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雪文

关键词:新护士, 规范化, 培训, 问题及对策
摘要:从1997年开始我院开展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开展该项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适应整体护理的产科护理工作改革

    我院产科通过挂牌上岗、改进晨间交班形式、推广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开展满意护士评选等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静;王晓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功能离床活动器的制作与应用

    为促进胃肠功能和肢体肌力的早期恢复,现代康复医学鼓励外科术后患者早日离床活动,我科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人体力学原理和外科护理学原理设计研制成多功能离床活动器.

    作者:王新婷;马翀奕;徐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废弃必施袋在眼科湿热敷中的临床应用

    湿热敷是眼科常用的一种护理手段,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局部炎性病变消退,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减轻刺激症状及疼痛,有利于机体自身调节[1],以往临床多采用湿毛巾或敷料垫进行热敷,易引起烫伤,保温时间短,操作麻烦.2002年2~8月,我科用眼科手术后废弃的必施袋替代传统湿毛巾及敷料垫进行湿热敷,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学英;张化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婴儿心内直视术后循环系统的监护79例

    我院施行婴儿心脏直视手术79例,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2年9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婴儿心脏直视手术79例,男51例,女28例,年龄2~12个月,平均年龄(6±2.3)个月,体重3.0~9.5 kg,平均体重(6.00±2.75) kg.VSD 48例,ASD 11例,VSD+PDA 9例,TOF 6例,PECD 3例,DORV 2例.术后即返ICU监护,时间24~288 h.

    作者:刘玉惠;邓佩琳;张林;田会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紫杉醇加卡铂联合化疗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护理87例

    紫杉醇是从紫杉树中提取的双萜烯植物制品,属新型广谱高活性抗癌药,其独特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微管聚合并稳定微管结构,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主要毒性为中性白细胞减少和外周神经病变.其他毒性有过敏反应、低血压、心率/律紊乱、肌肉关节痛等[1].

    作者:房晓军;汤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用于有机磷农药灼伤皮肤的护理1例

    有机磷农药直接大面积灼伤皮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由于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可通过皮肤接触进入血循环而致全身中毒.故对灼伤后的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我院收到1例敌百虫与敌敌畏混合液灼伤皮肤的患者,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1],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丽丽;韩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肝胆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胆肠吻合是外科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此术式存在许多不足.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我院采用了一种新的术式,即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治疗肝胆管结石,弥补了传统术式的不足.现将STHG术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任素君;姜素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室壁瘤后心力衰竭的预见性护理

    室壁瘤是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8%~38.0%[1].本文通过对34例室壁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后临床上出现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作者:侯惠如;翟静妤;姚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的方法探讨

    随着外科技术、体外循环和围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选择在婴幼儿期甚至在新生儿期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婴幼儿自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种代偿功能低下,受手术应激及体外循环的影响,所引起的机体内环境改变尤为明显.其中,体外循环即心肺转流(CPB)对患儿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反应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作者:李庆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护理31例

    胸壁结核是指胸壁软组织、肋骨、肋软骨及胸骨发生的结核病变,常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以青少年和年老体弱者多见.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适用对象为经保守疗法不能治愈或脓肿较大的患者[1].2000~2001年我院共收治胸壁结核患者31例,全部行病灶清除术,经过术前的详细检查,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后对不同阶段伤口的观察护理及全面的健康教育,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李海霞;沈淑俊;李敬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种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透析中低血压(IH)是血液透析(HD)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为20%~40%[1],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使HD不能顺利进行,并增加护理工作量[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预防IH的HD模式有UF曲线HD、钠梯度HD、低温HD等.为明确哪种模式效果更确切,我们将这3种模式放在同一人群中进行对比实验,并取得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凤;张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工耳蜗植入病人院内健康教育5例

    人工耳蜗植入现已成为治疗全聋和重度聋的首选,但耳蜗装置昂贵,植入技术要求高,且术中术后短时无法判断使用效果.我院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期望值,了解耳蜗知识,掌握保护植入部件及自我护理的技能,形成良好的语训方法和习惯.

    作者:邢旭英;周彩萍;范燕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森林脑炎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60例

    森林脑炎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蜱(俗称草爬子)叮咬人体后,森脑病毒进入脑及神经组织内所引起,表现为毒血症和脑、脊髓、脑膜的炎性病变,呼吸衰竭是患者的主要死因.适时施行气管切开术来改善呼吸,效果较好.1990年5月~2001年8月共收治森林脑炎患者600多例,其中60例施行气管切开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庆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孕产妇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护理20例

    近年来,孕产妇生殖器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生殖器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发病率高,危害大的疾病,严重危害了母婴健康.现将在我院就诊分娩的20例孕产妇生殖器尖锐湿疣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血液磁极化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磁极化治疗(以下简称血磁疗)是近10年来开展的一项新的治疗技术,我院应用此技术治疗患者1 350例,效果较好.为了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并安全有效,我们应用护理程序对血磁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现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杰;王海宏;卫红;李建军;徐红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科护士的培养及使用

    我院于1998年开始进行全科护士的培养工作,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病区护理人员不足,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护理工作任务,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清;贺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称谓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

    合适而亲昵的称谓是沟通护患之间情感的桥梁.因此,对医生、护士来说,与患者交谈技巧与语言艺术是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方法,是医务人员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1].

    作者:谢爱凤;裘雅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导尿管、一次性注射器在婴幼儿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婴幼儿进行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是我科的常规操作.水合氯醛用药剂量小,用量要求准,而传统的灌肠用物主要是灌肠器、肛管等.其缺点是肛管较粗易引起患儿不适,灌肠后常导致排便,影响治疗效果,重新灌肠又给患儿带来新的痛苦.玻璃灌肠器管径粗,乳头内贮存的1 ml药液常被忽略.现介绍一种简易、准确、疗效好的保留灌肠法.

    作者:茅美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病人潜在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笔者结合文献及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血液透析病人潜在的医疗纠纷提出以下防范措施.1 医疗纠纷隐患医疗纠纷隐患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知情同意;(2)收费问题;(3)责任心与技术水平;(4)观察记录;(5)医患、护患关系;(6)医院感染.

    作者:刘芳;段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

    我们在配制注射药液时,经常遇到瓶塞碎屑阻塞针头或掉入输液瓶中的情况,若掉入输液瓶中的瓶塞碎屑不能被清除,便只能丢弃不用,因此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探索出一种较有效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碧淦;钟惠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