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成效初探

杨洪斌;陈钰仁

关键词:医患沟通, 能力, 培养, 成效
摘要:现代医学模式下,一名合格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2011年7月到2012年3月间通过对我院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前后的对比测量表明经过规范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能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点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文章主要分析点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教学水平.方法:收集本医院80例护生具体资料,并将这80例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点拨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结果:在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成绩以及护理病历书写成绩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点拨教学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大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林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免疫学中的应用与探析

    基于免疫学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条件和策略,为体验式教学更好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罗晓庆;官杰;孙济宇;吴艳敏;王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可行的护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斐法.结果:确定了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和答辩教师用3个评价表.指导教师用评价表包含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评审教师用评价表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答辩教师用评价表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结论:护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护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作者:高红;王蓉;段功香;万艳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相比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整合、连续、高效、实用等特点,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发展方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针对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改革的优点及教学设想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刘渤;欧云生;蒋电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CP)结合PBL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结合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临床本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分为路径组和传统组,路径组采用CP结合PBL教学法,传统组沿用传统实习带教法,出科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能力测评显示路径组实习生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实习生对CP结合PBL教学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传统实习带教组(P<0.05).结论:CP结合PBL教学有利于实习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临床思维,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CP结合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郑正荣;沈其蓉;许双塔;叶凯;许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为了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和应付方式的关系,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考试焦虑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极显著正相关;自责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效应显著(t =8.623,P<0.01),回归系数为正.可见,应付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应引导学生采取成熟应付方式,减少自责,从而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作者:蔡青;黄淑芸;范筠娜;苗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68例,采用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卡托普利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平肝潜阳汤”.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血脂、全血粘度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的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6.5% (P <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6%,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的总有效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41.1%,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更好,且血压稳定,能明显改善眩晕、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对于血脂、全血粘度也可显著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洪启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异质分组对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实现影响的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法,分析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教学对实现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6周教学后,实验组同学健美操技能水平、团队凝聚力、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异质分组教学促进了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提供方法参考.

    作者:周辉;吴绪敏;娄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我院神经内科见习质量——神经内科临床见习带教总结

    高质量的临床见习时医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在临床见习中充分发挥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院在查房式见习教学的基础上糅合病案导入式教学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将素质教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我院神经内科临床见习的质量.

    作者:徐忠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山东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本科学生73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和循证护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结果:实验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结论: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运用于护理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丽;仝春兰;张彬彬;魏其珍;李明丽;孟志新;王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于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

    围绕国家教育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目标,构建卓越医生人才培养体系;以“医学专业认证”为标准,完善卓越医师人才保障体系;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推动,促进卓越医生人才教育体系改革.

    作者:周润;胡志;孙业桓;程益群;张蔚;秦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在医学研究生病理教学中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

    目的:在医学研究生病理教学中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方法:结合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关心的课题,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从先进理论、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的学研渗透与交互.结果: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即先进理论知识先学后研、病理技能学研并进、创新能力先研后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结论:在医学研究生病理教学中构建的“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

    作者:陈莉;王桂兰;叶蕴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建构主义理论下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实验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班的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闫建国;周亚莉;付升旗;方方;刘恒兴;王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乐教乐学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织组胚胎学是一门内容枯燥并且缺乏必要关联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陈腐,以乐教乐学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说明: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第二,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学;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终实现组织胚胎学的乐教乐学.

    作者:李红;陈晓蓉;吕正梅;陈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BL教学影响因素的ISM分析

    为了实现TBL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佳教学效果,现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问卷调查筛选出的影响TBL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因素之间对教学效果分层次的影响关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措施.

    作者:孙春莉;邓晓慧;常玉巧;刘恒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配合案例随访教学效果的评价

    目的:通过半年案例随访,加强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方法:小组方式随访患者半年,每月随访一次,记录随访内容,半年后撰写病例报告.结果:医学生和被随访患者一致认可该教学方式,其中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自我认可度增加;参加案例随访的学生在学院组织的理论考试中成绩明显优于未参加者.结论:中医院校西内理论教学配合临床案例随访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临床学科的有效教学效果.

    作者:王秀薇;唐红;葛芳芳;朱利民;顾敏珏;徐蓉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课程标准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课程标准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级、2010级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实验组进行课程标准教学,将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分别进行比较,并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诊断学教学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学生实践考核成绩及对“能否激发学习能动性”、“能否提高动手能力”、“能否加强分析问题能力”、“是否容易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评价,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课程标准教学较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对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红莲;崔东涛;张福华;徐宛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在职申请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我国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开展在职申请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利于加快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反思我国目前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勇;罗殿中;黄天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内科护理学课程引入高仿真情景教学的探索

    详细介绍了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高仿真情景教学的具体方法,包括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报告了其对提升护理本科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对专业的认知、临床自信心,以及提高对课程学习兴趣均有积极作用,并总结了实施有效的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点,强调了回顾讨论的重要性.

    作者:王君俏;陆敏敏;贾守梅;曹新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熵权-TOPSIS法在高校人才甄别中的应用

    结合高校人才选拔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人才甄别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评分标准.利用熵权和TOPSIS法对求职者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保证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为高校合理、有效地甄别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丽;崔斌;常洪义;曹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