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陪舱护工的培训与管理

曾燕苗;虞容豪;刘时清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 护工队伍, 专业培训, 治疗效果, 无规范, 管理措施, 高压氧舱, 安全隐患, 素质, 考核, 单位
摘要:以往多数高压氧舱使用单位未设专业陪舱护工,更无规范的陪舱护工管理措施,不但影响了高压氧治疗效果,也给高压氧治疗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我科建立了一支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备相应素质的陪舱护工队伍,规范了高压氧治疗陪舱工作,经过1年多的运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新生儿胃穿孔的围手术期护理

    新生儿胃穿孔是由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胃壁肌薄弱或缺损所致,发生前无明显前驱症状,死亡率甚高[1].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做好此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2003年11月,我科收治了1例胃穿孔患儿,由于发现及时,护理得当,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叶天惠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手外科手架的制作及应用

    长期以来,在做手外科手术时,由于病人的手指常不时地不自主伸缩,影响了手术医师的手术操作,还不适宜进行长时间的精细手术,既影响了手术效果,又给病人增加痛苦,经过我们长期的观察,构思并自行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手外科手架,在不影响病人血液循环及舒适度的情况下,起到一定辅助固定作用.2003年12月始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苓;汤金荣;黄春艳;夏爱娟;李慧静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吻合腓肠浅动脉游离小腿后侧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32例

    近年来,吻合腓肠浅动脉的游离小腿后侧皮瓣因具有质地薄、富有感觉、可切取面积大等优点而备受亲睐[1,2],现将32例该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朱玮;李强;于加平;蔡茂季;李艳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96例

    干扰素(IFN)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有效及首选药物,IFN治疗发生的血象改变和精神抑郁的不良反应,是IFN减少剂量和停药的主要原因.因此,在IFN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这类不良反应,早期发现及时防治,以减少药物减量和停药率,提高抗病毒疗效.2000年5月~2003年12月,我科使用IFNa-2b治疗CHB病人共96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疗前后查病毒学指标,有效率达72%,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康建荣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以人性化护理理念实施护士长晨晚间护理查房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实施病房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抓紧抓好护理质量,稳步提升临床护士的职业素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是促进医院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理整体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2002年以来,在护理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关爱病人、理解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性化理念为导向,为患者处理和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2],实施护士长晨晚间护理查房,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文军;沈怡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再生障碍危象的护理

    肝移植术后并发再障危象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我院2003年12月收治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再障危象,并得到成功救治,现将本病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向兰;孙萍;李黛;海静;原海见;王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浅析共情的概念及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被别人理解.如果作为个体的独特性能被其他人正确地理解,就会有深切的满足感,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会进一步深入下去.正是这种理解构成了建立关系的基础.护士和病人之间发展起来的关系即护患关系,是护理实践的基础[1~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感受到治疗性的支持,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可以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同时还可避免护士的耗竭.理解病人的需要、情感和所处的环境或状况,对保证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是基本的要素[4].是什么特质使护士有能力真正地理解其他人,并因此促进他人的健康?已有许多护理学者能提供理由证明了这样一种曾被我们忽视的重要现象:是共情给护士提供了这种能力,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5~7].

    作者:张玉芳;李继平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与防护对策

    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工作节奏快、劳动强度大,加之每天有大量不良环境因素的存在,容易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曾经指出,其工作重点之一,是解决威胁职工健康和安全问题[1].因此,应明确这些职业安全问题并寻找途径积极应对.

    作者:王昱洁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1例食道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2004年5月29日我科收治1例食道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经抗炎、平喘、对症支持治疗和心理、生理上的整体护理,加快了病人的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萍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手术卧枕的设计与应用

    患者在手术中多采用仰卧和侧卧位,尤其在采用椎管内麻醉时,会因背部穿刺需要进行仰、侧卧体位变换.患者卧位时头部摆放要求舒适、固定,取侧卧位时,应防止腋部受压,且利于医师操作.我科自行设计了对仰、侧卧位均适用的卧枕,现介绍如下.

