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颌下腺导管癌的CT表现

刘永健

关键词:癌, 颌下腺, CT
摘要:目的了解颌下腺导管癌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2例颌下腺导管癌患者的CT检查表现,归纳肿瘤的大小、边界、数目、形态、密度、强化方式、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等特征.结果12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右侧8个,左侧4个.肿瘤大径1.8~7.2(3.5±0.6)cm;病灶呈类圆形3例,不规则分叶状9例;病灶侵犯大部分或整个颌下腺7例,侵犯部分颌下腺5例;边界清晰3例,边界不清9例,其中病灶侵犯颌下腺周围深筋膜4例,侵犯皮肤3例,包绕下颌骨2例;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8例,混杂密度4例;病灶内见钙化者8例;病灶呈实性3例,囊实性9例;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7例,其中2例病灶内见增粗迂曲的血管影,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7例.结论CT表现为边界不清伴有钙化,强化明显,容易坏死的颌下腺肿块及伴有颈部Ⅱ区环形强化的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颌下腺导管癌的诊断.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噬在肝癌中的双面性作用及自噬调节剂用于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一种重要的分解代谢过程,通常由饥饿或其他形式应激引起.研究表明,自噬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自噬被认为是双刃剑,关于自噬抑制或促进肝癌发展的研究均有报道.本文主要就自噬在肝癌中的双面性作用,以及自噬调节剂用于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单钰莹;陆才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肝星状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人肝星状细胞LX-2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肝星状细胞LX-2条件培养基(HSC-CM)与肝癌SMMC-7721细胞共培养,设为HSC-CM组;人正常肝细胞LO2条件培养基(LO2-CM)与肝癌SMMC-7721细胞共培养,设为LO2-CM组(阴性对照);1% FBS培养基与肝癌SMMC-7721细胞共培养,设为1% FBS组(空白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3组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培养48h后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SC-CM组、LO2-CM组、1%FBS组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PCNA、VEGF、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O2-CM组、1% FBS组比较,HSC-CM组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均增强(均P<0.05);PCNA、VEGF、NF-κB、MMP-2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结论肝星状细胞可促进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CNA、VEGF、NF-κB、MMP-2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段建文;陈永胜;吴雯斐;张启瑜;熊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触诊阴性肿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触诊阴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620例,共1 475个肿块.本组患者乳腺肿块均不能经查体触及,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所有肿块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完全旋切,无病变残留.术后切除肿块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乳腺癌3例,其余均为良性病变,包括乳腺纤维腺瘤528个,乳腺腺病485个,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趋势307个,乳腺囊肿(包括乳腺囊性增生)150个,乳腺脂肪瘤2个.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血肿36例,局部皮肤瘀斑28例,乳头溢血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应用于乳腺触诊阴性肿块具有定位准确、直观,患者创伤小、痛苦少、美容效果好等优势.

    作者:董财富;朱励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沉默β-catenin表达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沉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β-catenin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干扰慢病毒液(β-catenin-RNAi)和空载体慢病毒液(β-catenin-negative)分别感染A375细胞,得到的稳定感染细胞株分别标记为A375-RNAi、A375-negative.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后的各组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β-catenin在A375细胞中高表达,在A375-RNAi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下降约55.1%(P<0.05),即β-catenin被干扰慢病毒液有效沉默;A375-negative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A375细胞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375-RNAi细胞与A375-negative细胞、A375细胞相比增殖活性均减弱(均P<0.05);A375-negative细胞增殖活性与A375细胞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375-RNAi细胞与A375-negative细胞、A375细胞相比凋亡率明显增高(均P<0.05);A375-negative细胞凋亡率与A375细胞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siRNA能有效沉默人黑色素细胞瘤A375细胞内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下调β-catenin表达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率增高.

    作者:杨跃;曹毅;刘伟;杨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嗜酒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丙泊酚用量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嗜酒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丙泊酚用量与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7例,其中嗜酒患者63例(嗜酒组),非嗜酒患者64例(非嗜酒组).先予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7μg/kg,后丙泊酚以1.3mg/kg在20s内匀速静脉推注,直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镇静躁动评分(SAS)酌情追加丙泊酚用量,SAS高达4分以上时追加丙泊酚用量.结果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嗜酒组患者T1(给药后1min)与T2(检查结束时)时的SAS均高于非嗜酒组患者(均P<0.05).嗜酒组患者丙泊酚追加使用次数多于非嗜酒组患者(P<0.05).嗜酒组患者丙泊酚累积用量、丙泊酚累积用量>150mg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嗜酒组患者(均P<0.05).嗜酒组患者T1时SBP、DBP与T2时HR均高于非嗜酒组患者(均P<0.05).结论嗜酒患者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时,丙泊酚追加使用次数、累积用量均大于非嗜酒患者,躁动发生率增加,有吐出口圈咬坏胃镜及坠床的风险,需要加强检查前评估,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陈敏芳;谢丽萍;刘学英;刘建迪;郁慧杰;王黎梅;孔月华;胡冬兰;金慧文;冀子中;邵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犀角地黄汤加减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减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其中50例患者采用外用药膏同时口服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为观察组,30例患者单纯采用外用药膏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 vs 76.7%,P<0.05).结论在外用药膏的基础上,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有效率高,其可能通过对血清VEGF水平的负调节来发挥作用.

