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名武;除安岚;潘家华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2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和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技能、课堂满意度和自主学习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微格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技能,适合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
作者:张勤;张室玲;文刚;刘尚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采用护理人员离职意愿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河南省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三附院等五家医院的在职护士,分析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护理学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现象和实现护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建议策略.
作者:张艺群;宋元明;李杰;翟淑霞;李盼盼;张焕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通过药理学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章节的(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活动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师角色的正确建立是能否成功实施PBL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学过程按照以下具体步骤进行:(1)案例的编写和问题设计;(2)查找资料,获得信息;(3)分享收获,解决问题;(4)明确分工,准备展示收获;(5)学生代表汇报,老师小结.PBL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是积极参与者、促进者、向导、教练从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俭;刘娓;熊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文章主要分析点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教学水平.方法:收集本医院80例护生具体资料,并将这80例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点拨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结果:在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成绩以及护理病历书写成绩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点拨教学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大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林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索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推拿学本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08级针灸推拿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PBL结合LBL教学法,另一组采用LBL教学法.结果:PBL结合LBL教学法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和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优于传统的LBL教学组(P<0.01).结论:PBL结合LBL教学法适用于推拿学教学,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董有康;王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和日本同是东亚国家,但中国和日本的医学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有很大差别.本文着重对中日两国本科生的医学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科研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希望从中发现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的不足,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张吉翔;董卫国;朱俊勇;杨子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考试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考试不够客观、公正,考试成绩不能真正反映教学效果等弊端.智能化的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改革了传统的医学影像学课程考试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传统考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刘民英;蔡裕兴;吴元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交叉学科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鉴于目前高校交叉学科在专业设置、梯队建设、管理体制与创新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必须重新审视交叉学科的整合模式,找到适合其发展的创新路径.
作者:王立峰;麻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急诊医学是一门具有急救新理论、新技术涉及各科领域的跨专业学科.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建立急诊医学病案库是必要的.正确应用急诊医学病案能提高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为医学生进入急诊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刘江华;郑晓文;雷卓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基于免疫学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条件和策略,为体验式教学更好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罗晓庆;官杰;孙济宇;吴艳敏;王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半年案例随访,加强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方法:小组方式随访患者半年,每月随访一次,记录随访内容,半年后撰写病例报告.结果:医学生和被随访患者一致认可该教学方式,其中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自我认可度增加;参加案例随访的学生在学院组织的理论考试中成绩明显优于未参加者.结论:中医院校西内理论教学配合临床案例随访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临床学科的有效教学效果.
作者:王秀薇;唐红;葛芳芳;朱利民;顾敏珏;徐蓉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纠纷式”情景模拟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17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每组85人.试验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估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气氛、组织纪律、知识理解、服务与沟通交流能力、应急能力等7个条目.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及在课前预习、课堂气氛、组织纪律、学习态度、服务与沟通交流能力、应急能力等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教学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董海影;吴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英国剑桥大学是世界优秀大学之一,英免疫学教学有英独特的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结合对剑桥大学免疫学教学的考察,分析他们的教学优点,对我们的免疫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陈广洁;李伟毅;葛海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课程标准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级、2010级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实验组进行课程标准教学,将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分别进行比较,并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诊断学教学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学生实践考核成绩及对“能否激发学习能动性”、“能否提高动手能力”、“能否加强分析问题能力”、“是否容易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评价,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课程标准教学较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对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红莲;崔东涛;张福华;徐宛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通过实验法,分析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教学对实现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6周教学后,实验组同学健美操技能水平、团队凝聚力、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异质分组教学促进了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提供方法参考.
作者:周辉;吴绪敏;娄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转化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在国际医学领域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然而,在我国的医学院校本科教育过程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脱节严重.为更好培养转化医学型人才,加强本科转化医学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周伟敏;钟狂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时的各种护理.方法:对21例围生期心肌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护理.结果:20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治愈,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原因不明,只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江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作者:杨申淼;许兰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相比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整合、连续、高效、实用等特点,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发展方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针对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改革的优点及教学设想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刘渤;欧云生;蒋电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神经病学病种多样、病情复杂,涉及相关学科众多,因此神经病学的临床实习效果与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分不开.教研室通过素质教育的推进、临床教学的开展、腰椎穿刺的带教、出科考评的改革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五个方面来开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示范教学病区建设,并且不断探索,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确保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来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医学生.
作者:傅毅;陈晟;王刚;杜敏;杨宛霖;邓钰蕾;陈生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