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双媚;孙晓南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是通过建立黏膜下隧道作为手术操作通道,使用内镜技术切除黏膜下肿瘤.该技术起源于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其主要优点是切除黏膜下肿瘤的同时保持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1-2].与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和内镜全层切除术相比,STER可减少消化道漏的形成及术后继发感染的发生.本院内镜中心应用STER为1例贲门黏膜下巨大梭形肿块患者行内镜下肿块切除,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34岁.2017年2月23日于本院消化内科就诊,胃镜检查见一处贲门黏膜下隆起(图1a箭头所示);增强CT检查示贲门处占位,考虑间质瘤可能大(图1b箭头所示).拟行STER,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告知可能风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接受内镜手术,内镜灌注气体使用二氧化碳.首先内镜下找到病灶所在,于病灶上方5cm左右,用Hook刀切开黏膜并建立黏膜下隧道(图2a,见插页).经黏膜下隧道逐步完整剥离肿块,并从黏膜下隧道取出(图2b、c,见插页).肿块切除后可见一手术创面(图2d,见插页).止血满意后,使用钛夹缝合夹闭隧道入口(图2e,见插页).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术后禁食24h.手术顺利完成,完整剥离肿块后,分块从黏膜下隧道取出,大小约1.5cm ×11.0cm (图2f,见插页).手术时间150min左右,术中出现皮下气肿,无气胸或隧道内大量出血.皮下气肿经保守处理完全恢复.术后第1天WBC 13.2×109个/L,有低热.
作者:余光;王国祥;王宏刚;祝旭清;缪杨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8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OX9、RUNX1表达情况,分析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SOX9与RUNX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OX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RUNX1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不同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侵及浆膜、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的患者直肠癌组织中SOX9高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TNM分期、血癌胚抗原(CEA)水平、有无侵及浆膜、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的患者直肠癌组织中RUNX1高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RUNX1均高表达13例,均低表达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呈负相关(rs=-0.54,P<0.05).结论 SOX9、RUNX1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临床上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情况,为结直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于雷;蔡相军;张一鸣;徐国帅;刘洪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乙肝相关ACLF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其中采取DPMAS模式40例、PE模式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TBil、肌酐(Cr)、总胆汁酸(TB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TNF-α、IL-6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观察不良反应,计算3个月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TBil、Cr、TBA、INR、TNF-α、IL-6水平及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TBil、Cr、TBA、TNF-α、IL-6水平及MEL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TBil、TBA、TNF-α、IL-6水平为DPMAS组低于PE组(均P<0.05),MELD评分为DPMAS组高于PE组(P<0.05).DPMAS组治疗前后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治疗后INR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DPMAS组(P<0.05).DPMA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E组(P<0.05),3个月患者存活率高于PE组(P<0.05).结论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ACLF的疗效优于PE模式,且治疗过程中不使用血浆,可作为临床早期患者的优先选择.
作者:刘春涛;武瑞;俞海燕;刘寿荣;傅晓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CMF)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软骨性肿瘤,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04%,良性骨肿瘤的2.31%[1].笔者对本院收治的1例CMF影像学表现作一总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戴锡烽;张亮;杨建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的相关数据,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人群与HPV阴性宫颈癌人群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相关免疫基因的变化.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收集宫颈癌患者137例及相关数据信息,分为HPV阴性宫颈癌组和HPV阳性宫颈癌组.利用EdgeR计算分析所有样本的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寻找两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利用基因本体(GO)对表达差异的基因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利用RNA-Seq及拷贝数变异等数据,对MMP家族相关免疫基因进行分析;利用Kaplan-Meier分析评估MMP家族免疫特征基因对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通过EdgeR计算分析发现,两组之间有2368个基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有823个基因表达上调,1545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GO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反应通路上.MMP家族3个免疫基因的变化在拷贝数变异和mRNA表达上相关联,当基因的拷贝数扩增时,mRNA表达相应上调,反之亦然.MMP-1、MMP-3、MMP-13基因对HPV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与HPV阴性宫颈癌患者相比,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有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通路上,其中免疫基因MMP-1、MMP-3、MMP-13的mRNA表达与拷贝数变异类型相关联;有多种免疫通路上的基因都会影响MMPs家族免疫基因的改变,从而诱发癌症.
