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亲属的健康状况分析

祝书文;郭平;贾佩云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 住院患者亲属, 健康状况, 症状自评量表
摘要: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亲属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测评,同时选取1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各因子得分,两组各因子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亲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其躯体化、焦虑、抑郁及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心理状况明显,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各种顾虑,提高其心理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公务人员个性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公务人员个性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量表对沈阳市220名公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务人员在14项个性因素上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公务人员个性因素在性别及年龄方面差异较小,尤其次级因素无显著差异;从事与WTO相关工作公务人员的一些个性因素尤其半数次级因素显著优于从事与WTO无关工作的公务人员.结论沈阳市公务人员总体个性特征优于常模,尤其从事与WTO相关工作的公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

    作者:于琪;耿庆妍;翟德春;韩松;崔国生;任智梅;王丽萍;李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惊恐障碍患者的父母育龄与胎次效应分析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父母育龄与胎次效应.方法采用Haldane和Smith的方法,对75例惊恐障碍患者的家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惊恐障碍患者的父母育龄与胎次效应显著(X=2.56,P<0.02).结论父母育龄越大及胎次高者易患此病.

    作者:马震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包头市外来打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包头市外来打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量表对包头市1432名外来打工者进行调查测评.结果除强迫、偏执症状均值与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常模,均值在1.52~2.83之间.结论包头市外来打工群体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作者:李代秀;张集慧;鲁建瑞;陈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比较

    目的调查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人格特征及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并探究二者的关系.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考查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人格特征的差异,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考查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结果①工读男生在P、E、N和L 4种人格特征上,与普通男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②工读男生在FF1、MF1、FF3、FF5和FF6 5种父母教养方式上,与普通男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③工读男生人格特征的N分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FF2、FF3、FF5正相关显著,L分与MF3负相关显著;普通男生人格特征的P分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FF2、MF2、MF4正相关显著,N分与FF2、FF5、FF6正相关显著.结论工读生的人格发展具有显著不良倾向;这与其所受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作者:王江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内地就学的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为教育教学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肖计划根据Folk man andBond等人研究应对与防御时所用的问卷修订而成应付方式量表,对在成都市学习的藏族中学生118人(初一到高二)进行测试.结果①在解决方式因子上,川西藏族中学生和西藏藏族中学生得分差异显著;②在求助因子上、幻想因子和退避因子上出现年级效应;③城市学生在解决方式因子、自责因子上得分高于乡村学生;④藏族中学生男女应付方式排序是一致的,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藏族中学生在应付方式呈现混合、矛盾的特点.

    作者:曾凡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癌症与精神病人亲属心身状况及改善对策的跨文化探讨

    目的研究居澳华裔及国内癌症及精神病人亲属的健康状况.方法以深层面谈和电话会谈、问卷法调查居澳华裔、居国内的癌症和精神病患者及其亲属共288人.结果绝大部分亲属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疲劳、衰弱等症状,2.78%~11.11%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各种心身疾病.癌症病人亲属的健康状况随病人病情的波动而变化;精神病人亲属的健康状况随病人病情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趋向稳定.国内组与澳洲组表现有一定的差别.他们希望有完善的机构与设施帮助照顾其患病的亲人.结论建立完善的机构为癌症及精神病患者提供照顾等服务,帮助其亲属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保持心身健康,是21世纪的国际性课题之一.

    作者:黄雪薇;郭宝江;Phyllis Butow;James Telfer;David Goldstein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6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有效率86.7%,显效率76.7%,利培酮有效率80.0%,显效率66.7%.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奎硫平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利培酮轻微,病人服药依从性好.

    作者:宋丽;康明秀;杨建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

    目的考察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在师范院校的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样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进行30课时,共15次的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班不做干预.干预前后两班样本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班干预前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6个因子差异极显著(P<0.01),躯体化、精神病性2个因子差异显著(P<0.05);95%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对自己帮助很大,54.7%的学生对辅导活动的满意次数达13次以上.结论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裴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人格的关系.方法对240名大学新生施测交往焦虑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大学新生的社交焦虑与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的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EPQ中内外向呈负相关,与父母亲的拒绝和否认、父母亲的惩罚、严厉、母亲过度干涉、保护、人格中的精神质呈正相关;且父亲的拒绝和否认、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及EPQ中的神经质和内外向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08和0.19.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人格因素对大学新生的社交焦虑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低.

