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52例

鲍亚丽;车丽君;杨爱云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维甲酸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毒副反应, 诱导分化治疗, 护理报, 疗效, 患者
摘要: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52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使用ATRA治疗APL的主要毒副反应及护理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的化疗途径及护理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中存在多药耐药基因(MDR),这类基因的激活和表达使肿瘤耐受多种抗肿瘤药物而使化疗失败,而不恰当的化疗方式有可能诱导MDR或其他耐药相关基因的激活和表达.为尽可能地避免化疗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理想疗效,本文就此对肺癌化疗途径的选择及护理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余菊;王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纸塑包装物品压力灭菌后保存方法的改进与有效时间的观察

    我院经长期实践观察发现,单纯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经压力灭菌后无菌有效期只能保持3个月.有文献报道,单纯纸塑包装的无菌包经压力灭菌后可保存6~9个月[1],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纸塑包装材料的纸面容易受潮,造成微生物侵入无菌包,难以保存6~9个月的无菌有效期.我院从2003年1月改进包装方法,用普通塑料袋封存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以阻止外界灰尘及水分对无菌包的侵袭,大大提高了纸塑包装无菌物品的无菌有效期,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捷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抗癌药物渗出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护理27例

    化学药物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1].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的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一旦外渗,可致局部组织坏死,临床对其外渗后处理方法单一,疗效不佳[2],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处理抗癌药物渗出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000年2月-2004年12月,我科对27例静脉输注抗癌药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局部用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英;毛淑芬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防压疮多功能按摩垫的研制与应用

    压疮是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是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关资料报道,当患者处于被动体位,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6 h以上时,就有可能发生压疮[2].

    作者:杨瑞贞;李秀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卧床患者短后襟棉患者服的制作与改良

    临床患者中有许多需长期卧床者,他们在冬季时常有这样的麻烦:(1)需坐起时,如穿着较薄,被子不易盖严,如穿一般的毛衣、棉衣、羽绒衣,卧床时衣服后襟又容易折皱;(2)单双臂可自由活动的患者如卧床时不穿衣服臂膀感觉冷,如穿衣服也同样会出现衣服后襟的折皱问题.为解决患者的上述麻烦,我们特设计制作了一款短后襟的棉患者服,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海燕;姚美英;张宏;马改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

    近年来,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电子胃镜检查已经广泛应用,其安全可靠程度已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一些有合并症的患者也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但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其实施全麻过程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胃镜室为了探讨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经验,实施检查了28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黄定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从循证护理角度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发表的临床试验文献

    目的按Cochrane手册的标准对<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5-2003年共19卷228期的临床护理试验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方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5-2003年共19卷228期,对每期杂志进行逐篇查阅,根据Cochrane中心手检指南检索出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论文.结果 RCT、CCT论文分布情况逐年增加,RCT和CCT占临床试验论文的百分率也逐渐增加. 结论护理学领域的临床护理试验论文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由于RCT 和CCT是论据强度较高的临床试验,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因此,必须规范论文撰写,才能使护理科研成果得到国际认同.

    作者:刘迎春;伦志军;孙晓红;陈玉舫;陶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配合及护理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损伤小、效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4年3-12月开展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梁于芎;龚晓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双异丙酚辅助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的配合及护理

    双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麻醉药,特别是对小儿时间较短的手术,在骶管阻滞的基础上辅助用药,既保证患儿镇静、镇痛,又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1],麻醉平稳,清醒彻底,术后很少出现恶心、呕吐现象[2].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基层临床,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严华;杨荣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例肝卟啉病患者的护理

    血卟啉病又称紫质病,系有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特异酶缺乏所致的一种卟啉代谢紊乱的代谢病.肝内有少量及不正常卟啉产生,伴有肝内的损伤,称为肝性血卟啉病.临床表现主要有易感性皮肤损害、腹痛及神经精神等三大症群.此病具有遗传性,急性发作疗效良好,长期反复发作,预后欠佳,易并发呼吸麻痹及昏迷,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凤;李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足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状况的影响

