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烧伤经腋静脉置管行营养支持的护理

李敏;陈锦河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 腋静脉置管, 静脉营养支持, 护理, axillary vein, extensive burn, 静脉穿刺置管, 现报告如下, 治疗过程, 支持治疗, 热能消耗, 负氮平衡, 导管感染, 代谢状态, 创面感染, 皮肤, 机体, 病人
摘要:大面积烧伤病人,机体呈超高代谢状态,大量热能消耗和显著负氮平衡,因此,静脉营养支持是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大面积烧伤后,皮肤广泛受到破坏、创面感染,导致置管困难或导管感染等.自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经腋静脉穿刺置管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延期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护理32例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多伴有明显骨质缺损及远端松质骨压缩的爆裂性骨折,踝关节软骨面也常呈粉碎性,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及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损伤,约占胫骨骨折的7%~10%[1].Pilon骨折的治疗目前仍是一大难题,术前术后护理在治疗中同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院2001年6月~2003年11月共收住147例Pilon骨折患者,其中有32例采用延期手术.术前经充分准备,术后细心护理,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伴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急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伤残率均高.伴有高血糖者,其病情和预后较血糖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2001年5月~2004年5月,我们对2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协助医生对162例血糖升高者予以调控.同时制订了饮食护理措施,对患者与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旨在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转归.

    作者:李长芹;马宝润;姜宝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COPD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现状,提供开展Bipap护理的依据.方法对52例使用Bipap的COPD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观察和依从性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中92.30%的患者能遵医嘱完成Bipap氧疗,对照组53.84%,P<0.05.结论床旁陪伴和知识宣教等护理措施能提高COPD患者的Bipap氧疗的依从性.

    作者:卫建宁;冯秀兰;李玉琼;邝雅秀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护理质量管理新模式--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

    我院运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整体护理的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方式进行了探讨,从而保证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得以顺利实施,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我们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的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华月影;张剑芳;马怀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2种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应用方法效果比较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急危重病人和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中应用广泛,留置针的应用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的合理应用可减少使用留置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本人将2种保护膜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荃声;郭敏;冯素萍;兰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的护理

    退行性腰椎狭窄症是腰痛或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其治疗方法繁多,因全椎板切除常继发腰椎不稳或脊膜粘连并发症[1,2];而半椎板切除,小开窗等术式常因减压不彻底而症状复发,疗效差,采用经椎板间隙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具有大限度保留后柱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避免医源性腰椎失稳,硬膜疤痕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护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我院1995~2003年12月采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42例,通过精心的护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玉门;马晓岚;李守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一次性输液器在腰大池持续引流中的应用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是临床上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因硬膜外麻醉导管短,患者翻身、活动受限,而且导管很容易滑出,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2004年4月,我科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改良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慧;丘春玲;丘嫣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一种打结的新方法

    临床工作中有许多操作需要打结.通常方法是:打开无菌包时,解开系带,卷放在包布下[1];脱隔离衣解开袖带,将带子绕圈子打结,既费时,又不美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将打结方法加以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敏红;吕振雷;汪艳;吴惠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深静脉留置管接头裂缝的处理

    深静脉置管输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护静脉,同时也为抢救病人、及时给药、肠外营养等开放了一条静脉通道[1].管道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管道护理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当留置管与输液管连接处的留置管接头有裂缝,出现漏液该怎么处理等,为此,现将我院普外科2000~2004年27例深静脉留置管接头有裂缝的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双云;梁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院内外一体化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2002年4月~2003年12月,我院制订了一套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并对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力求探索糖尿病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王云;董新军;郭天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进展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AACG)系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骤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眼科急症之一.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严重者数天内失明,处理不当疗效亦受影响[1].根据青光眼流行病学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6.68千万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520万患者已盲[2].随着科学的发展,对AACG的急症处理和手术方式不断改进,在护理方面内容不断扩展,要求相应提高,现将AACG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蔡立君;黄文敏;张海容;吴素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误将高渗糖推注动脉血管造成肢端水肿教训总结

    静脉推注药物是临床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误将药液推入动脉血管实属罕见.我院曾收治疗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住院期间夜间发生心衰,快速房颤.在抢救过程中,误将50%葡萄糖溶液40 ml加西地兰0.2 mg推入动脉血管,导致患者推注药物侧肢端严重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祖玉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中的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而胸腔穿刺放出胸水及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手段.以往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水后注入抗肿瘤药物的方法,这样为患者带来了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易引起其他并发症.1998年7月~2004年10月,我科对10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引流伴注入抗肿瘤药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邓勒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防治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儿童增多等致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增多.本文通过对20例2型糖尿病患儿进行18个月的强化管理和护理干预,使其接受综合性规范化的防治,并经过教育、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手段,使患儿真正做到饮食平衡、有效运动、合理用药,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之目的.

    作者:梁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患者于化疗当日行PICC置管,并给予观察与护理.结果 416例患者中14例发生静脉血栓,发生率3.4%;经溶栓、抗凝治疗后,13例2~10 d症状逐渐缓解,1例溶栓治疗中发生栓子脱落引起脑栓塞.结论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应给予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应在抗凝和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及栓子脱落导致其他部位栓塞的征象.

    作者:刁永书;李虹;许辉琼;汪秀云;易琼;袁灵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3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自从1987年Senanayake首次报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以来,医务人员对IMS已越来越认识清楚,其诊断率也在提高.我院1999年3月~2004年3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3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我院对住院病人采用各种上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在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中,通过对120例住院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病的健康知识水平、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及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结果加以分析.

    作者:包丽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素质的培养

    2004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决定把中等和高职护理教育纳入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育部已分别会同有关部委或行业组织印发了相关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为了搞好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深入探讨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模式转变需要的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结构及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黄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夜间高血糖的监控护理

    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均可由于皮质醇和生长激素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在夜间至凌晨(3:00~8:00)出现高血糖,正常人则在正常范围,而糖尿病患者超过了生理标准,形成夜间高血糖而产生毒性作用.夜间高血糖的危害在于白天三餐后血糖难以控制,而一旦黎明时血糖满意,则白天餐后的血糖易于控制.因此,首先要控制黎明现象才能改善白天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的敏感性.1999~2003年,我院对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治疗不理想者进行了夜间血糖的检验,其中33例存在夜间凌晨时出现高血糖,即黎明现象.通过血糖监控护理及相关中效胰岛素的治疗,达到临床空腹血糖满意的程度,为控制感染、围手术期的要求及常规治疗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丽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石膏绷带浸泡巾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石膏外固定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如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先天性足下垂及髋关节脱位的治疗都需要石膏外固定,石膏绷带用温水浸泡后使用,石膏粉常沉淀于浸泡容器的壁上及底部,不易被清洗,浸泡液倒入下水道易引起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给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石膏绷带浸泡巾,2002年7月~2004年12月用于120例手术中,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靳明萍;王祥兰;李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