作者:吴椒虹;马必东;陈育梅;陈新艳;吕杰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和肠外组(单纯肠外营养)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一般情况、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后第7天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耐受、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肠外组(均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予营养支持后,联合组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肠外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变化均不明显(均P>0.05).营养支持后,联合组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水平均明显高于肠外组(均P<0.05).结论 与单纯肠外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能促进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作者:谌步云;吴杏梅;张鸿光;余伟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多导睡眠监测(PSG)相关参数,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272例中重度OSAHS患者的EDS,根据ESS将患者分为有EDS组(ESS>10)和无EDS组(ESS≤10),比较两组夜间低氧和睡眠结构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EDS组95例,无EDS组177例,两组ESS分别为14±3和6±3.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0±21.0 vs 54.7±17.7,P>0.05);EDS组夜间低血氧饱和度较无EDS组更低[(63.1±15.8)%vs(67.5±14.0)%,P<0.05],夜间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IT90)较无EDS组更高[(39.3±30.5)%vs(28.2±25.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IT90是OSAHS患者EDS的独立影响因素.两组间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ODI)和睡眠结构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有EDS的中重度OSAHS患者较无EDS的患者夜间低氧程度更重,且夜间低氧是中重度OSAHS患者ED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邵川;董肖琦;陈益女;张亮;屠金晶;余碧芸;汤耀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巨噬细胞是慢性炎症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其中活化的M2亚型分泌一系列炎症因子,参与炎性微环境的调节,也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后浸润在肿瘤组织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能维系肿瘤微环境,促进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加速肿瘤上皮间质化进程,有利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表达不同表面抗原的TAMs对肿瘤临床预后的影响不尽相同,靶向TAMs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可能是有希望的抗肿瘤手段.本文将从TAMs介导的微环境入手,对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简述,并探讨靶向TAMs防治肿瘤的可能性,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一个思路.
作者:孙艳;潘文胜;张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影像尿动力学(VUD)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3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VUD检查(包括自由尿流率测定、膀胱充盈期、排尿期功能测定、同步影像显示等),并分析检查结果,以明确引起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病因.结果 根据VUD分析结果,103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患者的病因主要有3类:(1)膀胱出口梗阻78例,其中合并逼尿肌过度活动39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4例(排尿期逼尿肌收缩良好3例,逼尿肌无反射1例);(2)膀胱脱垂15例(包括中央型11例、外侧型4例),合并逼尿肌过度活动3例;(3)尿道憩室10例,伴憩室结石1例.结论 VUD检查有助于明确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峰;俞丽婷;徐哲丰;徐胜利;徐庆康;翁志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舒尼替尼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4周治疗组、8周治疗组、对照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3组大鼠用木瓜蛋白酶建立KOA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不给药;4周治疗组大鼠灌胃舒尼替尼1mg·kg-1·d-1,持续4周;8周治疗组大鼠灌胃舒尼替尼1mg·kg-1·d-1,持续8周;对照组大鼠按1ml/kg灌胃0.9%氯化钠溶液,持续8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关节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33、IL-6表达水平.结果 4组大鼠关节液VEGF、IL-33、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4周治疗组、8周治疗组大鼠关节液VEGF、IL-3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8周治疗组明显低于4周治疗组(均P<0.05);8周治疗组大鼠关节液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周治疗组(均P<0.05),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尼替尼能有效降低KOA大鼠关节液VEGF、IL-6、IL-33表达水平,较长时间用药效果更好.
作者:吴柯;王金杰;庄汝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设计与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015年6至12月应用医院通用SBAR交接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345例神经外科患者),同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设计出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2016年3至8月应用该表执行术后交接工作(351例神经外科患者).比较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与医院通用SBAR交接单时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规范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记录完整率.结果 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时,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规范事件发生率为0.0%、2.8%,分别低于应用医院通用SBAR交接单时的2.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记录完整率为81.2%,明显高于应用医院通用SBAR交接单时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后,护理不良事件和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记录完整性明显提高,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许欣;黄青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CHF-CPF)入路在三叉神经痛(TN)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至12月经小脑上外侧(SC)入路行MVD的78例原发性TN患者为A组,2018年1至6月由同一位主刀医师经CHF-CPF入路行MVD的84例原发性TN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切断岩静脉主干或属支的比例、打开硬脑膜至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所需时间、显微镜或手术床调整次数、小脑挫伤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结果 B组患者术中切断岩静脉主干或属支的比例明显低于A组,显微镜或手术床次调整数少于A组,术中小脑挫伤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CHF-CPF入路用于TN患者的MVD中,能减少对岩静脉及小脑的损伤.
