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消痔灵局部注射治疗顽固性鼻后部出血的疗效观察

姜义道;万俐佳;王钦;熊欣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 鼻出血, 消痔灵注射液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消痔灵局部注射治疗鼻后部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鼻后部出血患者经表面麻醉,鼻内镜下局部注射消痔灵.结果:1次性治愈35例,2次性治愈8例,2例经碘仿纱条填塞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消痔灵局部注射治疗鼻后部出血治疗方便,病人痛苦小,治疗效果好.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疾病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现代腹腔镜技术诊治妇科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02年以来有腹腔镜手术适应征,经济条件允许的54例妇科疾病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并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54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异位妊娠26例,卵巢肿瘤10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8例,不孕症6例,子宫肌瘤8例,(其中合并两种疾病4例).仅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可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腹手术,将会被广大妇科医师和患者接受.

    作者:蔡银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一种髋部外伤,随着交通的发达,青壮年的发生率也有提高.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一直是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难题.我院自1997年3月~2003年5月应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易洋;佘斌兵;张恒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半乳糖凝集素PPL13在人胎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原位杂交法检测PPL13在人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用DIG标记的PPL13有义RNA探针及反义RNA探针与胎盘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反义RNA探针杂交标本显色3h,显微镜下可见胎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出现棕色沉淀物,滋养层细胞中未见棕色沉淀物;而有义RNA探针杂交标本显色24h仍无棕色沉淀物出现.结论:PPL13在人胎盘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提示PPL13可能与胎盘的屏障作用有关.

    作者:刘华;王曙;杨泉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胃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研究p27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27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36.8%,无脉管侵犯病例p27表达高于有脉管侵犯病例,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低表达、有脉管侵犯、肿瘤直径≥4cm这3种因素与胃癌的不良预后有关.结论:p27蛋白表达为判断胃癌组织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作者:赵洋;崔永兴;郭华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羟基脲致过敏性药疹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10岁.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2月来就诊.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予口服羟基脲0.5g,每日3次.3d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并出现全身出血性皮疹,皮疹为0.5~1.0cm直径大小,分布广泛,稍高于皮肤,圆形或椭圆形,鲜红色,压之不褪色,表面有抓痕.予塞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

    作者:张海锋;张吕胜;田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消痔灵局部注射治疗顽固性鼻后部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消痔灵局部注射治疗鼻后部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鼻后部出血患者经表面麻醉,鼻内镜下局部注射消痔灵.结果:1次性治愈35例,2次性治愈8例,2例经碘仿纱条填塞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消痔灵局部注射治疗鼻后部出血治疗方便,病人痛苦小,治疗效果好.

    作者:姜义道;万俐佳;王钦;熊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余弦模型分析产妇分娩人数的季节性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常有不少现象是以方向或时间来度量的,如发病时间、人口出生、死亡时间等,这些量的特点是有周期性.余弦曲线是周期现象的简单模型,可用于对时间呈周期现象的圆变量资料进行分析,本文试用该方法对以往年份产妇分娩人数的资料进行季节变动分析.

    作者:蔡闽;李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及其材料的研究进展

    临床治疗骨折的传统内固定物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内固定物的不足主要是与骨组织力学性能不匹配,用于骨折内固定时过高的刚性引起的应力遮挡作用易导致骨质疏松、骨萎缩或二次骨折,且受损骨骼可以负重后,还需再次手术取出;其次是生物相容性差,金属在体液环境中会因溶蚀产生有毒物而引起组织刺激反应.

