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及预后探讨

虞敬国

关键词: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密度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及其预后.方法选择出生后3~10d有临床症状的患儿作第1次CT检查.选取颅脑内有异常改变的患儿78例.分别作多次CT复查,并均摄取15至20幅图像存档.结果HIE病灶范围广,伴出血预后差,病灶密度低,发生后遗症机率高.结论CT检查对HIE病灶范围、密度、有否合并颅脑出血及预后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估.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在精索静脉曲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诊断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16例螺旋CT多期扫描,对静脉期横断位睾丸外缘血管增粗病例进行三维血管重建.重建方法采用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法(SSD).结果16例中有11例左侧睾丸、精索静脉曲张,2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其中2例见结节样扩张的静脉,1例伴附睾炎.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对睾丸、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明确曲张静脉的范围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晓;沈小勇;卞颖飞;宣浩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T引导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价值.方法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下直接定位,后经颅骨钻孔、引流行尿激酶溶解术,并进行定期CT随访观察.结果49例存活,7例死亡.出院后6个月随访总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9例,Ⅱ级13例,Ⅲ级14例,Ⅳ级5例,Ⅴ级8例.结论CT引导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叶鹏;朱岩湘;姚杰;邬剑宏;柯雅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宫颈病变.方法对656例轻度以上宫颈糜烂、有接触性出血的门诊患者及本人自愿要求检查者宫颈行TCT检查分析.结果656例患者TCT检查结果,宫颈病变发生率达75.76%.其中良性细胞改变320例(占48.78%),宫颈上皮内病变177例(占26.98%),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率31~40岁为高发年龄阶段,20~30岁为第二高发年龄阶段.结论宫颈疾病趋向年轻化,发病率高,新柏氏TCT系统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测率及准确性.

    作者:沈秀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双额叶脑挫裂伤30例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30例患者根据GCS评分治愈20例、中残3例、重残4例、死亡3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突然,密切的病情观察,动态复查CT及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刘见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肠套叠26例误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方法对26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18例行空气灌肠,成功11例,成功率61.1%;1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坏死肠段切除,本组痊愈25例,死亡1例,因伤口裂开及水电解质失衡、多脏器衰竭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不典型病例应耐心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腹部并行肛门指检,必要时行B超或空气灌肠,可减少误诊.

    作者:毛春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DE-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52例临床拟诊为肾动脉狭窄者行3D DCE-MRA检查,15~20ml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经肘静脉快速注射后,采用3DFLASH序列在一次屏气时间内对肾动脉进行冠状位信号采集,将所获得的原始图像行大信号投影(MIP)重建.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3级评价.观察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对肾动脉狭窄显示情况.结果52例图像质量均达到优良,肾动脉显示满意.其中肾动脉正常89条,肾动脉狭窄24条,共113条.结论3D DCE-MRA合理的成像技术和综合的图像分析,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的狭窄部位和程度作出可靠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希松;吴渭贤;张露钢;毛明香;刘敏;俎德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县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些思考

    众所周知,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以病人为中心的本质,首先应体现在以质量为核心的诊疗全过程中.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改革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也是医院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作者根据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十余年来的实践,提出提高县级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些思考与同道商榷.

    作者:徐文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损伤与血清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肝组织损伤程度与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50例慢性乙肝病例的肝活检及血清学指标资料,按病理分级分期分为4组,比较肝组织损伤程度与血清学的关系.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功能中的ALT和AST相关(r=0.666和r=0.655),与Alb无相关(r=0.273).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纤维化指标HA、PC-Ⅲ和Ⅳ-C相关(r=0.528、r=0.458和r=0.387),与LN无相关(r=0.206).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HBV DNA含量无相关(r=0.220).结论肝组织损伤与血清学ALT、AST、HA、PC-Ⅲ和Ⅳ-C相关,与HBV DNA含量无相关.

    作者:黎新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欢迎订阅《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源性溃疡36例诊治分析

    目的提高对肝源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认识,及其在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所占地位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5例中,确诊肝源性溃疡的36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及出血部位,并予奥美拉唑针(40mg/次,2次/天)加内镜下止血综合治疗.结果肝源性溃疡占本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1.8%,36例患者综合治疗获止血者31例,有效率为86.1%,死亡1例,死亡率为2.78%.结论肝源性溃疡是构成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综合治疗止血率较高,死亡率较低.

