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献;扈岩
目的对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精神病的148例违法者的违法类型和责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方法①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②多见病种违法者的违法类型和责任能力比较分析(χ2检验).结果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多见,其余依次为情感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等,男性多见.精神分裂症以杀人和伤害案多见,显著多于精神发育迟滞和情感性精神病(P<0.05),精神发育迟滞以侵犯公私财产案突出,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P<0.05),偏执性精神病的扰乱社会治安案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上述病程(P<0.05).精神分裂症无责任能力者显著多于上述病种,而限制责任能力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加强精神病患者的监治和监管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维思通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BPRS及TESS评定,观察4周.结果维思通有效率为83.3%,奋乃静有效率为81.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维思通组副反应较奋乃静组少.结论维思通与奋乃静的疗效相当,但维思通副反应少.
作者:于凤清;范悦斌;刘雪林;杨雪;左进涛;张国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对河南大学在校学生236人进行调查.结果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合成动机有显著性相关,而父亲的过度保护和父亲的惩罚严厉与避免失败有显著性相关,同时父亲过度保护对合成动机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职业与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及合成动机相关都显著,母亲职业与追求成功动机相关显著.
作者:赵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9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①SCL-90和STAI的所有因子与EPQ-RSC的N、P维度正相关显著,与E、L维度负相关显著;②SCL-90的不同因子与父母不良的养方式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③N维度与YF!和YM!负相关显著,与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正相关显著;E维度与YF!和YM!正正关显著.结论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人格特征有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②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③父母养育方式可以通过作用于青少年的人格特征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李义安;王学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警种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对17个警种的9038名警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结果各警种间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及总均分、阳性项目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在两两比较中,从事警卫工作者在大多数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其它警种,而从事特警工作者显著低于其它警种.结论不同警种警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差异,提示工作性质与警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应根据不同警种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高北陵;崔占君;侯意;关亚军;胡赤怡;戴晓阳;陈向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民众对同性恋的态度,以便推测取消同性恋诊断标准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修订过的美国全国同性恋态度调查问卷,调查500名医务人员,将调查结果与美国70年代取消同性恋诊断之前进行的全国民意测验进行对比.结果医务人员中57.2%的被调查者认为同性恋是病态,77.2%认为同性恋值得同情和理解,62%认为今后社会应该接受同性恋,而只有19.4%的人接触过同性恋.结论资料表明我国民众比当年美国人对同性恋态度更为宽容,取消同性恋诊断是解决同性恋问题的关键一步.
作者:董松玉;陶林;李英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研究护士学校学生(下文简称护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70名护校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查,并对量表标准分大于60分的学生进行面谈.结果在170名护校生中,SCL-90测查,人际关系因子分大于3分者人数多(30人),占17.6%.其次是偏执、敌对、强迫.SDS标准分大于50分的有68名,占总人数的40%,25名SDS标准分大于60分的学生中,面谈有3名符合CCMD-3抑郁发作症状标准,无1名达到抑郁症病程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SAS标准分大于50分的有31名,占总人数的18.2%.结论护校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部分护校生存在抑郁情绪,但真正构成抑郁症临床诊断的极少.护校生中焦虑较少,程度也轻.
作者:杨贵英;唐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心理咨询门诊300例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资料.结果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88.3%病人首诊于综合性医院非精神科,约90%的病人被误诊.躯体症状表现多样,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以疲乏、胸闷、慢性疼痛、胃肠、心血管症状为主.结论普及宣传抑郁症知识,提高整体人群,特别是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刻不容缓.
作者:冯冬梅;甘露春;刘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人结核病患者心理状况.方法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评定,并与8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结核病患者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者.结论结核病患者有肯定的焦虑和抑郁,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治疗.
