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媒体护理知识库系统的研究

韩传平;刘志香;南秀荣;刘慧

关键词:多媒体, 护理人员, 信息高速公路, 知识库系统, 知识和技术, 现报道如下, 知识需求, 人工智能, 健康服务, 计算机, 网络, 渠道, 获取, 功能, 成果
摘要:利用计算机强大功能和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人工智能成果,研制多媒体护理知识库系统,为护理人员提供准确、快捷、方便、灵活的获取护理知识和技术的佳渠道,可满足广大护理人员的知识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Orem自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Orem自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管理的可行性和经验.方法通过Orem自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分析患儿的自理需求,评估患儿的自理缺陷以选择相应的护理体系,按系统有层次的配置护理人力并建立各职能层次人员的目标管理制度.结果Orem自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建立健全人格非常重要;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及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强调了护理的专业自主性,但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于儿科护理人力资源,能给患儿提供更合适的护理帮助并能分层次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周雪贞;颜君;张美芬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通过对早产儿采取早期干预的手段,促进早产儿尽可能地发挥其潜在能力,使早产儿的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新生儿的发育水平.方法收集早产儿30例为干预组,正常儿30例为对照组,并排除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有关生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在早产儿0~2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视、听、触觉及前庭功能训练等教育活动,促使早产儿身体和智能发育.结果早期干预组经过2年的训练,从第2年就可以看出早产儿身体及智能发育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干预是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包彩玲;高明艳;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卧位及卧床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的卧位类型,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1年5月-2002年5月收集的60例PCI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A组),2002年8月-2003年8月的80例同类患者设为实验组(B组).A组术后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1 kg砂袋压迫8 h,保持术侧肢体制动,平卧24 h后下床活动;B组术后床抬高30°,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术侧肢体伸直,可水平移动,对无血管并发症者可根据患者需要取术侧卧位、仰卧位或半卧位交替,12 h后下床活动.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B组的舒适程度显著优于A组.结论B组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郑福芹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颈椎后路手术体位安置的护理

    颈椎后路手术是近年来脊柱领域开展的一项难度较大的手术.因其位置临近较高级神经中枢,血管、神经分布丰富,术区狭窄,故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术中良好的手术体位可保持脊柱功能位置,以确保患者手术中的安全,同时能为术者提供佳的术野显露,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左振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妇科检查床的改制及临床应用

    妇科检查床一般为190 cm×66 cm,临床中除用于妇科检查外,还可用于诊断性刮宫、巴氏腺囊肿切除等手术的操作,以及手术前的准备.过窄的检查床常使患者上臂难以自然放置于身体的两侧,尤其是在输液时更是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们对妇科检查床进行了改进,经过4 a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萍;任岚岚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11例

    溶栓抗凝是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主要手段,临床验证其安全有效,正日渐普及和规范.通过对我科2003年7月-2005年2月收治的11例PTE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辅以护理配合,总结护理注意事项,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柳芳;李芳;梁真;吴少珠;谭瑞珠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四川省三甲综合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与组织承诺的调查研究

    当前,护理队伍缺编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对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和组织承诺进行调查分析,为护理管理人员选择激励方式,稳定护理队伍提供依据,我们通过对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及组织承诺的调查分析,使管理者能够掌握影响护士离职的重要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减少流失,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建华;李继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静脉输液每毫升相当滴数的实验研究

    静脉输液须严格控制输液量、输液速度及药物浓度,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1].以往教科书及临床工作中,按1ml相当15滴计算输液量及输液速度.近年来,随着一次性输液器的普及,许多学者发现输液管的莫菲氏滴管内径大小影响每毫升相当滴数.目前,新版教科书规定滴口内径约为3mm,每毫升约15滴;滴口内径2.0~2.5 mm,每毫升约20滴[2].经临床观察,用上述规定计算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误差较大.笔者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后发现,有关口径与每毫升相当滴数的关系尚有争议,但未曾有关于药液本身及温度对每毫升相当滴数影响的文献报道,学者普遍认为每毫升相当滴数是常量.本研究对5种药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对每毫升相当滴数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婕;王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3、5、9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组患者抑郁状态于护理后3、5、9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状态,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杨丰;陈向梅;何喜春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血氧饱和度探头保护法

