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

宋向秋;肖海;李志平

关键词:PBL, 教学法, 医学教育
摘要: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全新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其学习方法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适合各种学科,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PBL教学法的创建及发展历程,然后重点阐述了PBL教学法在中国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为中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历史借鉴.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采用护理人员离职意愿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河南省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三附院等五家医院的在职护士,分析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护理学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现象和实现护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建议策略.

    作者:张艺群;宋元明;李杰;翟淑霞;李盼盼;张焕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课程标准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课程标准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级、2010级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实验组进行课程标准教学,将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分别进行比较,并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诊断学教学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学生实践考核成绩及对“能否激发学习能动性”、“能否提高动手能力”、“能否加强分析问题能力”、“是否容易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评价,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课程标准教学较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对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红莲;崔东涛;张福华;徐宛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从分析我国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研究和实践了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突出了对学生专业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丹;罗仁峰;袁慧;牛晓泉;王翠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粪弹性蛋白酶-1在急性胰腺炎后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粪弹性蛋白酶-1(FE-1)试验在急性胰腺炎后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0例急性胰腺炎后有腹痛、腹泻的患者根据FE-1水平分为A组(FE-1< 200ug/g)和B组(FE-1≥200ug/g),同时与尿BT-PABA值进行对比.同时选择非胰腺炎后有腹痛腹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1值、尿BT-PABA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尿BT-PABA值、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1值与尿BT-PABA值及症状积分的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FE-1试验对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军校教员下基层部队调研的收获和启示

    在全军院校掀起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院校如何培养出更能适应第一任职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员队伍的转型,为教员创造更多深入部队调查研究的机会.通过深入基层部队的调研建立院校与部队的联系渠道,积极探索院校和部队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为院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韩威;吴志东;张璐;靳洋;张永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BL教学影响因素的ISM分析

    为了实现TBL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佳教学效果,现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问卷调查筛选出的影响TBL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因素之间对教学效果分层次的影响关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措施.

    作者:孙春莉;邓晓慧;常玉巧;刘恒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熵权-TOPSIS法在高校人才甄别中的应用

    结合高校人才选拔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人才甄别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评分标准.利用熵权和TOPSIS法对求职者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保证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为高校合理、有效地甄别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丽;崔斌;常洪义;曹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围生期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时的各种护理.方法:对21例围生期心肌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护理.结果:20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治愈,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原因不明,只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江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剑桥大学免疫学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英国剑桥大学是世界优秀大学之一,英免疫学教学有英独特的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结合对剑桥大学免疫学教学的考察,分析他们的教学优点,对我们的免疫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陈广洁;李伟毅;葛海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医学文献检索课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王镭;唐志红;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建构主义理论下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实验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班的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闫建国;周亚莉;付升旗;方方;刘恒兴;王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日本科医学教育的比较

    中国和日本同是东亚国家,但中国和日本的医学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有很大差别.本文着重对中日两国本科生的医学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科研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希望从中发现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的不足,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张吉翔;董卫国;朱俊勇;杨子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配合案例随访教学效果的评价

    目的:通过半年案例随访,加强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方法:小组方式随访患者半年,每月随访一次,记录随访内容,半年后撰写病例报告.结果:医学生和被随访患者一致认可该教学方式,其中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自我认可度增加;参加案例随访的学生在学院组织的理论考试中成绩明显优于未参加者.结论:中医院校西内理论教学配合临床案例随访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临床学科的有效教学效果.

    作者:王秀薇;唐红;葛芳芳;朱利民;顾敏珏;徐蓉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乐教乐学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织组胚胎学是一门内容枯燥并且缺乏必要关联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陈腐,以乐教乐学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说明: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第二,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学;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终实现组织胚胎学的乐教乐学.

    作者:李红;陈晓蓉;吕正梅;陈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提高八年制医学生见习阶段普通外科基本技能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近年来教育部推行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该学制属于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技能和独立的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其中,临床实践能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在八年制见习教学中引入“ICT”、“LBL”、“SP”和“SBME”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使其进入临床实习时能很快的实现医学生到准医生的角色转换.

    作者:白纪刚;仵正;张晓刚;宋涛;郭成;刘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QQ群在网络环境下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网络时代,医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网络环境下的医学教育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学手段,它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真正突破了学习时空的局限性,具有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特点;而QQ群可方便,及时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弥补了网络环境下教学交互性不强的缺点.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QQ群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是一个重要辅助教学手段.

    作者:陈名武;除安岚;潘家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改良PBL教学法在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典型病例引导结合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2012年03月-2012年0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颌面外科涎腺疾病临床教学中,将参加教学2007级本科七年制学生34人,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PBL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客观试题考核和主观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客观考核表明,改良PBL教学组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问卷调查显示,改良PBL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结论:典型病例引导结合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授课相比,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安威;万凤丽;王涛;张风河;赵华强;葛少华;刘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这一目标的要求.要缩小国内医学教育与世界现代医学教育的差距,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改革的必然出路之一.

    作者:雷娟;薛声能;周淑娴;马丽萍;严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

    作者:程敏;范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异丙酚复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异丙酚符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三组,A、B、C三组在20ml异丙酚中分别加入20m10.1%、0.2%、0.5%的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B、C组镇痛优良率均高于A组(P<0.05),B、C组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麻醉阻滞时间长于明显长于A组(P<0.05),B、C组麻醉阻滞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运动阻滞程度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0.2%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阻滞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屠秀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