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王庸晋;宋晓亮;张栋;王金胜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思传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组织胚胎学实验中实践自主研讨式教学模式.
作者:曹博;雷蕾;杨志文;于宏伟;刘东华;李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实践教学是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顺应了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将PBL教学引入医学机能学实验改革.总结几年来教改的经验,发现这种以问题为中心、配合讨论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现,师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荣辉;赵晓宁;王晨;杨晓荷;徐力致;吴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检验和分析在非全程PBL课程中对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效果实施多元评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在课程实施的不同时间点,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卷面考核的方法,对48名护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其中,成绩一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构成,为形成性评价;成绩二,即卷面考核成绩,为总结性评价.课程总评成绩为成绩一、成绩二与权重系数乘积之和.分析总评成绩、成绩一、成绩二之间的差异和关系.结果:成绩一呈负偏态分布,成绩二和总评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一、成绩二均与总评成绩相关非常显著,成绩一和成绩二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在非全程PBL教学模式下,为反映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但应注意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朱大乔;周兰妹;吕伟波;胡琛;张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考核的方式对PBL教学效果评价.结果:89.5%的学生表示不同程度地喜欢PBL教学;90.7%的学生认为应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法.结论:PBL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确实有帮助,但也有其不足.
作者:魏俊妮;张雪军;郑金梅;王素萍;靳宗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模拟情景训练在急重症监护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法抽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高职护生两个班共97人作为对象,在进行综合模拟情景实践时记录每一小组的操作时间,然后,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综合模拟情景教学的效果及护生的建议.将不同小组护生操作时间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结果:不同顺序小组护生处理病人的时间逐渐缩短(F=393.035,P=0.001).护生赞成采用综合训练方法的76人,占78.35%;认为综合训练有助于团队合作能力养成的81人,占83.51%;认为有助于不同课程知识的融合的82人,占84.54%.讨论:综合模拟情景训练有助于团队能力、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养成.改进急重症模拟情景教学中应体现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加综合训练的类型.
作者:黄金银;费素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旨在了解影响高职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16名高职医学新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高职医学新生的GHQ-12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维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考虑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胡云君;崔冠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01-2002级护理本科生(沿用传统教学法)编为对照组,2003-2004级护理本科生(采用小组教学法)编为实验组.结果:期末考试成绩试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呈正相关(P<0.001),对实验组学生做问卷调查,92.5%的学生时小组教学法的效果给予正性评价.结论: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李妍;韩志敏;陈海英;谷岩梅;马京华;丁树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比较和分析,研究探索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方法:调研国内外高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列举分析了美国及我国5所高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果:国外护理研究生培养目标统一,层次清楚,专业特色明显.国内护理研究生培养目标缺乏统一性、专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各院校自成体系.结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仍需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完善.
作者:何朝珠;李鸿艳;衣玉丽;毕瑞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口腔专业2006级、2007级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总结从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点,为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点经验.
作者:田智慧;吴补领;高杰;刘道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综合人才意义重大.在药学专业的本科生中开展药理学开放设计性实验,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论文等教学环节,探索药理学开放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并对这一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
作者:马剑茵;王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发达地区进城务工,同时进城务工人员留在农村的子女的生活、教育等同题也日渐凸显,即留守儿童问题.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古蔺县部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会期望进行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作者:刘裔涛;刘书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文章旨在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实践及效果;编写<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实验课独立设置,建立了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内容分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综合型、探索型和设计型实验;改革实验课教学的指导方法,建立了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汪正清;胡晓梅;丛延广;黎庶;谭银玲;朱军民;周莹冰;胡福泉;陈志瑾;张俊磊;王嘉丽;陈炜;蹇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运用积极型心理试量量表,从自尊、生活满意度及求助意识三个方面研究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促进医专生积极心理变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76名医专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学生通过系统的心理学课程学习之后,采用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SCL90和自制量表对两组学生施测.结果:试验组学生在自尊水平上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0);试验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求助意识方面两组学生人数比例相差悬殊,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0).结论:系统的心理学课程学习能提高医专生的自尊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并极大提高学生的求助意识,有利于改善医专生的心理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荣;周文霞;李显文;何贤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校扩招对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学1-3年级医学各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医学基础各课程和医学基础整体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分析高校扩招对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敷量迅速膨胀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态度、整体素质、教书育人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但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授课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
作者:刘凤;魏冠英;倪艳波;张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使临床检验实习生较好地掌握检验知识和检验技能,以检验科局域网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网站,让学生进行交互式自主学习.将实习教学内客、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等制作成一组相关的Web页面,存放于网站上,支持开展交流和交互的多种教学形式,克服传统模式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简便,可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及针对性,辅助临床检验实习带教,提高临床检验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波;黄海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文章对国内十所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作了比较,分析了他们的相同、不同点,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几方面问题,并试图为拟订科学规范合理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作者:俞爱月;王岚;王建华;夏国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学科建设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由于历史和实力等原因存在诸多问题和自身的特点.文中尝试探讨其对策与措施,以找到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途径.
作者:解继胜;黄岑汉;黄赞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及探讨其意义.方法:根据临床技能教学实际情况,建立了临床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临床技能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后,对我院2000、2001、2002级和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了考核与评价.2003级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考核成绩高于2002级,2002级高于2001级,2001级高于2000级,差异有显著性(F=64.22,q=3.67-19.13,P<0.05,0.01).各年级的病史采集、基本技术操作、检查结果判读和病例分析成绩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4.96-134.22,q=3.74-5.36,P<0.01).2003级体格检查成绩高于2002级、2001级和2000级,差异有显著性(F=6.79,q=4.29-6.28,P<0.01).结论:临床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成玉;王元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文章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自主性学习的内涵和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的途径.强调了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加强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增强综合能力、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效果.方法:护理专业本科生154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和比较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学习成绩、课堂满意度和自主学习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在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满意度.
作者:王庆华;吕莲萍;秦国民;徐殿红;郝朝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