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程重组影响护理服务效率的研究

谭惠仪;李美华;黄雪仪;彭穗娟;罗丽霞

关键词:护理服务, 流程重组, 效率
摘要:目的通过对部分护理服务流程重组,提高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和效率,终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在相同的护理资源条件下采用流程重组设计、系统性整合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护理服务项目流程进行重组.结果重组后床边巡视交班时间每位主管护士每天可节约33min;输液前的摆药流程重组使每位主管护士每天可节约18min;病人拉灯呼叫护士次数由重组前(33.67±7.45)次下降为重组后的(19.33±7.26)次(P<0.01);病人到达病区后护士接待流程重组实施前平均耗时(6.54±3.86)min/个病人,实施后平均耗时(1.15±0.83)min/个病人(P<0.01).结论护理服务流程重组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主动性及护理服务效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长袖反穿式病人服的制作与使用

    在精神病医院或某些家庭常见一些病人乱捡一些垃圾食用、或手不做主、乱拿乱动、不愿穿衣等怪异行为.既不整洁卫生,又不安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少麻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特设计制作长袖反穿式病人上衣.通过临床应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观念和理念使得护理工作由单一的功能制护理转向对患者心身及相关的社会因素的综合护理.护理人员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以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樊爱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离体颅骨瓣再植的护理54例

    颅骨缺损是开颅手术后病人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且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美观.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种类很多,但迄今为止,尚无任何一种修补材料能在塑形、抗击、耐压、隔温和防寒方面完全替代颅骨[1].

    作者:郑秀萍;孔丹;周慧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服务过程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服务过程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进行消毒供应服务流程再设计,制作出服务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图;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建立文件化的服务程序和规范化的作业操作规程,规范各项工作,明确质量要求,进行全员培训后严格依照执行;编制详细的服务过程质量审核检查表进行严格的审核,发现问题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经验证问题解决后才能关闭.结果加强过程管理后消毒供应服务的过程质量和终末质量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过程管理,强调过程规范的建立与有效实施,加上严格的质量审核与纠正方法,以环节质量的提高推动终末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琼芳;邓会云;许玲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合理配置的设想

    目前,多数医院护理人员配置的依据仍然是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规定的床、护比不得<1:0.4,其目的是保证护士群体的数量,能够完成多部门的护理任务,同时利于护士对专业工作的稳定性[1].实际工作中,由于患者的病种、年龄及身体状况等情况,决定各科护理工作量有一定差异,从而造成人员紧缺与浪费并存.另外,双休日制度的实行,婚假、产假等假期的增多,使得原有的编制测算方法不适合目前的护理工作需求.为了更好地解决护理人员合理编制问题,我们对我院临床科部分护理量进行了统计,旨在对护理人员编制问题给予一些帮助.

    作者:张兰;张艳;郑蕾;朱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有学者对术前心身障碍与外科手术的结局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病人术前的恐惧和焦虑反应,能降低痛阈及耐痛阈,使术中、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应,如感觉疼痛和痛苦、全身肌肉紧张、对止痛药依赖以及长期卧床不起等,从而影响手术预后、疾病康复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贞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例急症患者用输液器穿刺放腹水的护理

    难治性腹水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常继发于各种肝胆疾患,在临床实践中为改善症状,穿刺放腹水加药物灌注比大剂量利尿剂治疗效果好,可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2004年7月17日19:00我们收治1例急症患者,用输液器穿刺放腹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提高急诊护士抢救能力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提高急诊护士应急抢救能力.方法护理部在护理人力资源与急救管理上加大管理力度.通过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实施合理的区域划分与分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急诊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狠抓急救管理.结果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应急抢救能力,急救技能考核合格率均达100%,出色完成院前急救任务.结论急诊应有计划地进行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强化训练,并对急救管理工作常抓不懈,才能提高护士整体业务素质,提高应急抢救能力,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作者:许静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心肺脑复苏(CCPR)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肺脑复苏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家庭护理干预组50例,常规护理组46例.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对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家庭护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在心肺脑复苏后7,10d,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在心肺脑复苏后6,9个月,NF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改善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赖敏贞;文若兰;廖少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镇痛肠镜检查术的护理30例

    肠镜检查术在我国已开展40余年,目前已非常普及,是结肠及末段空肠疾病的主要、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普通肠镜检查术的过程非常痛苦,病人会出现疼痛、呻吟、喊叫、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因此病人对此检查有紧张、焦虑、恐惧感.一些病人常因害怕此项检查或复查而延误病情.我院2002年3月以来将镇痛肠镜检查术应用于临床,同时加强了肠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现已做30例,均获成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宫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小儿鼻内窥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的护理40例

    近年来,我院采用了鼻内窥镜下经口切除腺样体的手术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一些新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青波;王小杰;姜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与情景设计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了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缩短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方法对<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程和实验情景进行研究,采取调整实验课程、建立病房式实验室、设计实验情景、改变考试形式等方法.结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以往未经实验教学改革学生的成绩,并一直呈上升趋势;实验课程、情景、考试形式等深受学生欢迎.结论在护理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而良好的实验课程和实验情景是技能培养的关键.

    作者:史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内注气术的护理

    玻璃体腔内注气是巩膜外垫压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1,2],对提高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此病人需要长时间的俯卧体位,不论是在体力上和精力上都造成了很大的消耗而难以坚持.我院自2001年收治20例20眼患者,采用巩膜外垫压联合放液术及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取得了良有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于莲芝;张彩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数据库技术在护理绩效工资分配中的应用

    计算机的普及和宽带网络的大规模铺开,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现代化的医院,我院在护理工作中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如护士技术档案的管理、培训工作的教材准备、文档的处理、绩效工资分配等,都采用了微机处理和多媒体技术.

    作者:杨纯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手术体位变化影响生病体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体位是病人在休息和接受治疗时需要采取的一种身体姿势.适当的体位对治疗疾病,缓解症状,进行检查,预防术后并发症,减轻疲劳均有良好的作用.而手术体位属被动体位,是强迫病人采取的便于手术操作的体位.现将我院2004年7~9月由于手术中体位变化严重影响病人生命体征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邓炳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对肝病患者开展创新健康教育服务的探索

    目前,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宣传形式和治疗手段在各医院中广泛应用[1].就传染病专科医院而言,以往那种传统单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人对健康教育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广大肝病患者在患病期间所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针对慢性肝病患者这一特殊的疾病群体,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使其达到满意效果,目前尚无规范的宣教模式.为此,研究适应特殊疾病和特定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从中选择佳方式是医院健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2].经过调查研究大胆尝试探索,我院从2001年起开展以创新健康教育服务为先导,全面实施人性化的医疗护理健康服务.4年来我院对就诊住院的各类肝病患者进行了创新健康教育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桂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护理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调查分析

    随着护理新技术、高科技护理新产品应用于临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繁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新产品、新技术问世很久也不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我们对省级2家大医院护理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松焕;芦良花;张红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改良法与无痛胶布撕脱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然而,由于胶布的粘性,传统的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和胶布撕脱法在实际操作中存有不少弊端,不但增加静脉输液护理操作难度,甚至增添病人的痛苦,埋下护患纠纷隐患.我们通过临床实践的摸索,对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和胶布撕脱法进行改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根芝;胡高楼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30例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护理措施,总结经验.方法对30例产科DIC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有明显的诱因,治愈率为93.33%.结论注重诱因,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危象,及时报告,为医生及早诊断提供依据;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执行各项治疗措施,为治疗成功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刘志容;何红燕;莫丽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医院信息系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将医院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准确处理信息,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1].护士工作站是医院信息系统核心部分之一,我院自运行HIS以来,护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