    作者:初雪梅;石焱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一次性电刀头防护套的制作

    为了减少在电刀使用过程中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我科制作了一次性电刀头防护套,应用12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窦静薇;张敬丽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随着护理学科的深入发展,心理护理得以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从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1998年制定的144个护理诊断[1]中有61个属于心理护理的范畴,而其他护理诊断中绝大部分是既属于生理问题,同时又属于心理问题.故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成分,但在实施过程中确存在许多问题.

    作者:刘群;王桂茹;庄岚;潘鸿雁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阶段式健康教育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内镜鼻窦手术是鼻科学领域相对较新的手术方式,是一项微创手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的新手术方法.该手术包括手术本身以及术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定期复查清理.为了使患者能清楚知道整个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及出院后复查清理的重要性,保证手术效果.2003年1月~2004年4月,我科对103例鼻窦炎内镜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式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现将健康教育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廖水群;何援春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护理

    近年来,助孕技术日新月异,给不孕者带来了福音,我院一位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俗称试管婴儿)后受孕,孕后并发肺结核,经保胎、抗结核治疗,患者终分娩一存活女婴.随访至今,母婴均健康,婴儿已2岁,在体重、活动、智力反应等方面均正常,现将该病例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田春燕;刘素梅;邱保花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ALS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与操作技术分析

    2002年8月~2004年5月,我们对4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简称ALSS)治疗.据报道,当病毒、药物、毒素等导致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时,病死率达65%~90%[1],常规的保肝对症治疗多疗效不佳.应用ALSS治疗,可暂时替代肝脏功能,使肝细胞得以修复,改善临床症状,并为肝脏移植创造时机和条件,在退黄疸、降转氨酶、改善凝血功能等方面疗效显著.但在ALSS治疗中,因自始至终都伴有创伤性,故会出现一些故障和并发症.本文对4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伯莹;鞠桂萍;阎红青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晚期食管癌光动力治疗的观察与护理18例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02年7月~2004年2月,我科共对18例食管癌肿瘤患者行光动力治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 ic therapy,PDT)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疗法,它通过给患者注射光敏制剂(Photofrin是一种需在特定波长下才能激活的药物),再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来照射病灶[1],通过产生单太氧和血栓素A2来杀伤肿瘤细胞.PDT对于晚期食管癌可解除或缓解梗阻,显著控制了肿瘤,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缪景霞;周瑾;罗宇玲;蒋海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诗洁应用于高海拔地区医护人员手部消毒的观察与研究

    洗手消毒剂在医院手术室的洗手消毒过程中必不可少[1,2].而不同的消毒液在高海拔地区寒冷、干燥的特殊气候中对医护人员的手部产生了不同的副损伤,如皮肤干燥、瘙痒、皲裂、甚至破溃,严重影响着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配合及身体健康[3].对此,通过对碘伏、丹尼尔、诗洁等几种消毒液使用效果的观察和比较,得出诗洁更适应高海拔地区医务人员洗手消毒使用,现将结果及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徐书霞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一种专用无菌接尿台的设计与应用

    尿路感染是女性常见病,无菌留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是临床护理常用操作,可为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1996年6月~2004年5月,临床使用15 90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霞;唐世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2种控制措施对血管造影室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血管造影室(angiography room)是医院内各种介入手术、心导管手术及ERCP手术开展的重要场所,因此,血管造影室的空气质量监控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对院内感染的进一步认识,为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医院的消毒、灭菌监测结果是否达标,已逐渐成为一个医院感染控制好坏的标准[1].针对2003年度我院血管造影室的空气消毒监测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采取了有效监测管理措施,从而确保了血管造影室的空气环境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敏;周金梅;马晓化;张文;杨勤;刘敏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1例巨大咽旁颈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颈内动脉瘤按其生长部位分为颈段、岩段和颅内,颅内颈内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颅外颈内动脉瘤却很少见[1].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局部解剖复杂,所以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病情危重、多变,情绪波动大,因此需要细致、多方面的护理.2004年2月,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真性巨大咽旁颈内动脉瘤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慧;何翠林;吴彩芹;孔德敏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