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瓣移植重建头颈缺损术后血管危象抢救术的护理配合

李凤姣;周怡;杨绮莉;王耀兰

关键词:组织瓣移植, 移植重建, 头颈, 缺损, 术后, 血管危象, 抢救, 整形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技术, 生并发症, 小血管吻合, 重建手术, 移植失败, 吻合血管, 手术创面, 静脉痉挛, 技术要求, 持续时间, 类手术, 出血量
摘要:组织瓣移植重建头颈缺损是复杂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此类手术需要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小血管吻合,技术要求高、手术创面大、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吻合血管在术中、术后的动静脉痉挛、栓塞所致血管危象是组织瓣移植重建手术为常见、也是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后果会导致组织瓣移植失败.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外阴癌患者放射野皮肤的护理

    外阴癌常见于年龄偏大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增高,由于会阴独特的解剖结构,加上会阴部潮湿容易合并感染,皮肤对放疗的耐受性差[1],特别是肿瘤范围大.溃疡深,渗液及表面分泌物多,会阴部皮肤潮湿、薄嫩、多皱褶,加上受走路摩擦及大小便刺激,放疗时易引起放射性皮炎,且难愈合,所以,做好放射野皮肤的护理尤其重要.

    作者:陈春兰;庞志明;张少群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急诊护理中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及医患矛盾的升级,医疗纠纷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1].急诊科是急、危、重患抢救中心,也是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及如何平衡利益关系,使医患双方解决好已发生的医疗纠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问题.

    作者:奚文华;汪琪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慎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前,以建构主义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我国已经大规模的开展起来.中国传统的护理教学,知识的传授多于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引导[1].

    作者:许燕;张建欣;肖焕新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轮椅的改进与应用

    随着便民措施的普及,许多医院的病区都配有轮椅,但国内输液架多为固定式,十分不便.为此,2006年2-10月,我们对轮椅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志红;董宇;庞爱莲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全肩胛骨肿瘤广泛切除并行限制型肩胛骨假体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肩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行全肩胛骨广泛切除后进行限制型肩胛骨假体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总结了19例全肩胛骨肿瘤广泛切除并行限制型肩胛骨假体置换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包括:(1)术前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的器械、物品准备及假体的熟悉;(2)术中巡回护士注意体位摆放,静脉通路及体温的维护,合理使用多种电刀;(3)器械护士注意无菌无瘤技术、肿瘤切除时的紧密配合.假体植入时精确安装.结果 1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3.6 h.术中失血200~400 ml,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肩关节外形正常,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限制型肩胛骨假体置换术过程复杂,假体准备复杂繁琐,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柳云;廖冰野;谢卫珊;王晋;马育璇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组织瓣移植重建头颈缺损术后血管危象抢救术的护理配合

    组织瓣移植重建头颈缺损是复杂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此类手术需要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小血管吻合,技术要求高、手术创面大、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吻合血管在术中、术后的动静脉痉挛、栓塞所致血管危象是组织瓣移植重建手术为常见、也是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后果会导致组织瓣移植失败.

    作者:李凤姣;周怡;杨绮莉;王耀兰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口腔种植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维护

    种植手术器械的消毒与维护是口腔种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1].它既关系到患者和医生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备前提.种植手术器械主要由不锈钢或钛金属制成,具有种类多、体积小、精度高,临床护理困难等特点.

    作者:雷逸灵;廖玲玲;袁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静脉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引起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3年12月的74 242人次献血资料作为对照组,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74 024人次献血资料作为实验组,并对2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血过程中对一些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可明显减少静脉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洁贞;陈超红;陈志忠;龙海燕;罗怀雪;陈存意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行肺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ANCA相关性血管炎称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小血管为主要侵犯对象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主要造成所侵害血管的炎性反应和坏死,并导致相应器官的功能异常或衰竭,其中以肺、肾损害为主[1].目前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术仍是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佳方案[2].