作者:张国庆;刘素丽;张疆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特质测验问卷(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3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调查,并与40例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慢性疼痛患者16-PF测试结果;在I-敏感性、O-忧虑性、Q4-紧张性及次级人格因子X1(适应与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在A-乐群性、C-稳定性、F-兴奋性及次级人格因子Y2(心理健康)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0.01).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及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慢性疼痛患者在人格特征上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的偏差,并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因此,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纠正不良的个性及心理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情况,并试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调查被试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对3248名医学本科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医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结论提高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可能是提高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二、三年级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作者:刘欢欢;张小远;解亚宁;肖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照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组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80%,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与氯硝西泮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王东明;刘琳琳;王立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初诊咨客的咨询问题分布.方法对2001年5月~2002年11月32位专家的门诊登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咨客7487例,其中重性精神障碍1161例(21.52%),轻性精神障碍3624例( 48.40%),一般心理问题2252例(30.08%).结论咨询问题以轻性精神障碍较为突出,一般心理问题涉及范围较广,诊断分类名称不统一.心理咨询应建立一套统一的诊断或分类名称,以便于提高信息处理和交流.
作者:王磊;张玉理;郭洪绪;张海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抑郁症患者及陪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求医首诊机构的选择与疾病特点及对疾病的认识有关,患者年龄及陪护人的文化程度与求医方式有关,求医行为延误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影响抑郁症求医行为的主要因素为症状特点及陪护人的文化程度.
作者:张静;张建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对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男女之间差别不明显,经心理干预以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亲属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应主动做好他们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作者:王胜利;程凤先;但孝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癫痫患者的智力障碍特点和智力障碍与发作频率及病程的关系.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司法医学鉴定的41例癫痫患者,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智商测验,并和3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41例癫痫患者的智力障碍发生率高达41.5%(17/41),两组智力等级分布和智力障碍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5);各分测验量表均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图片排列(5.6±3.6)、木块图(5.9±2.9)、相似性(6.5±3.4)和填图(6.9±2.7)均超过了一个标准差[3].结论癫痫发作频繁程度和病程长短对智力均有明显影响;癫痫所致智力障碍的特点是在全面智力受损的同时,其逻辑联想、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观念、思维灵活性、抽象概括能力、空间关系能力、视觉分析和视觉辨认能力等智力因素受损可能更明显.
作者:宋新勤;贾金鼎;杨长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临床特征.方法对76例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140例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中颇为普遍,抑郁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关系密切,抑郁症状与复发率、住院时间、自杀有关;与性别、年龄、精神疾病总病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加用与不加用抗抑郁剂比较,在治疗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上加用抗抑郁剂是缩短疗程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永学;孙梅玲;徐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帮助抗SARS病一线医务人员迅速发现并调整不良心理状态,促进SARS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南昌市级SARS病定点收治医院SARS病区医护人员32名,采用SCL-90、SAS、SDS等心理量表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后SCL-90各项指标均有下降,其中阳性项目均分,强迫、其他3项指标有明显差异.结论及时有效地心理干预可以发现并调整SARS病区医务人员的失眠及不良心理状态,促进SARS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张业祥;邱育平;旷安怡;陈贺龙;陈宪生;肖黄宜;张华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受术者的术前焦虑情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市级医院120例人工流产受术者在术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术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存在,有25%的受术者得分超过正常上限(50分),未婚先孕受术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重于已婚者,文化程度之间和城乡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人工流产受术者的焦虑症状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李晓芳;张熙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小儿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心理学意义.方法选择拟行换药的38例烧伤小患者,换药前、中、后分别行疼痛心理学评分分析.结果常规换药与超前镇痛两组间患者换药期间精神、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实施超前镇痛有效地消除了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痛苦,患儿安静、无痛苦表情,而常规换药组则恰恰相反;常规换药组中高达近95%(18/19)的患儿害怕换药,而超前镇痛组内无一人认为换药可怕.同时,超前镇痛使换药时间大大减少(P<0.01).常规换药组换药前后患儿的生命征指标波动明显(P<0.01).结论无痛换药,具有疗效好、易控制、操作简便、副作用少、应用广泛的特点,对于减少或降低疼痛对患儿的心理伤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心理学意义.
作者:吴悦维;黄河;杨天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