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纠纷式”情景模拟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联合应用的实践与探讨

董海影;吴淑琴

关键词:临床本科生, 纠纷式, 任务驱动式, 病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纠纷式”情景模拟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17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每组85人.试验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估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气氛、组织纪律、知识理解、服务与沟通交流能力、应急能力等7个条目.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及在课前预习、课堂气氛、组织纪律、学习态度、服务与沟通交流能力、应急能力等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教学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患者在恢复室的气导管理

    目的:通过对全麻患者在恢复室中的气管管理,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护理措施.方法:观察300例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在术后恢复室中的的情况,针对患者不同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使他们及早恢复.结果:全麻患者在恢复室中经过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护理后,均得到较好的恢复.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总结了相关的经验.结论:针对患者不同的需求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降低恢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作者:王玲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教师在药理PBL教学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通过药理学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章节的(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活动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师角色的正确建立是能否成功实施PBL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学过程按照以下具体步骤进行:(1)案例的编写和问题设计;(2)查找资料,获得信息;(3)分享收获,解决问题;(4)明确分工,准备展示收获;(5)学生代表汇报,老师小结.PBL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是积极参与者、促进者、向导、教练从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俭;刘娓;熊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动画模拟技术在血液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分析动画模拟演示技术应用于血液病教学课件中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动画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可发展前景.

    作者:王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提高八年制医学生见习阶段普通外科基本技能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近年来教育部推行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该学制属于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技能和独立的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其中,临床实践能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在八年制见习教学中引入“ICT”、“LBL”、“SP”和“SBME”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使其进入临床实习时能很快的实现医学生到准医生的角色转换.

    作者:白纪刚;仵正;张晓刚;宋涛;郭成;刘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介绍分层次分阶段护理方法模式,使实习学生顺利学会一项科学的护理流程,同时比对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发挥分层次分阶段的护理带教优势,在实习带教之中推广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之中的实习人数45人,将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应用到其实习过程之中,并且在实习后进行总结.结果:对于实习学生,其感觉受益良好,能够真实的学到有关的护理知识;对于带教老师,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大化的发挥了实习带教的作用,能够使实习带教更具有层次结构与目的针对性.结论: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应用效果良好,实习生受益良多,值得在以后的实习带教过程之中推广应用.

    作者:舒凤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粪弹性蛋白酶-1在急性胰腺炎后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粪弹性蛋白酶-1(FE-1)试验在急性胰腺炎后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0例急性胰腺炎后有腹痛、腹泻的患者根据FE-1水平分为A组(FE-1< 200ug/g)和B组(FE-1≥200ug/g),同时与尿BT-PABA值进行对比.同时选择非胰腺炎后有腹痛腹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1值、尿BT-PABA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尿BT-PABA值、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1值与尿BT-PABA值及症状积分的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FE-1试验对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内科新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及体会分析

    目的:对老年内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科轮转的43名毕业一年的轮转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结果:入科考核中,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5.3%,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为93.1%.通过我科轮转期间的带教,在出科考核中,理论考核达到100%,操作技能考核均达到97.6%.结论: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能够使带教老师根据所带教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制定和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宁荣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点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文章主要分析点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教学水平.方法:收集本医院80例护生具体资料,并将这80例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点拨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结果:在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成绩以及护理病历书写成绩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点拨教学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大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林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建构主义理论下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实验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班的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闫建国;周亚莉;付升旗;方方;刘恒兴;王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发伤患者的程序化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程序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158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常规医嘱随机化处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和抢救成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呼吸、心率及血压的平稳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抗体克时间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急救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救效果,增加患者存活率,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江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390名学生考试作弊主要方式、特点和预防策略

    分析10年来390名学生作弊情况,总结学生作弊方式、特点,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学生作弊的措施,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巩固.

    作者:孙爱玲;刘玉;宋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微格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与思考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2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和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技能、课堂满意度和自主学习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微格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技能,适合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

    作者:张勤;张室玲;文刚;刘尚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推拿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索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推拿学本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08级针灸推拿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PBL结合LBL教学法,另一组采用LBL教学法.结果:PBL结合LBL教学法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和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优于传统的LBL教学组(P<0.01).结论:PBL结合LBL教学法适用于推拿学教学,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董有康;王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山东省医学院校残障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通过对山东省医学院校残障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山东省医学院校针对残障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欠缺,残障大学生体育教学大纲“完全执行”率较低;体育经费匮乏、教学条件差、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比较低.并提出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加大体育教学监督管理、建立完善医学院校残障大学生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设计合理的教学大纲、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等策略.

    作者:潘峰;怀亮;郭振芳;吕晨曦;牛建军;彭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

    作者:程敏;范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校交叉学科的整合模式与创新路径研究

    交叉学科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鉴于目前高校交叉学科在专业设置、梯队建设、管理体制与创新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必须重新审视交叉学科的整合模式,找到适合其发展的创新路径.

    作者:王立峰;麻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我院神经内科见习质量——神经内科临床见习带教总结

    高质量的临床见习时医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在临床见习中充分发挥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院在查房式见习教学的基础上糅合病案导入式教学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将素质教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我院神经内科临床见习的质量.

    作者:徐忠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在职申请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我国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开展在职申请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利于加快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反思我国目前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勇;罗殿中;黄天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思维导图在血液科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

    作者:杨申淼;许兰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模式研究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使得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够适应现有状况下的高等医学教育.现在各医学院校正在积极地探索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打破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临床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

    作者:雷晨;周晓玲;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