    作者:涂献玉;高林;邓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缬沙坦对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合成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缬沙坦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观察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观察LPS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6的时间及剂量效应.结果:LPS刺激单核细胞IL-6合成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10μg·L-1LPS诱导IL-6合成开始的时间是2h,在24h达高峰,其峰值是1654±765ng·L-1.缬沙坦(10-6mol·L-1~10-3mol·L-1)不能抑制10μg·L-1LPS诱导的单核细胞IL-6合成.结论:缬沙坦并不适用于抗细胞因子治疗,缬沙坦主要不是通过抗炎效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陈学军;李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I&Q系统对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治疗作用的监测

    目的:近红外光光谱技术监测颈部鳞状细胞癌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I&Q(同步或正交相位)检测系统来跟踪监测颈部癌肿病人的血氧含量.结果:现今临床采用的放疗和化疗方法都能改变肿瘤组织内血和氧含量,结论:I&Q系统则可以定量地检测组织的生物特性的变化.

    作者:张俊;涂涛;ULAS Sunar;ALEX Kilger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68例肺癌介入治疗的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支气管肺癌进行动脉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268例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穿刺插管,对患侧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在明确诊断与观察病变部位血管结构等以后,经导管灌注联合化疗药物.结果:通过介入化疗药物治疗,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各种肿瘤敏感性药物联合使用,使其细胞毒性作用协同,而副作用不增加.在近期疗效达71%.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术是通过导管选择性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以达到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体循环和正常组织的药物分布,使全身的副作用降低.因此,介入治疗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爱国;周忠泉;涂秋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108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为柯萨奇病毒A16感染,以小儿多见,可见散发或流行,严重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本文就我院自2001年4月~2003年9月收治的108例手足口病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王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湖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网络的建立及其效果评估

    目的:及时掌握SARS疫情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交通监测点、留验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监测点共29039个,覆盖率84.76%;建立省、市、县、乡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共1773个.结果:全省疫情报告SARS确诊病例7例、疑似SARS病例32例,均由发热门诊发现,发现率100%,及时发现率94.87%(37/39).结论:发热门诊可迅速对SARS病例进行初诊、隔离和组织专家排查,有效地阻断传染源扩散,应作为今后控制SARS的常规措施;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作为今后防治SARS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瑜;张险峰;袁方玉;叶建君;詹发先;陈红缨;左胜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奥硝唑嗽口液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目的:制备奥硝唑漱口液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拟订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含量.结果:奥硝唑在6.0~18.0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0.03675C+0.110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84%,RS=0.396%.结论: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汉林;蒋学斌;徐传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牙科铸造合金与口腔组织的生物性反应

    牙科铸造合金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过去20年中,随着治疗要求提高,新型牙科合金飞速发展,其成分和种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关于这些合金的生物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就此综述牙科铸造合金与口腔组织的生物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46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及临床情况的变化.结果:46例中,好转44例(96%),患者PaO2、SaO2明显上升,RaCO2明显下降,临床情况改善;1例因病情加重改为有创通气;1例昏迷加重拒绝插管而死亡.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衰疗效肯定.

    作者:马家兰;李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胶艾汤对实验性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胶艾汤对动物出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以15g/kg连续灌胃给药5d,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家兔以1.5g/kg连续灌胃7d后,耳静脉取血测其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以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结果:胶艾汤能明显缩短断尾小鼠出血时间(P<0.01);能明显缩短家兔凝血时间(P<0.01)、凝血酶原时间(P<0.05)、血浆复钙时间(P<0.05)和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P<0.01).结论:胶艾汤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其止血作用机制可能与促凝血因子生成和抑制纤溶系统的活性有关.

    作者:李祥华;王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ARS患者免疫系统的变化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ute respiratory syndyome,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引起的多器官、多组织损伤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3],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已成为SARS基础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SARS-CoV导致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变化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边藏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3年6~10月采用咪唑斯汀(皿治林,mizolastine,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忠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对判断急性脑血管病高血糖状态原因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34例血糖增高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糖化血清蛋测定.其中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13例,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4.72±1.36mmol/L,与正常对照组(血糖化血清蛋白1.67±0.43mmol/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无糖尿病脑血管病21例,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2.03±0.47m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的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血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对急性脑血管病血糖增高的原因进行鉴别.

    作者:谭祥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