    作者:徐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症和转移瘤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症和转移瘤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局麻后,在C形臂X光机透视监控下进行经皮椎弓根穿刺,针尖在椎体中部即停止进针,用碘必乐行椎体造影,后用螺旋加压器将调制好的骨水泥注入椎体.结果骨质疏松症8例(病椎11节)、转移瘤5例(病椎16节)27节病椎中26节手术成功,术后2个月以上随访,病椎部位疼痛基本消失10例,疼痛减轻3例,其中1例胸4椎体穿刺后出现胸前壁剧痛和穿刺同侧下肢麻木,均经保守治疗1周症状消失.结论PVP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症和转移瘤,能够凝滞病变、强化椎体、缓解疼痛,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微创技术.

    作者:张东泉;王炜;吴陈兴;徐石峰;江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冠心病女性住院患者56例,与同期的冠心病男性住院患者100例进行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CAG)对照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较低(P<0.01),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且TET假阳性组ST段下移持续时间、幅度均显著少于真阳性组(P<0.01),ST段下移导联数也显著少于真阳性组(P<0.01).结论女性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平板运动试验特异性和准确性较低,诊断意义较男性小,应结合其它相关指标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钱跃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间质细胞瘤2例报告

    胃间质细胞瘤临床较为少见,本院收治2例并进行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延年永青胶囊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灵芝多种提取物、人参、维生素E为原料开发和研究延年永青胶囊.方法采用果蝇生存试验,大鼠抗氧化试验等研究抗衰老作用.霍恩氏法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天喂养等毒理试验.结果延年永青胶囊能明显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平均高寿命,能明显降低MDA含量,增高血中SOD活力.延年永青胶囊急性毒性属无毒类,无致突变作用,30天喂养结果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无作用剂量为4.0g/kg体重.结论延年永青胶囊具有延缓衰老的功能,无毒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郑磊;王茵;张中建;来伟旗;陈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应用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32例ACS患者(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除用ACS常规治疗外加用氟伐他汀80mg,每晚口服,对照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阿斯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ACEI;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不溶栓,其余同STAM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R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RP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伐他汀在ACS患者中早期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浆CRP水平.

    作者:朱学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11例报告

    目的探讨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用手助式腹腔镜技术完成脾切除术11例,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3例,脾多发性囊肿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短,失血少,无并发症.结论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有利于腹腔镜技术在脾脏疾病中的推广.

    作者:金弢;韩石平;高国栋;司马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先天性腹内疝1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腹内疝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有关临床资料.结果8例术前未明确诊断,本组均行急症手术,其中7例肠坏死予以肠切除,余3例复位成功.结论X线腹部平片对本病诊断有提示作用.如高度怀疑本病,应急诊剖腹探查.

    作者:罗斌;王世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3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PKRP治疗BPH93例,随访1~9个月.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输血和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症状均有改善,大尿流率由术前2.6~6.5ml/s上升至术后1周的9.1~27.2ml/s.结论PKRP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易学习掌握.

    作者:朱建龙;鲍文朔;周剑荣;陈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肠道癌CD44v6表达与其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组织CD44v6的表达与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12例胃肠道癌CD44v6的蛋白表达.结果胃肠道癌组织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不同临床病理分期、浆膜浸润、明确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微转移和远处转移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不同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组织分化程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癌组织CD44v6高表达与肿瘤浸润和转移正相关,CD44v6可作为一种评估胃肠道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标志物.

    作者:朱杨丽;杨幼萍;林曦;李威;张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尼美舒利对烧伤患者镇痛解热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胶囊对烧伤患者创面疼痛及换药后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观察100例烧伤患者262例次口服尼美舒利胶囊后疼痛程度变化、换药后畏寒、发热反应发生率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口服尼美舒利胶囊后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0.8%,抑制换药后发热反应有效率为75.3%,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尼美舒利能有效控制烧伤创面及换药后与植皮后疼痛,并能缓解烧伤换药后的发热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朱婉红;芦芳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