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莹;黎春燕;黄旋珠;谭艳红
随着医学的发展,一些新药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只靠原来的静脉输液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但是作为临床护士,每天都在不断和新药打交道,有的患者一天同时要用很多种药,可是有的药物在一起使用,会发生沉淀、变色及絮状物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药物的吸收.有的药物价格昂贵,如果发生反应对患者也很不利,所以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小心谨慎.
作者:高早琼;鲁丹丹 刊期: 2007年第32期
首例腹腔镜下脾切除于1991年获得成功[1],1993年完成第1例小儿腹腔镜脾切除[2],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7月腹腔镜下行小儿脾切除10例,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望京;潘红英;叶津;李红 刊期: 2007年第32期
2007年3月16日,我科患者因病情需要静脉滴注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和注射用硫普罗宁.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为1.5g/支,批号为H20056579,由江苏海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注射用硫普罗宁为0.1g/支,批号为H20066258,由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笔者在患者输完5%葡萄糖溶液250ml+注射用硫普罗宁0.2 g液体,更换生理盐水250ml+注射用阿洛西林钠4.5g液体时,发现输液器茂菲氏滴管中液体变为蛋清色,静置1min后出现白色浑浊.
作者:张玉 刊期: 2007年第32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8h膀胱内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或不能完全排净(指尽力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100ml)[1].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4%[2],甚至14%[3],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甚至产后大出血,也是引起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给产妇造成生理不适、心理损伤及一定的经济损失.
作者:祝玲英;杨迪琼;王玉秀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现代护理管理排班原则的执行和具体落实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护士长排班原则执行情况调查表》对排班护士长和所在病室各层次护士进行调查.调查表由10条闭合式条目和1条开放式条目组成,闭合式条目回答问题分4个等级.结果 52位护士长和230名护士参与了调查,其中护士长认为排班优良率达99.2%;护士认为排班的优良率为9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大多数护士长能应用现代护理管理的排班原则指导护理排班,护士长的排班安排得到大多数护士的认同,但护士长和护士对排班的感知仍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冯先琼;向代群;许辉琼;袁岚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带为直径0.7cm的乳胶管止血带.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止血带有以下不足:止血带为圆柱型,易滑脱;阻断表浅静脉后,皮肤易出现发绀现象;在止血带交叉打结时,容易扭夹皮肤,使患者感到疼痛;常有一次扎不紧的现象;易造成污染.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自制了一种弹性拱桥形金属夹止血带,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海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癌因性疲乏(cancer-rehted fatigue,CRF)[1]是一种虚弱、缺乏激情及易受累的主观感受,是癌症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的病因未明,其发生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抑郁与焦虑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心理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运用癌症疲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6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乳腺癌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寻找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理论基础,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芳丽;虞玲丽;姜萍岚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外科护理学课间见习带教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本校护理专业四年级35名学生分5组进行为期1周的课间见习带教.按照深入病房,准备患技者;分配学生,主管患者;指导评估,发现问题;引导看书,分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组织查房,评价效果的程序组织外科护理学课间带教;制订多元化评价指标评定成绩的方法.结果 本阶段护理课间见习阶段,学生主管患者48例;经过护理评估后提出的护理诊断75条;制订的护理措施204条;患者健康问题得到解决的有51条占68.0%,部分解决的有20条占26.7%,没有解决4条占5.3%.学生整体护理报告的优良率为95.4%;患者对学生的满意率为90.0%;在《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中,接受新带教方法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接受传统带教法的学生(P<0.01).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外科护理学课间见习带教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不同保肢方法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收集1994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39例.按照Enneking分期:ⅠB期13例,ⅡA期3例,ⅡB期23例.39肢均行肿瘤节段截除、肢体重建手术.其中人工关节置换16例、复合骨移植16例、旋转成形7例.对不同的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时间和强度,比较3种保肢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MSTS评分.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5%,复合骨移植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5%,旋转成形术后无局部复发;术后平均膝关节功能MSTS评分:人工关节置换术88.0%,复合骨移植术88.7%,旋转成形术68.0%,3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复合骨移植术应用于相对局限、无转移的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但仍有一定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旋转成形术局部复发率低,但术后功能较差.