    血氧饱和度探头是多功能监护仪上的重要传感器,也是临床使用过程中较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之一[1].临床多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探头,其内部工艺制造复杂,外壳由聚乙烯材料制作,质地较脆,抗震性差,常因各种原因掉在地上而造成开裂松动、感应不良,甚至损坏.临床工作中我们用下面方法对其进行保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东延;郑润菊;谢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1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大出血的护理

    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其主要并发症为创伤出血,包括血尿和肾周围血肿.严重的大出血常导致血块形成,阻塞输尿管,甚至在膀胱内形成血凝块,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使原有的肾损害加重,而严密细致的护理在肾穿刺术后早期及时发现大出血以及以后的药物治疗、手术干预过程中极为关键[1].我科2005年3月收治1例在肾穿刺术后并发大出血患者,经垂体后叶素治疗无效后,行右侧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谈红梅;真启云;吴娟;王艳;孔维信;项呈喜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无痛胃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无痛胃肠镜检查因其具有无痛苦、安全性较高、操作不复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1].我院自2004年以来,在将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应用于临床的同时,针对胃肠镜诊疗过程中患者较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小丽;宁云凤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多媒体护理知识库系统的研究

    利用计算机强大功能和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人工智能成果,研制多媒体护理知识库系统,为护理人员提供准确、快捷、方便、灵活的获取护理知识和技术的佳渠道,可满足广大护理人员的知识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传平;刘志香;南秀荣;刘慧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APACHE Ⅱ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8例患者随机收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是根据主观判断患者的病情来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实验组每日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并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比较2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分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敏;张连荣;冯吉焕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护理程序在胸心外科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4位进修护士通过评估、计划,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的专人带教,采用讲解、示范和指导相结合等方法,并于进修结束前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所有进修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均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对进修护士的教学管理,可以调动进修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做到因人施教,使进修护士的学习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作者:朱儒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负压引流瓶的制作与应用

    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广,创面大,在组织修复过程中渗出较多.若引流不畅,将出现皮下积血积液,使皮瓣漂浮出现坏死.皮下置管引流是防治皮下积液的传统方法[1].我院自2001年在进行乳腺癌手术后使用一种本科室设计并且制作的负压引流瓶,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杨凤逸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自控镇痛110例及非自控镇痛67例选择性剖宫产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6 h及24 h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8%和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控镇痛患者术后开奶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患者产后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黄飘;曹玉兰;颜香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1例法洛四联征术后残余肺动脉分支狭窄支架安置术的护理

    许多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外科开胸术后往往伴有一些肺血管残余梗阻病变,对这部分病例行外科再次开胸手术的风险很大,即使开胸手术,有些病变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内外科镶嵌治疗复杂先心病已是目前国外先进的技术,内科球囊扩张术对肺动脉分支狭窄效果欠佳,由此支架安置术应运而生[1~4].我院心内科于2005年8月9-13日成功为1例法洛四联征(TOF)术后残余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患儿施行了肺动脉分支内支架安置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蓁;沈海英;金黎洁;唐晓静;邵丽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开胸术后气管插管内2种导管给氧的比较研究

    胸腔手术麻醉主要是采用经口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方法[1],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后常带气管插管回ICU,以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通过气管内插管给氧防止低氧血症.常规选用给氧导管为8号鼻导管.在吸氧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气管内插管给氧导管的粗细是否影响患者的PaO2和PaCO2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讨以上问题,我们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玲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3种肠道准备方法清洁效果的对比研究

    结肠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足将会导致粪便遮蔽病变,污染镜面,影响内镜进镜和观察,是内镜检查漏诊和失败的常见原因.由于不同患者肠道排空能力存在差异,其胃肠排空时间、单位时间的结肠排空率等参数差异很大.虽然常用的肠道准备方法很多,但是否适合每位患者,并能保证肠道准备的效果良好,常难以确定.因此,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优劣,对于结肠镜检查前准备是十分必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勋;刘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