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生期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和护理

江丽华

关键词:围生期心肌病, 心力衰竭,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时的各种护理.方法:对21例围生期心肌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护理.结果:20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治愈,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原因不明,只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的临床思维水平的方法与评价

    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好“三基”的训练、运用归纳推理提出诊断、应用反思维法验证诊断、注重临床处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重视完整病历书写、增加临床思维水平测试题目的份量来进行评价实施效果等措施来提高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在儿科见习中的临床思维水平,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黄花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重症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管理;另选择常规护理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院内肺部感染3例(2.50%),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1例(13.75%),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燕飞;夏莉莉;钟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采用护理人员离职意愿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河南省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三附院等五家医院的在职护士,分析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护理学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现象和实现护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建议策略.

    作者:张艺群;宋元明;李杰;翟淑霞;李盼盼;张焕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动画模拟技术在血液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分析动画模拟演示技术应用于血液病教学课件中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动画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可发展前景.

    作者:王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内科护理学课程引入高仿真情景教学的探索

    详细介绍了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高仿真情景教学的具体方法,包括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报告了其对提升护理本科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对专业的认知、临床自信心,以及提高对课程学习兴趣均有积极作用,并总结了实施有效的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点,强调了回顾讨论的重要性.

    作者:王君俏;陆敏敏;贾守梅;曹新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拆除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及时拆除和择期拆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之间收录的66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给予及时拆除治疗,而B组给予择期拆除治疗.结果:通过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A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9%,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A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和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且治疗耐受力均较好.结论:在口腔不良修复体拆除治疗中,采取及时拆除的效果优于释期拆除的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黄桂港;赵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CP)结合PBL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结合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临床本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分为路径组和传统组,路径组采用CP结合PBL教学法,传统组沿用传统实习带教法,出科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能力测评显示路径组实习生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实习生对CP结合PBL教学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传统实习带教组(P<0.05).结论:CP结合PBL教学有利于实习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临床思维,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CP结合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郑正荣;沈其蓉;许双塔;叶凯;许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围生期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时的各种护理.方法:对21例围生期心肌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护理.结果:20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治愈,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原因不明,只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江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发伤患者的程序化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程序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158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常规医嘱随机化处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和抢救成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呼吸、心率及血压的平稳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抗体克时间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急救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救效果,增加患者存活率,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江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QQ群在网络环境下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网络时代,医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网络环境下的医学教育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学手段,它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真正突破了学习时空的局限性,具有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特点;而QQ群可方便,及时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弥补了网络环境下教学交互性不强的缺点.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QQ群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是一个重要辅助教学手段.

    作者:陈名武;除安岚;潘家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内科新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及体会分析

    目的:对老年内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科轮转的43名毕业一年的轮转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结果:入科考核中,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5.3%,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为93.1%.通过我科轮转期间的带教,在出科考核中,理论考核达到100%,操作技能考核均达到97.6%.结论: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能够使带教老师根据所带教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制定和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宁荣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可行的护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斐法.结果:确定了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和答辩教师用3个评价表.指导教师用评价表包含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评审教师用评价表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答辩教师用评价表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结论:护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护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作者:高红;王蓉;段功香;万艳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从分析我国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研究和实践了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突出了对学生专业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丹;罗仁峰;袁慧;牛晓泉;王翠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介绍分层次分阶段护理方法模式,使实习学生顺利学会一项科学的护理流程,同时比对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发挥分层次分阶段的护理带教优势,在实习带教之中推广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之中的实习人数45人,将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应用到其实习过程之中,并且在实习后进行总结.结果:对于实习学生,其感觉受益良好,能够真实的学到有关的护理知识;对于带教老师,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大化的发挥了实习带教的作用,能够使实习带教更具有层次结构与目的针对性.结论: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应用效果良好,实习生受益良多,值得在以后的实习带教过程之中推广应用.

    作者:舒凤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学生求职中攀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生求职过程中的攀比行为及英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有求职经历的409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求职中较易出现攀比行为,与医学生自身素质密切相关.结论:医学生求职过程中的消极的攀比行为严重阻碍了医学生的顺利就业,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康丽;肖一凡;程思;史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剖宫产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360例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特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出现1例肺栓塞,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组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肺栓塞.两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对产妇进行特殊护理可降低深静血栓发生率.

    作者:陈丽君;葛玲飞;金茜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山东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本科学生73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和循证护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结果:实验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结论: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运用于护理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丽;仝春兰;张彬彬;魏其珍;李明丽;孟志新;王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推拿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索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推拿学本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08级针灸推拿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PBL结合LBL教学法,另一组采用LBL教学法.结果:PBL结合LBL教学法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和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优于传统的LBL教学组(P<0.01).结论:PBL结合LBL教学法适用于推拿学教学,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董有康;王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相比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整合、连续、高效、实用等特点,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发展方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针对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改革的优点及教学设想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刘渤;欧云生;蒋电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BL教学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目的:对TBL教学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估.方法:将2007级口腔系6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先确定的分组标准分为6个团队,利用TBL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先行个人测试,再进行以团队为基础的测试,并汇报总结,分别统计TBL教学前后的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后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满意度等.结果:个人测试平均分6.45分,以团队为基础的测试平均分9分(满分10分),分值较前者提高25.5%,成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96.67%的学生对此次教学表示满意,78.33%的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TBL教学模式.结论:TBL教学模式提高了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质量,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

    作者:黄永丽;张文玲;刘艳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