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胃淋巴瘤15例临床分析

沈亦麟;费蓓芬

关键词:原发性胃淋巴瘤,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原发胃恶性淋巴瘤, lymphoid tissue, 胃恶性肿瘤, 结外淋巴瘤, 组织形态, 治疗反应, 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 淋巴结
摘要:在结外淋巴瘤中,原发胃恶性淋巴瘤(PGML)所占比例高.发病情况各家报道不一,约占胃恶性肿瘤3%~5%[1].其中绝大部分为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但在组织形态、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各方面均与淋巴结发生的淋巴瘤不同.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活性铅中毒18例临床分析

    铅中毒近几年临床报道较少,而且容易误诊,漏诊.本院从1999年1月至2002年4月共诊治铅中毒患者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陈良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我院于2000年6月~2001年7月先后为23例冠心病人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池佩新;梁亚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报告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后,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不但不能使其原有症状及体征缓解反而加重,部分病人可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本文就两院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间收治的1848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手术后9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报道如下.

    作者:金玉贵;张涛;王贵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肺活检48例分析

    纤支镜检查对于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腔内型)的敏感性达92%~96%,但对肺部周围性病灶敏感性仅为25%~78%[1].尽管可通过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弥补不足,但仍有较多的周围性病变不能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吕晓东;刘加良;陈圣光;施云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尿酸与脑梗塞的关系探讨

    高尿酸血症常合并有高血脂症、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2],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多年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而血尿酸与脑梗塞(CI)的关系,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不多,也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尿酸与CI的关系.

    作者:厉永伟;李锋;卢益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饮食指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因饮食不当致吸人性肺炎,严重者甚至因窒息而危及生命.我院对1999年2月至2002年2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及家属予饮食指导,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肝病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临床分析

    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发展至中晚期常伴有门脉高压的表现,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脾大等.本文旨在分析门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程度与门静脉直径(MPV)、脾静脉直径(SPV)、脾短径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海华;章和琴;沈月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简化选迷切加半胃切除加毕Ⅰ式吻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简化迷切+毕Ⅰ式吻合(RSV+H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3~2000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RSV+HG100例(62.5%),常规胃大部分切除+毕Ⅰ式吻合(SG)60例(37.5%).随访7年,比较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及Visick分级.结果RSV+HG组在倾倒综合征、溃疡复发率与SG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SV+HG组返流性胃炎、营养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和2%,SG组分别为30%和2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96%的RSV+HG组病人Visick分级达到1~2级,其中70%为1级.而SG组术式病人Visickl级为43%,与RSV+H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SV+HG可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满意的远期疗效,是一种治疗DU的简单有效,合理可行的理想术式.

    作者:林乃弓;封光华;贾忠;杨祺俊;夏金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垂体腺瘤的CT及MRI诊断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是常见的鞍区肿瘤.本文报道1995年7月~2001年5月间CT及MRl诊断垂体腺瘤35例,就其检查技术与诊断作初步探讨.

    作者:赵年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凝钩在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我院应用微小切口(2.5~3cm)胆囊切除术96例,术中将电凝钩、平头电凝棒、带冷光源S形窄小拉钩、两用细管吸引器同时使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宗龙;金春荣;张忠跃;沈金银;刘德强;戴诚达;张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脾切除术后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发生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腹部体征及临床上对该症认识不足,往往使得该并发症不能及时发现和诊治,导致出现广泛性的肠坏死、穿孔,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作者:韩德荣;王美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T管拔除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专业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对胆管切开后胆漏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T管拔除后的胆漏也并不少见,本文收集我院1986年1月~2001年12月拔T管后胆漏26例对其产生原因及防治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信富;童波;孟利伟;唐黎明;徐关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开窗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但按常规方法治疗容易复发.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6月采用微波开窗技术对16例耳廓假性囊肿病例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转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回肠末端肠壁增厚及周围淋巴结肿大对诊断伤寒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由于伤寒菌株的变异、抗生素的早期应用、人群免疫力的提高,增加了早期诊断伤寒的困难性.我院1994年1月~1999年6月共收治伤寒病人180例,在人院前、后作B超腹部回盲部探查,其中回盲部肠壁及回肠末端肠壁增厚≥3mm,及其周围淋巴结肿大156例,占86%.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伟林;朱秀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状况.方法以动态心电图中的时域分析(HR、SDNN、Index、SDANN、rMSSD、PNN50)、频域分析(能量谱)等各项指标对11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和11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心肌重构者的24小时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P<0.01).结论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作者:陈馨亮;陈晓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芦荟制剂润肠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芦荟制剂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动物实验观察芦荟制剂不同剂量(1000mg/kg、333mg/kg、167mg/kg)对小鼠便秘模型的通便效果.结果芦荟制剂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加墨汁推进率、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增加6小时排便量.结论芦荟制剂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作者:张中建;阎小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移位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移位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8例不同类型移位髋臼骨折按不同人路分别用加压螺钉、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股骨髁上骨牵引3~6周,去牵引后床上关节功能锻炼1周,然后扶拐下地逐步负重行走.结果38例X线片复查,34例达解剖复位,4例达满意复位.所有病例随访1~5年,评定关节功能(d'Aubigner 6分法)和X线片表现(Epstein标准)优良32例,3例表示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变形致密增生.1例复合伤髋关节功能差.2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恢复差.结论髋臼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尽可能使骨折移位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牵引有助于关节囊的修复及减轻髋臼或股骨头压力,减少股骨头坏死.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防止关节内外粘连,促进关节软骨愈合及关节内磨造塑形.

    作者:林平;陈中;曹扬;吴恙;邢进峰;倪东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17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处理的质量有密切关系,本文对117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旨在找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舜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65例T2DM并脂肪肝患者与86例T2DM无脂肪肝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并脂肪肝患者较无脂肪肝患者ISI、高密度脂蛋白降低,FINS、BMI、TG升高.结论T2DM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IR、脂代谢紊乱和超重.防止高胰岛素血症,减轻IR,维持正常脂质代谢,对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干正琦;沈更新;金惠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50例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以往常用H2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H2受体阻滞剂抑酸作用较弱,对一些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疗效差.近年来,各种质子泵抑制剂相继问世,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更加显著[1].

    作者:丁秋龙;徐亦益;陈平;陈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