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格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与思考

张勤;张室玲;文刚;刘尚全

关键词:微格教学, 临床医学教育,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2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和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技能、课堂满意度和自主学习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微格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技能,适合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TBL教学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目的:对TBL教学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估.方法:将2007级口腔系6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先确定的分组标准分为6个团队,利用TBL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先行个人测试,再进行以团队为基础的测试,并汇报总结,分别统计TBL教学前后的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后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满意度等.结果:个人测试平均分6.45分,以团队为基础的测试平均分9分(满分10分),分值较前者提高25.5%,成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96.67%的学生对此次教学表示满意,78.33%的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TBL教学模式.结论:TBL教学模式提高了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质量,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

    作者:黄永丽;张文玲;刘艳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剖宫产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360例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特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出现1例肺栓塞,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组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肺栓塞.两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对产妇进行特殊护理可降低深静血栓发生率.

    作者:陈丽君;葛玲飞;金茜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这一目标的要求.要缩小国内医学教育与世界现代医学教育的差距,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改革的必然出路之一.

    作者:雷娟;薛声能;周淑娴;马丽萍;严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病理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讨构建数字化组织切片和三维立体成像标本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方法:用2009级五年制1-4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同样老师授课的2008级五年制1-4班的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数字化组织切片和三维立体成像标本的应用提高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验课考试成绩.结论:用数字化组织切片和三维立体成像标本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能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实验教学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丽梅;唐娜;邱雪杉;王恩华;沙宪政;孙宝志;闻德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CP)结合PBL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结合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临床本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分为路径组和传统组,路径组采用CP结合PBL教学法,传统组沿用传统实习带教法,出科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能力测评显示路径组实习生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实习生对CP结合PBL教学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传统实习带教组(P<0.05).结论:CP结合PBL教学有利于实习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临床思维,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CP结合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郑正荣;沈其蓉;许双塔;叶凯;许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异质分组对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实现影响的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法,分析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教学对实现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6周教学后,实验组同学健美操技能水平、团队凝聚力、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异质分组教学促进了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提供方法参考.

    作者:周辉;吴绪敏;娄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病案库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建立及应用

    急诊医学是一门具有急救新理论、新技术涉及各科领域的跨专业学科.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建立急诊医学病案库是必要的.正确应用急诊医学病案能提高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为医学生进入急诊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刘江华;郑晓文;雷卓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提高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的临床思维水平的方法与评价

    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好“三基”的训练、运用归纳推理提出诊断、应用反思维法验证诊断、注重临床处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重视完整病历书写、增加临床思维水平测试题目的份量来进行评价实施效果等措施来提高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在儿科见习中的临床思维水平,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黄花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内科护理学课程引入高仿真情景教学的探索

    详细介绍了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高仿真情景教学的具体方法,包括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报告了其对提升护理本科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对专业的认知、临床自信心,以及提高对课程学习兴趣均有积极作用,并总结了实施有效的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点,强调了回顾讨论的重要性.

    作者:王君俏;陆敏敏;贾守梅;曹新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建构主义理论下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实验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班的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闫建国;周亚莉;付升旗;方方;刘恒兴;王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动画模拟技术在血液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分析动画模拟演示技术应用于血液病教学课件中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动画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可发展前景.

    作者:王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90后”医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和应对方式调查及教学干预研究

    本研究对“90后”医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并采用8W教育模型与相关课程整合进行教学干预,以期引导医学生理性用网.结果显示:教学干预能提高医学生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的比例,对信息获取偏好、网站技术偏好和网站经营偏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休闲娱乐偏好和网络游戏偏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方雅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学生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效果的探讨

    神经病学病种多样、病情复杂,涉及相关学科众多,因此神经病学的临床实习效果与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分不开.教研室通过素质教育的推进、临床教学的开展、腰椎穿刺的带教、出科考评的改革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五个方面来开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示范教学病区建设,并且不断探索,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确保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来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医学生.

    作者:傅毅;陈晟;王刚;杜敏;杨宛霖;邓钰蕾;陈生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于本院泌尿外科实习的5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方法组)29名和观察组(临床路径教学法组)29名,然后将两组护生入科时与出科时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科时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护理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好于入科时,并显著好于对照组出科时的评估结果,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总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较好,且更受护生的欢迎.

    作者:肖海鸟;李海燕;吴春燕;张小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日本科医学教育的比较

    中国和日本同是东亚国家,但中国和日本的医学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有很大差别.本文着重对中日两国本科生的医学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科研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希望从中发现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的不足,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张吉翔;董卫国;朱俊勇;杨子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BL教学影响因素的ISM分析

    为了实现TBL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佳教学效果,现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问卷调查筛选出的影响TBL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因素之间对教学效果分层次的影响关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措施.

    作者:孙春莉;邓晓慧;常玉巧;刘恒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微格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与思考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2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和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技能、课堂满意度和自主学习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微格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技能,适合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

    作者:张勤;张室玲;文刚;刘尚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围生期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时的各种护理.方法:对21例围生期心肌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护理.结果:20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治愈,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原因不明,只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江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390名学生考试作弊主要方式、特点和预防策略

    分析10年来390名学生作弊情况,总结学生作弊方式、特点,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学生作弊的措施,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巩固.

    作者:孙爱玲;刘玉;宋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内科新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及体会分析

    目的:对老年内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科轮转的43名毕业一年的轮转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结果:入科考核中,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5.3%,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为93.1%.通过我科轮转期间的带教,在出科考核中,理论考核达到100%,操作技能考核均达到97.6%.结论: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能够使带教老师根据所带教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制定和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宁荣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