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芝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重视和加强了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阳;李玉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2003年始,我们为18位未注册护士设置了轮转培训方案,以<未注册护士轮转培训手册>为媒介,通过1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陆彩萍;刘秋鸣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血卟啉病又称紫质病,系有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特异酶缺乏所致的一种卟啉代谢紊乱的代谢病.肝内有少量及不正常卟啉产生,伴有肝内的损伤,称为肝性血卟啉病.临床表现主要有易感性皮肤损害、腹痛及神经精神等三大症群.此病具有遗传性,急性发作疗效良好,长期反复发作,预后欠佳,易并发呼吸麻痹及昏迷,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凤;李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近年来,国外在临床护理路径、患者依从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我国,以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起步较晚.2004年1-9月,我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5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夏菁;陈湘玉;蒋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中存在多药耐药基因(MDR),这类基因的激活和表达使肿瘤耐受多种抗肿瘤药物而使化疗失败,而不恰当的化疗方式有可能诱导MDR或其他耐药相关基因的激活和表达.为尽可能地避免化疗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理想疗效,本文就此对肺癌化疗途径的选择及护理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余菊;王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为了解决前列腺电切手术中大量的冲洗液的回收及标本的收集问题,经探索研究,我院于2003年7月研制了一辆多功能冲洗车,经过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冬莲;沈金秀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阿米巴病是由于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人体所致,有多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为常见的为肠腔内阿米巴感染.通过血流可引起肺、肝脏、脑等器官发生脓肿,也可以通过直肠病变直接蔓延,造成阴道、子宫、肛周皮肤等部位的病变[1].健康咨询报报道:日本1987年首次确诊由于隐形眼镜造成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由于隐形眼镜进入人们的生活,近年来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逐渐增多.但口腔内感染阿米巴引起高热的病例至今很罕见,现将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田素芝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我们设计了一款多功能笔式掰瓶器.一年来,经临床20个科室的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欢;赵士宏;穆丽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损伤小、效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4年3-12月开展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梁于芎;龚晓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又称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以进行性四肢近端骨骼肌萎缩无力、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为特征,同时累及心肌和呼吸肌.患儿多于3~4岁起病,6岁左右出现行走困难,12岁后丧失行走能力,病情不可逆的进行性恶化,通常20岁左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DMD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骨髓源性成体干细胞是指人出生后骨髓液中所含干细胞的总称,其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骨骼肌细胞,2004年12月,我院使用无关供者骨髓源性成体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1例DMD,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剑荣;赵洁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甲硝唑俗称灭滴灵,为人工合成的咪唑衍生物.临床上除了抗滴虫和阿米巴原虫外,近年来也广泛用于抗厌氧菌感染.当药物剂量大,疗程长时,该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30%,以消化道反应为常见,也有神经系统的反应.我科于2004年6月22日行剖宫产手术时,用5%甲硝唑注射液250 ml冲洗宫腔时,患者立即出现咳嗽、气急、发绀、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经积极抢救后,使手术顺利结束,安返病房,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春琴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经常需用无菌冰,而目前教科书及临床操作规范又无消毒冰的规范制作标准.以往我们的制作方法是先将容器包装灭菌后,在无菌操作下将无菌盐水倒入该容器中,然后用双层无菌包布包好,再放入冰箱中冷冻,待完全结冰后使用.林岩、谭淑芳报道将盐水倒入无菌密实袋制作消毒冰[1],笔者认为,这2种方法均存在制作方法繁杂、容易污染、用量估计不确切、容易造成浪费等缺点.针对此问题,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改用PP塑瓶生理盐水液体制作消毒冰,经2年临床使用后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娟;李乔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为了解决治疗室垃圾分类收集问题,我们设计了上、下翻折式垃圾袋固定架,用于护士在集中配液时使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国敏 刊期: 2005年第20期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52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使用ATRA治疗APL的主要毒副反应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鲍亚丽;车丽君;杨爱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在临床上较少见,又是眼科急症,并且阻塞时间一旦超过90 min,视力就很难恢复,给患者的精神、心理乃至整个生活造成痛苦和不便.我们通过对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卓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我院经长期实践观察发现,单纯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经压力灭菌后无菌有效期只能保持3个月.有文献报道,单纯纸塑包装的无菌包经压力灭菌后可保存6~9个月[1],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纸塑包装材料的纸面容易受潮,造成微生物侵入无菌包,难以保存6~9个月的无菌有效期.我院从2003年1月改进包装方法,用普通塑料袋封存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以阻止外界灰尘及水分对无菌包的侵袭,大大提高了纸塑包装无菌物品的无菌有效期,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捷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化学药物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1].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的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一旦外渗,可致局部组织坏死,临床对其外渗后处理方法单一,疗效不佳[2],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处理抗癌药物渗出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000年2月-2004年12月,我科对27例静脉输注抗癌药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局部用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英;毛淑芬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随着眼科治疗的进展,很多致盲性眼病如白内障、角膜病等大部分已经可以医治,但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很多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仍没有有效的方法.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一些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疾病,如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据调查,在美国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低视力已经仅次于关节炎、心脏病而成为第3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照料的慢性状况[1].视觉的敏锐与否甚至影响着老人们的独立和尊严,而低视力的老年男性不比老年女性面临更少的困难[2].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低视力患病率为0.58%[3],低视力随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增高.估计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020年全世界低视力将翻一番.低视力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低视力的患者尚保留一定的残余视功能,仍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各项工作,因此,低视力患者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正确的护理指导,就能走出低视力带来的心理阴影,重返社会.本文就低视力相关护理作一综述.
作者:涂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近年来,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电子胃镜检查已经广泛应用,其安全可靠程度已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一些有合并症的患者也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但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其实施全麻过程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胃镜室为了探讨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经验,实施检查了28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黄定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尿频-尿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是由于盆底肌痉挛所致的逼尿肌不稳定而引起的[1],目前对这类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并不断用于临床的骶神经刺激术(SNS)为这类患者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我院对7例尿频-尿急综合征患者开展了骶神经刺激测试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小玲;刘洁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