    作者:冉丹丹;都菁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患者吸氧时机的探讨

    腹腔镜以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妇科诊断和手术治疗[1].为了扩大术野、充分暴露腹腔,在术中常使用CO2扩充腹腔形成人工气腹,但是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头低足高位)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均有较大的影响[2],常出现高碳酸血症、肩背部酸痛等并发症.

    作者:张秋芽;王芳;茅丽琴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医用配药输液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配药已由注射器配药发展到机器配药[1].但在只输一瓶液体的情况下,需用2个导管,为此,我们2005年6月-2006年5月研制出一种具有配药、输液双重功能的医用配药输液器,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芬;周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所医院的922名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工作中的暴露源主要有血液、阴道分泌物和羊水;暴露地点主要为病房、产房;暴露的主要途径为皮肤接触、皮肤刺伤和黏膜接触;暴露发生的主要部位是手.本组妇产科护理人员对护目镜和鞋套的使用情况较差;全丽防护基本概念掌握较差;部分被调查者所在医院没有针刺伤登记上报制度.结论 医院应及时、充足地提供防护用品,并建立、完善职业暴露管理体系;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

    作者:赵红;毛秀英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居家、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居家、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及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58例住院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88例居家老年冠心病患者及149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测试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居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评分分别为(33.07±6.57)分和(16.69±4.28)分,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住院患者的客观支持分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但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分也均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P<0.05);(2)居家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及主观支持分均显著低于住院患者(P<0.05);(3)居家与住院患者的经济支持与情感支持来源前2位均为其他家人及配偶;住院患者来源于朋友、亲戚及同事的经济支持显著多于居家患者(P<0.05),来源于配偶、朋友、亲戚及同事的情感支持也显著多于居家患者(P<0.05).结论 居家老年冠心病患者获得的主、客观支持均较低.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获得的主观支持也较低,社区及医院护理人员应发挥自身的作用及帮助患者开发可利用资源,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胡荣;姜小鹰;张旋;郑翠红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提出问题.

    作者:杨煌云;池玉凤;李燕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将可利用的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基本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1].

    作者:孔磊;覃少清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方法的探讨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时体质量≤1500 g的新生儿,多见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提高,VIJBWI的存活率逐年提高,其喂养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鼻饲管是针对吸吮、吞咽、协调功能较差的早产儿常见的营养摄入方式.

    作者:周焕荣;薄杰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研究现状

    人体核心温度的正常范围在36.5~37.5℃,通常将核心温度在34.0~36.4℃时称之为轻度低体温.正常情况下,体温的维持是产热和散热2个过程的动态平衡[1].在麻醉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围手术期机体的产热过程被抑制,散热增加,体温调节机制被破坏,导致患者普遍存在体温下降现象,轻度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0%~70%[2].

    作者:徐梅;魏丽伟;韩丽丽;张秀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人工气道护理的临床思维

    人工气道是通过鼻腔、口腔或气道外口的人工装置所形成的呼吸通道,既能保证气道开放,又是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途径.人工气道护理的目的是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恢复.对人工气道的护理的缺陷和差错可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而科学的临床思维是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前提,现综述如下.

    作者:顾朝丽;陈建荣;蔡映云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40例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尿激酶溶栓,其给药途径及方法相同.其中实验组患者从治疗开始同时使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于治疗后7,21 d观察2组患肢的肿胀程度、皮肤温度、颜色、疼痛、深静脉再通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7,21 d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水肿消退较快,皮肤温度及颜色恢复良好,疼痛症状较轻,深静脉再通率较高,并减少了栓塞后的后遗症、治疗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佩兰;陈永年;芦雅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妊娠晚期子官血管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围生期护理

    妊娠晚期子宫浆膜下或子宫旁静脉丛血管自发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极为罕见,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本病常无明显诱因,缺乏典型的病史和症状,若延误诊断治疗可致腹腔内大出血导致围产儿死亡,严重可导致孕产妇死亡[1].因此,妊娠晚期子宫血管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也具有特殊性.

    作者:金春盆;陆瑞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