    作者:黄雪梅;汪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目的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方法用MBI对25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比较严重;②第7阶段教师(16年及以上教龄)的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倦怠程度高;③是否重点、是否班主任、是否公办对情感衰竭存在显著影响;④重点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于普通学校教师.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比较严重,一些因素对职业倦怠存在重要影响.

    作者:雷万胜;张志明;姜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军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军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GDS对350名军休老干部进行调查.结果军休干部9项SCL-90因子分与一般老年人相比,有4项(分别是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偏执)高于一般老年人,并且差异显著(P<0.01).军休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成人常模相比偏低,除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外,其他6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军休干部抑郁水平偏高,有4项抑郁因子超过20分.结论军休干部的心理保健应注重调动其自身的心理调节机制,军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军休家属及军休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雷五明;田官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本研究考查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78名孤儿参加了MHT问该调查.结果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性孤儿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孤儿.四年级的孤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更高年级的孤儿.

    作者:李燕燕;刘开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976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SRS和MHT量表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为903份.结果初中生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社会支持总分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除自责倾向外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增益作用.

    作者:赵建平;葛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大刑事嫌疑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测试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重大刑事嫌疑犯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的测试结果,探讨MMPI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MPI分别对48例重大刑事嫌疑犯和63例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测评.结果重大刑事嫌疑犯的Pa、F、Pt、Sc、Hs、Pd、Hy、D、Ma量表分明显高于住院精神病人;鉴定结果存在精神症状的12例重大刑事嫌疑犯的MMPI测验量表中有10个重表分高于其余36例的得分,但不存在差异.结论犯罪嫌疑人有较明显的人格偏离,甚至超过住院精神病人,具体表现有:偏执、多疑、情绪不稳、易怒、烦恼、冲动、自控力差等;一部分犯罪嫌疑人伪装答题.

    作者:蒋小娟;周振和;陆建国;曹菊芳;贺文;吴杰;王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亲属的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亲属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测评,同时选取1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各因子得分,两组各因子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亲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其躯体化、焦虑、抑郁及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心理状况明显,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各种顾虑,提高其心理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祝书文;郭平;贾佩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培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自考班与普通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共测有效样本192人.结果自考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25%)高于普通班学生(1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特别关注,是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点.

    作者:邵贵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官员的人格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职业经理人和政府官员的群体人格特征以及二者的人格差异.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政府官员与职业经理人在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和敏感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官员在聪慧性因素方面比职业经理人高;但职业经理人在兴奋性、敢为性和敏感性方面比政府官员高.结论相对而言,政府官员具有聪慧务实的人格特征;而职业经理人则具有活泼外向、冒险敢为、敏感等人格特征.

    作者:陈宜安;白丽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高职大学生群体应激源、应付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武汉市3所高职院校共420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应激源、应付方式问卷以及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的应激源、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①在所测评的5类应激源中,高职生所面临的主要应激源有2类即:就业问题、学习问题;②高职生面临应激源时采取的主要应付方式为:解决问题、求助;③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结论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

    作者:吴小苹;陈雪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男性盗窃人员人格结构分析

    目的对男性盗窃人员的人格结构进行了分析.方法利用CPI人格测验量表,对200名男性盗窃人员的测试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得到5个载荷因子,其中因素1遵从性包含了自制力、好印象、幸福感等7个因子,因素2外向性包含自尊性、社交性、自在性等5个因子,因素3灵活性包含灵活性、独立成就、容忍性、共鸣性4个因子,因素4为从众性,因素5为操纵性.结论上述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盗窃犯罪的内在心理基础.

    作者:李化侠;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医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大致随家庭月收入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②总体幸福感与精神质和神经质显著负相关;③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具有较高一致性,相互间预测性较强.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作者:程俊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