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华;杜文碧
1997年11月以来,我们改进了湿化器加水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用物瓶装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蒸馏水、无菌输液器( 末端外径与加水口内径相适,无头皮针)、网套、开瓶器、输液架.2 方法`采用常规输液法进行操作至排气结束.然后打开呼吸机湿化器加水口,把输液管末端插入此口,打开输液器调速夹,使蒸馏水流入湿化器至所需刻度,后关闭输液器调速夹.再次加水时,只需打开此夹.
作者:张春燕;杨春玲;赵凤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护理人员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他们不仅要具有完备的专业素质,更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有超前的意识观念,保护护理人员的生理、心理健康;作为护理人员本身要学会不断调整自身,使其达到并保持佳的身心健康状态.
作者:曲梅;张春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护理教育的多渠道、多途径的出现,以及市场经济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聘用合同护士越来越多.通过对30家医院使用合同护士情况调查,我们认为在使用合同护士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否则,从远期效果看,将会严重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
作者:许玉华;孙丽萍;韩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方法对370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发生的524例次上消化道出血的四季分布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结果四季出血发生率比较,冬季高,春季、秋季次之,夏季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出血的发生率可能与四季变化有关.提出护士在出血高发季节应加强预防护理.
作者:王肃清;习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1994年1月~2001年5月诊治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8例,并将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总结.1 临床资料1994年1月~2001年5月本科经过监护明确有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共118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3例,年龄26~92岁.其中原发病为冠心病52例,心肌病36例,QT间期延长8例,电解质紊乱5例,药物中毒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3例.经单纯药物治疗控制37例,除颤转律加药物治疗成功52例,安置ICD(埋藏式自动转复除颤器)11例,射频消融终止室速2例,经治疗无效死亡17例.
作者:包淑媚;李军;章莉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门诊就诊难1.1 门诊近40个专业科室,病人从挂号到完成就诊,少则数小时,多则二三天.就诊过程中,由于场所拥挤,病人的要求和咨询问题较多,使得候诊大厅的就诊秩序混乱.
作者:刘瑞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非语言性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重要性1.1 非语言性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护士通过语言性沟通的技巧,运用倾听、表情、眼神、仪表、姿势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护士能了解更多有关病人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
作者:赵长云;范宇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感染性结膜炎是新生儿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文献报道约有40%的婴儿感染上此病[1].为了采取更好的防治措施,我们对34例重度患儿做了眼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分析感染因素.并根据感染因素制定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发病率由原来的35.1%降至16.2%,而且无重症发病患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孟彦;王司娥;赵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病人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常常体验许多痛苦和不适,本文根据对机械通气病人感受的调研结果[1],从增加病人舒适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护理建议.1 气管导管的舒适护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常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痛苦.调研提示除有效地支撑呼吸回路外,要经常检查牙垫的位置是否得当.另外,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辅助呼吸反而感到呼吸费力的现象,如果有,要及时建议医生及早撤离呼吸机.对于长期辅助呼吸的病人,教会病人进行呼吸锻炼,树立信心,争取尽早撤机.
作者:李学兰;刘化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2001~2002年3月对18例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实施了红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有效率达90.9%.从临床效果看,红霉素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MPE效果更好.具有较其他硬化剂副作用小,胸膜反应轻的特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例,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53~74岁.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腺癌15例,小细胞性肺癌2例.本组病例均经B超或CT确诊为大量胸腔积液.10例为血性胸水,8例为淡黄色胸水.
作者:施新娟;刘淑凤;赛立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方法对1 981例门急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802例,改进组1 179例,分别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传统组阴性120例,阳性682例;改进组阴性918例,阳性252例,强阳性9例,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过敏反应均为1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的TAT皮试判断标准阳性率高,需频繁地为患者做脱敏注射,痛苦多,时间长,改进的判断标准阳性率低,注射次数少,耗时短,有利于门急诊病人的救治.
作者:黄叶莉;朱晓法;黄建萍;杨敏;王文珍;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证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因此,加强剖宫产术术中护理,能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现将我院180例剖宫产术术中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0年12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180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7岁;初产妇156例,经产妇82例;足月产166例,过期产10例,早产4例;双胞胎3例,低体重儿8例,巨大儿15例;羊水污染Ⅱ度12例,Ⅲ度18例;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0~3分2例,4~7分12例,8~10分169例;均行L2-3硬膜外持续阻滞麻醉,手术时间平均45 min.
作者:王智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WTO的加入,我们既要看到护理教育面临挑战和冲击,也不可忽视其机遇所在.这就给我们的护理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要求.现就新形势发展高职护理双语教学提出一些想法,以供各界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李伟;商磊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新生儿脐部是易感染部位,近年我科对新生儿脐带进行2次剪脐法,大大地减少了脐部感染的发生,但是脐带本身的原因或脐带结扎不当等特殊脐带,按传统方法剪脐极易并发脐出血,或剪脐不彻底,造成潜在的脐部感染的危险.本科1年多来,对特殊脐带采用腹前壁按压下剪脐,配合50%三氯乙酸局部烧灼,减少脐出血和脐残留,进一步降低脐炎的发生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希秋;陈水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于发病第5天已下床活动[1]. 而且有结果表明,这一方案并不增加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加快患者体力及心理状态的恢复,提高以后的生活质量[2]. 我国目前多数医院,主要是基层医院AMI患者仍卧床3~4周.本文介绍56例无主要合并症AMI患者于发病第4天下床活动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作者:范巧珍;邱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患者可表现为轻微外伤或手术后严重出血,而合并眼外伤出血不止较罕见.我们曾收治1例因第Ⅷ凝血因子缺乏外伤后眼眶出血不止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宗美;孙时英;李顺利;冯雪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金黄纱条、生肌橡皮纱条抑菌效力、热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2种纱条分别在灭菌前、后进行体外抑菌效力的耐热实验和将2种纱条各自分为灭菌组、开启使用组、未灭菌组,应用细菌学定性、定量实验方法,确定中药纱条的抑菌效力在延长纱条的有效使用期限、保存期限中的作用.结果中药纱条具有抑菌作用,可以延长纱条的有效使用期限、保存期限,并且这种抑菌作用不受热压的影响.
作者:张露凡;刘伟民;董承超;李新;李平;康淑荷;王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虽然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个体的气质相对稳定并具有延续性,但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家庭因素的影响,气质特征也可以发生变化[1].本研究利用住院期间便于连续观察和护理的有利条件,就诸多家庭因素中的父母素质因素对慢性疾病患儿气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患儿及家长气质和素质的不同,分别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以期有利于患儿向优良气质特征转化和疾病的康复.
作者:林茂英;洪新如;任榕娜;徐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在疾病治疗的同时常被视为治疗方法之一.临床营养支持有肠内与肠外两大类,肠内营养的大优点是有食物通过肠道,有助于改善门静脉系统循环,改进空肠的功能,特别是肠道的血液灌注与氧的供给,增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利于肠黏膜的渗透性,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谭懿;童玛玲;白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鼻胃管置入法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虽大部分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常规的鼻胃管置入法已不能满足清醒病人、昏迷病人、特殊病人的置管需要.因此,对鼻胃管置入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现就不同患者鼻胃管置入法进行综述.
作者:王秀华;杜文碧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