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正荣;沈其蓉;许双塔;叶凯;许建华
目的:在医学研究生病理教学中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方法:结合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关心的课题,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从先进理论、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的学研渗透与交互.结果: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即先进理论知识先学后研、病理技能学研并进、创新能力先研后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结论:在医学研究生病理教学中构建的“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
作者:陈莉;王桂兰;叶蕴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相比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整合、连续、高效、实用等特点,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发展方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针对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改革的优点及教学设想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刘渤;欧云生;蒋电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英国剑桥大学是世界优秀大学之一,英免疫学教学有英独特的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结合对剑桥大学免疫学教学的考察,分析他们的教学优点,对我们的免疫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陈广洁;李伟毅;葛海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全新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其学习方法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适合各种学科,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PBL教学法的创建及发展历程,然后重点阐述了PBL教学法在中国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为中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历史借鉴.
作者:宋向秋;肖海;李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异丙酚符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三组,A、B、C三组在20ml异丙酚中分别加入20m10.1%、0.2%、0.5%的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B、C组镇痛优良率均高于A组(P<0.05),B、C组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麻醉阻滞时间长于明显长于A组(P<0.05),B、C组麻醉阻滞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运动阻滞程度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0.2%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阻滞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屠秀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为了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和应付方式的关系,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考试焦虑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极显著正相关;自责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效应显著(t =8.623,P<0.01),回归系数为正.可见,应付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应引导学生采取成熟应付方式,减少自责,从而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作者:蔡青;黄淑芸;范筠娜;苗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重症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管理;另选择常规护理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院内肺部感染3例(2.50%),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1例(13.75%),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燕飞;夏莉莉;钟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求职过程中的攀比行为及英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有求职经历的409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求职中较易出现攀比行为,与医学生自身素质密切相关.结论:医学生求职过程中的消极的攀比行为严重阻碍了医学生的顺利就业,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康丽;肖一凡;程思;史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病理教学模式注重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回归,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教学过程中强调“教”与“学”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个性得以体现,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尤其是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作者:唐群;雷久士;张熙;吴华;张秋雁;朱伟;易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问题及相应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加强护理监护,总结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呼吸内科115例重症患者中痊愈80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情况非常特殊,正确的护理措施与抢救方法非常重要,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菊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基于免疫学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条件和策略,为体验式教学更好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罗晓庆;官杰;孙济宇;吴艳敏;王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时的各种护理.方法:对21例围生期心肌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护理.结果:20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治愈,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原因不明,只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江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交叉学科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鉴于目前高校交叉学科在专业设置、梯队建设、管理体制与创新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必须重新审视交叉学科的整合模式,找到适合其发展的创新路径.
作者:王立峰;麻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为了实现TBL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佳教学效果,现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问卷调查筛选出的影响TBL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因素之间对教学效果分层次的影响关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措施.
作者:孙春莉;邓晓慧;常玉巧;刘恒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现代医学模式下,一名合格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2011年7月到2012年3月间通过对我院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前后的对比测量表明经过规范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杨洪斌;陈钰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转化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在国际医学领域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然而,在我国的医学院校本科教育过程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脱节严重.为更好培养转化医学型人才,加强本科转化医学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周伟敏;钟狂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采用护理人员离职意愿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河南省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三附院等五家医院的在职护士,分析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护理学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现象和实现护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建议策略.
作者:张艺群;宋元明;李杰;翟淑霞;李盼盼;张焕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68例,采用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卡托普利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平肝潜阳汤”.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血脂、全血粘度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的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6.5% (P <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6%,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的总有效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41.1%,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更好,且血压稳定,能明显改善眩晕、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对于血脂、全血粘度也可显著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洪启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能提高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分析问题、文献查阅及团队协作能力,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已经成为消化专业研究生必备技能之一,笔者自2010年以来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较好的完成内镜培训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蔡利军;吕宾;孟立娜;范一宏;包海标;徐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考试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考试不够客观、公正,考试成绩不能真正反映教学效果等弊端.智能化的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改革了传统的医学影像学课程考试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传统考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刘民英;蔡裕兴;吴元魁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