    由于糖尿病足早期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偶而的麻木或小腿抽筋,甚至无痛感觉而不被患者重视,特别是无痛性糖尿病足更易被忽视,直到造成溃疡或感染甚至截肢才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患者主动参与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的效果,我们对2004年12月-2005年3月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足部护理教育指导,收到明显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阿英;范丽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对需作过敏试验粉剂药物溶解后所占体积的研究

    临床上所用粉剂药物繁多,特别是头孢和青霉素类药物,品种及规格更新频繁.我们发现,临床护士在配制皮试液时,通常首次稀释均以注入整毫升量的生理盐水,计算此时的浓度,是以注入的生理盐水量作分母,未考虑粉剂溶解后的体积,以至配出的实际皮试液浓度,比拟计的标准浓度低,势必影响皮试结果的可靠性.经研究,不同规格粉剂溶解后所占的体积不同,应当引起临床护理同行的注意.

    作者:罗素华;蒲丽;邓小红;刘彩云;张雪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静脉输液粘贴卡的改进

    静脉输液粘贴卡是在为患者输液前由护士根据医嘱准确填写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后粘贴药液瓶的一次性治疗卡片,是准确无误地为患者进行配药、换药、静点的依据(图1、图2).为了使护理工作更快捷,操作更简便,更有利于医护人员沟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们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将原有的一次性粘贴卡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瑶;李辉;姚源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与护理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在临床上较少见,又是眼科急症,并且阻塞时间一旦超过90 min,视力就很难恢复,给患者的精神、心理乃至整个生活造成痛苦和不便.我们通过对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卓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探索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各维度均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女患者自我效能比男患者高,高中文化组患者比其余各组高,其余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社会支持而起作用;服用维思通的患者其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较好.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增加社会支持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增强也能够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作者:陈树乔;周逸如;陈丽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骶神经调节治疗难治性尿频-尿急综合征的护理7例

    尿频-尿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是由于盆底肌痉挛所致的逼尿肌不稳定而引起的[1],目前对这类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并不断用于临床的骶神经刺激术(SNS)为这类患者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我院对7例尿频-尿急综合征患者开展了骶神经刺激测试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小玲;刘洁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例阿米巴性牙周脓肿的护理

    阿米巴病是由于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人体所致,有多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为常见的为肠腔内阿米巴感染.通过血流可引起肺、肝脏、脑等器官发生脓肿,也可以通过直肠病变直接蔓延,造成阴道、子宫、肛周皮肤等部位的病变[1].健康咨询报报道:日本1987年首次确诊由于隐形眼镜造成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由于隐形眼镜进入人们的生活,近年来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逐渐增多.但口腔内感染阿米巴引起高热的病例至今很罕见,现将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田素芝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低视力的相关护理

    随着眼科治疗的进展,很多致盲性眼病如白内障、角膜病等大部分已经可以医治,但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很多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仍没有有效的方法.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一些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疾病,如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据调查,在美国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低视力已经仅次于关节炎、心脏病而成为第3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照料的慢性状况[1].视觉的敏锐与否甚至影响着老人们的独立和尊严,而低视力的老年男性不比老年女性面临更少的困难[2].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低视力患病率为0.58%[3],低视力随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增高.估计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020年全世界低视力将翻一番.低视力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低视力的患者尚保留一定的残余视功能,仍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各项工作,因此,低视力患者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正确的护理指导,就能走出低视力带来的心理阴影,重返社会.本文就低视力相关护理作一综述.

    作者:涂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高等护理自学考试中的问题及对策

    1993-2003年我院参加高等护理自学考试(以下简称高护自考)的护理人员68名,通过对其学习质量、学习管理的探讨,解决了护理队伍中近年来出现的高学历、低水平、低素质的问题,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倪淑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介入治疗用于重度产后出血的护理24例

    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当保守治疗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传统上以切除子宫为终止血手段.子宫不仅仅是一个生育器官,而且具有内分泌功能,子宫切除可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却以器官的丧失为代价,并且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979年,Heaston首次将血管介入疗法-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开创了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崭新技术.本科1998年开始,对24例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产后出血患者行血管性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止血效果好,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高少波;池旭英;万欣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