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文
目的: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中,选取2005级临床医学班40名学生进行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与进行传统教学的2004级临床医学班40名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理论学习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产科学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李淑文;赵长虹;史同庆;王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探讨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考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考务管理模式的分析思考,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信息技术充分普及的现状,提出将信息技术与高校考务管理相结合,变传统考务管理为电子化考务管理,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高专院校考务管理电子化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高专院校考务管理电子化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和运用.
作者:张薇;陈涛;王迎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口腔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不但从根本上决定了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而且将直接影响口腔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通过设计并使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日志>,有效地提高了口腔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庆;刘娜;董福生;林瑞华;石培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怀照护训练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2006届204名护理本科生开展关怀照护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知识、关怀的态度以及护理操作中表现出的关怀技巧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关怀知识的掌握与关怀技巧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1),关怀的态度也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开展关怀照护训练是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爱华;高英丽;薛雅卓;陈惠珍;万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优秀医学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关系高等医学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认真研究当前医学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发展倾向,是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做好医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保证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基础.
作者:汪辉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不同年级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比较.方法:对郧阳医学院2004和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的药理学部分理论课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在2005级临床医学1班(PBL教学实验班)差异更为显著.结论:PBL教学法明显优于LBL教学法.
作者:蓝星莲;潘龙瑞;于龙顺;龚新荣;朱克刚;卢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彤放射治疗3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进行随访,了解其治疗效果,并进行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获随访病人31例,总有效率(CR+PR)为77%.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46%.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聪;卢转飞;江辉斌;郭亚枫;吴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产科患者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隐私权,这给临床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若处理不当,势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损害甚至引起家庭纠纷以及法律诉讼.文章就当前形式下妇产科临床教学与患者隐私权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马俊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PBL教学模式以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让学生变为自主学习者为特点,已受到众多医科院校的关注.然而,由于受教学资金、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限制,在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得还不够深入,许多院校仍处在探索阶段.文章总结本校对部分课程进行PBL实践的经验,探讨适合地方医学院校特点的PBL实施策略.
作者:周芸;王斌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对2005-2007年<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共30期文献的标题、关键词及摘要的浏览,将文献统计为课程研究与教学相关、学生发展与招生政策、评价考试与质量保障、培养目标与教育改革及其他五方面,井以此与国外医学教育研究现状加以比较,提出我国医学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周莹;汪青;鲁映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为西部地区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在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上,根据专业对应的行业特点和对社会人才的要求及实践教学基础建设现状,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措施,探索出了一条实残教学模式.
作者:姚军汉;闵三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事法学专业是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专业,至今已有二十几所医学院校开办了此专业,该专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构建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培养高质量医事法律人才的关键,鉴于此,拟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对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新华;汪丽青;王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路径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重度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采取经肱动脉逆行植入支榘治疗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10例.术前诊断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动脉造影确诊.结果:本组支架植入均获成功,支架植入满意,无移位.10例中随访8例,随访时间4-34个月,平均15个月.失访2例,随访率80%.随访期间8例病例均无上肢缺血症状及神经症状发生.结论:逆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是治疗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陆炜;王李华;毛雪萍;徐幼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方法,将PBL教学模式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结果该教学方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PBL教学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是一种有效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作者:徐爱凤;郭继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方法测定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15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尖锐湿疣(CA)患者外用血Th1/Th2亚群及Tc1/Tc2亚群比例.结果:标本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稳定.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A患者Th1及Tc1细胞含量、Tc1/Tc2比值均减少(P<0.05),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采用其他方法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能敏感精确地测定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作者:朱宁;程浩;张行;徐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大学医院青年医生的培养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把握青年医生的特点,认真分析影响青年医生成长的因素,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青年医生尽快成长.
作者:贾敏;张申;杨练;张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对中外作业治疗师教育发展情况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作业治疗师培养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加强和改革作业治疗师培养体系,加快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尽早与国际接轨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沈光宇;胡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根据教育部和我校对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有关精神要求,切实抓好实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通过自身对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进行总结,以便和同行们交流,更好地促进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发展.
作者:张园;叶发青;林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助产士助娩接生技术及综合素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照组54名护生采用抽考单项技能考核,观察组53名护生采用模拟全程顺产接生技能考核,并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入科的综合素质的满意度,比较护生出分娩室考核成绩.结果:现察组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分娩室时,对照组与现察组全程顺产助娩技术成绩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虚拟平产接生操作考核的改革,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提高了助产士的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增强了护生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增加了就业信心,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必不少的措施.
作者:熊立新;赵明;黄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文章通过对350名五年级、六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详细分析了考试的测量学指标,并做出分析讨论,提出合理性建议,对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在医学教育评价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作者:张阳;秦鹏;左天明;曲波;于晓松;孙宝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