作者:谢青梅;江碧惠;张光明 刊期: 2007年第32期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已被广泛应用,但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据报道[1],国外长留置时间为9.9 d和10.3 d,国内应用时间较长,长留置使用时间为1年.
作者:郑亚萍;李爱萍;景继勇 刊期: 2007年第32期
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 failure,RHF)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本身及心脏外原因导致心功能衰竭严重且持久存在,经一般常规治疗症状无好转[1].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而效果较差,症状持续存在.此种病例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治疗上却很困难.我科2006年11月12日-12月1日共收治8例RHF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结合强心利尿改善供血等治疗,加速了患者的康复,改善了预后,现报道如下.人民医院
作者:平欣;沈春玲;沈桂杰;闫凤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氧气吸入疗法(简称氧疗)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医疗护理技术之一[1],是治疗缺氧性疾病的一种常用措施.但在用氧过程中有些患者或家属对吸氧缺乏正确的认识,临床上常出现如拒绝吸氧、随便中断吸氧、任意调节氧流量致吸氧过量等不按医嘱吸氧的行为,从而影响氧疗的效果,甚至使病情恶化[2].
作者:张玲;韩冰;方靓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RA患者的滑膜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呈高水平与滑膜炎和骨侵蚀水平密切相关[1].传统治疗RA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甲氨蝶呤等,其治疗作用有的只能一时改善症状,而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和恶化,有的对身体的多个系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且起效慢.
作者:胡兰萍;鲁俊;徐玉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1].传统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治疗,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瘢痕明显、康复时间长等原因,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自2006年10月以来,我科对18例患者采用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静;雷丽君 刊期: 2007年第32期
针对颅内动脉瘤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VA-PICA)动脉瘤手术难度大,操作范围小,有多组颅神经在其周围,阻碍显露和操作.梭形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而VA-PICA梭形动脉瘤更为罕见.并且小脑后下动脉(PICA)常开口于动脉瘤上.梭形动脉瘤在形态上表现为宽颈或无颈动脉瘤,难以夹闭甚至无法夹闭.
作者:孟蕾蕾 刊期: 2007年第32期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是指将个体的肢体用手术的方法移植到另一个体,供、受者属于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有文献报道[1],50%~7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而在骨科手术中尤以同种异体移植的患者更易发生.身体中心的温度在32~36℃属于低体温[2].
作者:廉爱玲;王丹;高吉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在我国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i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已进入流行期与发病期并存的阶段.临床护士在医院或社区较以往相比,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和照顾艾滋病患者.护士在预防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ificiency virus,HIV)的传播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1].但是这需要护士有正确的知识、良好的技能,对艾滋病患者有积极的态度.近的调查显示,护士对艾滋病的专业认识仍存在误区[2],对艾滋病患者仍存在歧视的现象[3].
作者:王红红;姚菊琴;何国平;么莉 刊期: 2007年第32期
严重创伤后患者均出现糖原异生增加,血糖水平升高.虽然此时血中胰岛素浓度增高,但胰岛素受体缺乏,糖原无效循环增加,导致糖利用障碍[1,2],因而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而创伤患者创伤后出现高代谢状态,造成负氮平衡,营养底物不足又导致严重的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而补充能量.
作者:廖浩;张萍;陈卓敏;魏庆琴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我院是一所市属骨专科医院,拥有专科护士350人.如何充分利用专科特色,增加护理查房内涵,深入挖掘护理人员的创造力、拓宽其专业视野,日益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课题[1].
作者:李冬梅;宋春兰;王琳;刘玉珍;张静玉;张艳;张志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侵犯多系统多器官和自身抗体的形成,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身体的每一个器官[1].多年来临床一直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不良反应大,病情反复,易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作者:杨敏 刊期: 200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