作者:王鼎;沈永锋;杜垣峰;杜权;俞文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父母小组培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诊断为ADHD且就诊前未接受过治疗的3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父母小组培训)178例和对照组(父母门诊简单宣教)172例.对父母干预后,两组患儿均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口服治疗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父母对ADHD、药物治疗的认识及亲子互动状况,并比较两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比例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父母对ADHD、药物治疗的认识及亲子互动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父母对ADHD、药物治疗的认识及亲子互动状况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的比例为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P<0.05);药物治疗依从率为94.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 父母小组培训有助于提高父母对ADHD及药物治疗的认识,增进亲子互动,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杜香菊;程霞;张文武;程芳;胡珍玉;汪贝妮;胡莎莎;胡长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行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固定,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法).结果 术后随访15~27(20.6±3.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情况良好,骨折愈合时间70~105(84.0±9.1)d.本组患者均无髓内钉断裂或退钉、拉力螺钉切割、钢缆松动或脱落、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4%.结论 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既能发挥髓内钉的生物学特点,又能通过有限切开钢缆固定完成良好的复位,具有微创、固定坚强、并发症少、恢复良好等优势.
作者:戚记伟;李强;刘俊生;全仁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降钙素原(PCT)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MP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0例胸腔积液(均经病原学或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PE 43例,良性胸腔积液(BPE)47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PCT及D-二聚体水平,并评价上述指标单项及多项联合检测对MPE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BPE组比较,MPE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较低(P<0.05),血清及胸腔积液D-二聚体水平均较高(均P<0.05),胸腔积液CEA水平亦较高(P<0.05).MPE组患者胸腔积液CEA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样本,BPE组患者胸腔积液PCT水平明显低于血清样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E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BPE组(P<0.05).用于诊断MPE时,血清3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胸腔积液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约登指数、符合率均高;根据AUC确定单项指标的佳诊断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效能均较好;3项联合检测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进一步提高,且胸腔积液好于血清样本.结论 血清及胸腔积液CEA、PCT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MPE的诊断效能较好,且胸腔积液好于血清样本.
作者:吕宇克;陈银巧;徐象威;朱佩祯;张鹏海;徐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9Fr长鞘配合记忆合金圈套器回收Cook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按计划实施Cook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51例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均因接受血栓清除手术而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其中回收时采用Cook MReye滤器回收系统者20例(常规回收技术组),9Fr长鞘配合记忆合金圈套器者31例(长鞘+圈套器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滤器存体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滤器回收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长鞘+圈套器组与常规回收技术组滤器回收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鞘+圈套器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常规回收技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滤器存体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滤器回收失败,下腔静脉破裂、残余狭窄或附壁血栓,穿刺部位并发症、肺动脉栓塞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9Fr长鞘配合记忆合金型圈套器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王林君;董阳民;王松茂;蒋焕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经血行途径引起心内膜、心瓣膜、临近大动脉内膜感染,并伴赘生物形成,但部分患者无明确的细菌进入途径可寻.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感染,并发IE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极易漏诊、误诊.本文对1例肝硬化合并IE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作一报道,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彭昱;贾红宇;肖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尽管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及术前同步放化疗能明显降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但仍存在远处转移的风险,这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内科治疗是全身治疗的重要方法,在直肠癌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从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以及全程规划等方面分别阐述直肠癌的内科治疗.
作者:应杰儿;韦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18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66例,开腹组81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及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前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伴有基础疾病、术前30min~2h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吸烟史、饮酒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住院时间、腹部手术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9%,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7.2%(P<0.05);其中下呼吸道、表浅/深部切口、腹腔、尿路等部分感染发生率均为腹腔镜组较低(均P<0.05),而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尤其是下呼吸道、表浅/深部切口、腹腔、尿路等部位感染.
作者:贾磊;陆锦琪;金建文;蒋红钢;朱奕;陈亮;马燮峰;张绮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Be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Toll样受体4(TLR4)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mDC;加入HBeAg体外刺激,经脂多糖(LPS)刺激获得成熟mDC.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MTS法检测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培养至第9天,HBeAg刺激组TLR4、NF-κB相对表达量为0.12±0.01、0.75±0.1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27±0.03、1.20±0.13(均P<0.05).在DC/淋巴细胞比例为1:5、1:10、1:20的反应中,HBeAg刺激组刺激指数为2.93±0.05、2.56±0.19、1.44±0.09,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83±0.05、3.57±0.35、2.13±0.11(均P<0.05).结论 HBeAg抑制mDC TLR4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减弱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作者:燕飞;汤永志;朱坚胜;朱敏;陈华忠;刘均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