后遗症出现情况.结果:B组患者鼻腔结构异常出现情况明显高于A组,患者手术后总有效率为95%,未发现后遗症.结论:鼻腔结构异常与鼻窦炎严重程度,鼻息肉发生情况有明显关系,鼻窦炎手术中鼻腔结构重建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成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普通外科是所有外科实习科室中重要的科室之一,如何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将普通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知识掌握好,这是普通外科实习教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发现前者能明显提高普通外科实习质量.
作者:黄秋林;曹超;韩东;雷俊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调研新时期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现状,为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医学院9个学院2009-20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9.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54份,有效率为87.7%.我校本科生科研参与率为15.8%,且普遍积极性较高,但整体仍存在着科研意识较低、科研能力低下、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结论:医学院校应努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热情,优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增加学生科研活动的资源、资金投入,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医学生的科研素质.
作者:彭波;赵婷;彭怡然;陈臻瑶;汪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在小组讨论课中引入ARS,探讨ARS是否能提高小组讨论课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医学影像学学习.结果显示,ARS小组讨论课具有以下优势:促进学生医学影像学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作者:张大明;薛华丹;孔令燕;王怡宁;孙昊;王萱;徐佳;金征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电切综合征的(TUR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79例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预见组4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术后TURS发生率.结果:预见组TUR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术后3h血红蛋白、血Na+浓度、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TURS发生率.
作者:孙亚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隐性知识体现了人类思维固有的创造性.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知识资源因素、组织制度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均能产生显著性正向作用,其中组织制度因素影响大,其组织结构机制在统计学上是显效的,并针对性讨论了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作者:李如江;周生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护生对手卫生的知晓度与带教教师对手卫生重视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获取护生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情况.选取2名带教老师,一人对手卫生比较重视,另一人不太重视,对两名带教老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对手卫生知识的重视程度,并比较不同带教老师指导下的护生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对手卫生知识重视的老师,其所指导的护生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以及调查问卷得分均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生手卫生的知晓率及执行情况与带教老师的重视程度直接相关.通过提高带教老师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加强日常的督导,提高护生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陆叶兰;方水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学PBL教学模式对不同人格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采用改良式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CTDI-CV)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临床医学见习组进行了为期一学期(18周)的跟踪比较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在PBL实施后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而且这种差异与学生的人格特征有交互作用.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张永兴;周栋;王玉元;赵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4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0.5% VS 3.5%,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90.0%VS 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术室压疮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淑琼;张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以小组视频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在护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立意采样法选取的2011级完成该临床处置能力培训的11名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处置、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结论:在校内实践基地以小组视频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能提高护生的能力,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玲芝;孙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我国高校教学团队被赋予了教师教学发展的职能.团队中的教师教学发展具有目标导向、任务支撑、团队合作等特征和优势,也有外部管理部门模糊、激励制度缺失等问题.需通过建立外部管理的组织机制、明确教师教学发展目标、设计富有激励性的教学任务、建立外部考核与强化机制等外部管理措施来激励教学团队的教师教学发展职能.
作者:侯雪莲;夏焕章;毕开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在康复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2010级和2011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各90人.2010级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组织教学,2011级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组织教学.结果与结论: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实验组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加;期末考试成绩显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临床实验课成绩显示实验组学生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好的理论结合实际能力.说明以PBL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可提高康复物理治疗学教学效果.
作者:陈海丽;舒真谛;蒋松鹤;韩晓晓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OPDCAS六环法在专科护生实习前综合模拟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省内实习普护专业2010级1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名学生为实验组,余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基础及专科护理理论、操作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方面及临床教师满意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PDCAS六环法能提高专科护生实习训练质量.
作者:刘立新;高丹;高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选修课教育对大学生食品安全防范知行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参加与未参加食品安全选修课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教育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观察效果.结果:教育前,两组的知行无显著差别.教育后,教育组对食品安全问题等的知晓率明显较高,食用油炸食品的比例明显较低,在学校用早餐、放置食品≤3天等的比例显著较高.结论:选修课教育可有效增强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行为.
作者:陈江慧;莫宝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护理实训课开展师生和谐课堂教学效果研究.方法:实验班采用师生和谐课堂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班认为师生关系和谐(P<0.01),护生的实践能力和考试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1).结论:提高了护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参加国家省护理技能竞赛成绩优异.
作者:周自蕊;罗丽娜;张志贤;李占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重庆医科大学在器官系统教学改革中采用课程负责人制度进行教学管理,实践证实该制度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和师生沟通中发挥了积极有利的作用,是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有利保障.
作者:唐小葵;陈鸿雁;王弘凯;郭述良;陈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