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电刀头防护套的制作

窦静薇;张敬丽

关键词:刀头, 防护套, 电刀, 制作, 织造, 应用, 损伤
摘要:为了减少在电刀使用过程中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我科制作了一次性电刀头防护套,应用12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充分发挥护理部在护理冲突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管理者虽然每日都在维系、处理、化解着各种冲突,但对组织冲突如何进行管理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其在发挥组织的绩效作用上效果甚微.因此,做好冲突的有效管理,是护理管理者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滕秀蓉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浅析共情的概念及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被别人理解.如果作为个体的独特性能被其他人正确地理解,就会有深切的满足感,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会进一步深入下去.正是这种理解构成了建立关系的基础.护士和病人之间发展起来的关系即护患关系,是护理实践的基础[1~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感受到治疗性的支持,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可以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同时还可避免护士的耗竭.理解病人的需要、情感和所处的环境或状况,对保证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是基本的要素[4].是什么特质使护士有能力真正地理解其他人,并因此促进他人的健康?已有许多护理学者能提供理由证明了这样一种曾被我们忽视的重要现象:是共情给护士提供了这种能力,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5~7].

    作者:张玉芳;李继平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胸心外科ICU病人睡眠障碍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

    睡眠是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生理过程,维持正常的快慢波睡眠对恢复疲劳机体的精神与体力意义重大[1].特别在心胸外科重大手术后,充足有效的睡眠对于伤口的修复及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的复原具有重要意义.睡眠紊乱常使患者感到疲惫不安,且常会引发精神症状,也成为术后并发症诱因之一.

    作者:魏萍;王晓艳;冯玉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诗洁应用于高海拔地区医护人员手部消毒的观察与研究

    洗手消毒剂在医院手术室的洗手消毒过程中必不可少[1,2].而不同的消毒液在高海拔地区寒冷、干燥的特殊气候中对医护人员的手部产生了不同的副损伤,如皮肤干燥、瘙痒、皲裂、甚至破溃,严重影响着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配合及身体健康[3].对此,通过对碘伏、丹尼尔、诗洁等几种消毒液使用效果的观察和比较,得出诗洁更适应高海拔地区医务人员洗手消毒使用,现将结果及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徐书霞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再生障碍危象的护理

    肝移植术后并发再障危象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我院2003年12月收治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再障危象,并得到成功救治,现将本病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向兰;孙萍;李黛;海静;原海见;王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1例新生儿胃穿孔的围手术期护理

    新生儿胃穿孔是由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胃壁肌薄弱或缺损所致,发生前无明显前驱症状,死亡率甚高[1].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做好此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2003年11月,我科收治了1例胃穿孔患儿,由于发现及时,护理得当,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叶天惠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四肢主干动脉伤的护理87例

    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人单纯行血管吻合术,术后伤肢易发生缺血性肌挛缩、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而行血管吻合及缺血肢体切开减压的病例,未发生缺血性肌挛缩.如缺血时间较长,易发生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1997年7月~2003年3月,我科对87例四肢血管伤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精心护理,配合医生及时手术,降低了伤残率及死亡率,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国蓉;刘红艳;夏咏梅;陈敏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与防护对策

    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工作节奏快、劳动强度大,加之每天有大量不良环境因素的存在,容易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曾经指出,其工作重点之一,是解决威胁职工健康和安全问题[1].因此,应明确这些职业安全问题并寻找途径积极应对.

    作者:王昱洁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反应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寻求减轻化疗副作用引起的躯体反应症状,提高患者舒适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分别在化疗第2个疗程中及疗程结束后进行调查.结果化疗后干预组比对照组情绪及躯体反应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干预能减轻化疗反应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简论护理临床见习带教的原则

    临床见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或操作技能,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得感性与理性知识的的重要环节或过程.临床见习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和引导线.通过临床见习的教师指导,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达到高度结合,培养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见,护生临床见习具有重要作用.下面谈谈护理临床带教的几个原则.

    作者:王力群;李湘苏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吻合腓肠浅动脉游离小腿后侧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32例

    近年来,吻合腓肠浅动脉的游离小腿后侧皮瓣因具有质地薄、富有感觉、可切取面积大等优点而备受亲睐[1,2],现将32例该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朱玮;李强;于加平;蔡茂季;李艳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使用预推法预防高压注射器造成的渗漏

    在螺旋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总量、注射速度、单相或双相程序、扫描延迟时间均通过高压注射器进行控制,可以选择增强造影剂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如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有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但是,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2~3 ml/s),压力大,造影剂浓度及黏度均高,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血管破裂,发生造影剂渗漏造成局部肿胀疼痛.1999年4月我院使用高压注射器注药前试验性静脉预推法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造影剂皮下渗漏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乔保莉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护理

    近年来,助孕技术日新月异,给不孕者带来了福音,我院一位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俗称试管婴儿)后受孕,孕后并发肺结核,经保胎、抗结核治疗,患者终分娩一存活女婴.随访至今,母婴均健康,婴儿已2岁,在体重、活动、智力反应等方面均正常,现将该病例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田春燕;刘素梅;邱保花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护理的方法[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2003年1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循证护理为19例糖尿病足患者解决护理问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静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日本北里大学医院见闻

    笔者于2003年11月~2004年4月赴日本北里大学研修,对该院护理部的运营机制有所了解,现介绍如下.病房各病房设有护士长、护理主任、护师、准护师、护理员、保育士、事务员.实行三八班.一个病房有32~39张床.病房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要求决定.护理Ⅰ系设有围产期母子中心、小儿、PICU 3个病房,另外还有8张床,是以15岁以下的急性期重伤患者为对象.护理Ⅱ系设有外科系、手术室、中央灭菌材料室等8个病房.护理Ⅲ系设有内科、泌尿器科、各室病房等8个病房.护理Ⅳ系设有心血管中心、呼吸器中心、ICU、门诊等9个病房.

    作者:王君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一次性电刀头防护套的制作

    为了减少在电刀使用过程中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我科制作了一次性电刀头防护套,应用12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窦静薇;张敬丽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妊娠晚期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梅毒患者人数成倍增长,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也相应增加[1].妊娠合并梅毒对围产儿危害极大,易造成流产、死胎、早产[2]、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死亡,是高危妊娠的重点监护对象.为了提高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率,改善妊娠结局,进一步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须引起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重视.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27例妊娠晚期合并梅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魏明华;章鸣;张慧珠;卢兰琴;池爱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1例巨大咽旁颈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颈内动脉瘤按其生长部位分为颈段、岩段和颅内,颅内颈内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颅外颈内动脉瘤却很少见[1].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局部解剖复杂,所以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病情危重、多变,情绪波动大,因此需要细致、多方面的护理.2004年2月,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真性巨大咽旁颈内动脉瘤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慧;何翠林;吴彩芹;孔德敏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社区护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发达国家,社区护士的配置、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目标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它在社区护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我国由于社区护理起步较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制约了社区护理的发展.为此,作者在全国8个省、市进行了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及制度提供依据.

    作者:包家明;付伟;胡斌春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1例高原地区非体外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围手术期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不正常的组织氧合伴氧摄取率降低,氧供需平衡失调,组织低氧血症,动脉血乳酸浓度增加.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然而,在高原地区(海拔3658 m的拉萨市),空气稀薄,大气压低,氧分压只有平原的56%,低氧环境中,易发生低氧血症,降低机体耐受力.因此,在高原特殊环境中实施非体外转流肝移植外科尖端手术,不但要求外科手术技术的熟练与完善,围术期支持治疗的科学性更显示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院于2002年12月实施首例非体外静脉转流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并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常锦雄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