    作者:吴苗;马丽俐;徐唯;方一妙;陈柴棋;丁华强;沈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助听器早期干预对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早期语前听能发育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6月龄内)助听器干预对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患儿早期语前听能发育(EPLAD)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SNHL患儿37例,其中23例给予助听器干预治疗(干预组),14例未给予助听器干预治疗(未干预组).两组患儿均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3、6、12个月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进行EPLAD评估并作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IT-MAI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3、6、12个月干预组患儿IT-MAIS得分均高于未干预组(均P<0.05).结论助听器早期干预对重度SNHL患儿EPLAD有积极效果.

    作者:凡启军;陈迎迎;刘学军;董爱丹;黄赛瑜;陈波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双氢青蒿素对MRL/lpr SLE小鼠CD4+T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MRL/lpr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CD4+T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从MRL/lpr SLE小鼠脾脏获取CD4+ T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双氢青蒿素干预培养.通过CCK-8实验检测双氢青蒿素的细胞毒性,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CD4+ T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4+ T细胞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a(Gadd45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双氢青蒿素对SLE小鼠CD4+ T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2μmol/L.双氢青蒿素可抑制CD4+ T细胞增殖,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对CD4+ 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双氢青蒿素干预后,CD4+T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且双氢青蒿素浓度越高,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越高.双氢青蒿素干预培养后,SLE小鼠CD4+ T细胞DNMT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而Gadd45a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其作用与浓度有关.结论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DNA甲基化调控机制发挥治疗SLE的作用.

    作者:陈红波;项晓骏;范军芬;郭小文;寿旗扬;马红珍;范永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合并有冠心病的早期胃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ESD治疗.观察组患者于ESD前2周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00ml/次,1次/d,术后继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功能,包括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E/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钙蛋白I (cTn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氧(RO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术后1d和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E/A和LVEF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d和术后2周,观察组血清cTnl、CK、CK-MB、ROS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SOD和T-AO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心功能起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飞;刘国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大学生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学生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为观察组,另50例患者单用奥美拉唑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促生长素和胃动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 vs 72.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促生长素和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2% vs22.4%,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理想,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永明;曹海军;王春风;尹洪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沙利度胺治疗顽固性克罗恩病的临床应用

    我国顽固性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因此其治疗也备受瞩目.沙利度胺作为一种较廉价的抗炎及免疫抑制剂,具有抗TNF-α作用,可用于治疗IBD.本文就沙利度胺治疗CD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慧芳;段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浙江东南沿海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2016年黄岩区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效果,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原因.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回顾性病例搜索,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M(lgM)抗体、免疫球蛋白G(lgG)抗体、非结构蛋白的糖蛋白(NS1)抗原及登革病毒核酸,应用布雷图指数(Bl)法监测蚊媒幼虫密度.结果自9月1日指示病例发病至11月11日末例病例发病,黄岩区累计发现登革热病例88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临床表现以发热(93.18%)、乏力(60.23%)、皮疹(46.59%)、头痛(31.82%)、肌肉关节痛(31.82%)为主.本起登革热疫情有2个流行高峰期,即10月上旬和10月中下旬.病例分布于6个乡镇16个村居,其中男41例,女47例,男女比1∶1.14;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30~<70岁年龄组为主.呈家庭(单位)聚集性.11例病例登革病毒核酸阳性,基因分型为登革病毒1型.自发现疫情到结束应急响应,黄岩区各乡镇的村居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重点街道的BI降至5以下.结论这是一起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传染源是隐性感染者和轻型患者,防控重点是蚊媒孳生环境的清理和成蚊的快速杀灭.

    作者:林春萍;孔超;贺嫦悠;周静晓;林海江;沈伟伟;李江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沉默β-catenin表达对胃癌MGC-80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β-链蛋白(β-catenin)表达下调对胃癌MGC-80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RNA干扰慢病毒(β-catenin-RNAi慢病毒)及空载体慢病毒(β-catenin-Neg)分别感染MGC-803细胞,分为实验组(MGC-803-RNAi细胞)、阴性对照组(MGC-803-Neg细胞)、空白对照组(未处理的MGC-80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验证转染效率;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单染流失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ax、Bcl-2、cyclin D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GC-803-RNAi、MGC-803-Neg细胞中显示绿色荧光的细胞约占80%,MGC-803细胞不显示荧光;与MGC-803-Neg、MGC-803细胞相比,MGC-803-RNAi细胞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出现G1/S期阻滞现象P<0.05),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5),Bcl-2、cyclin D1及MMP-7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沉默β-catenin表达可促进胃癌MGC-803细胞凋亡,阻滞其细胞周期进程,减弱其侵袭转移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潘安萍;朱建伟;王忻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膈肌超声指标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比较膈肌超声相关指标膈肌动度浅快呼吸指数(DD-RSBI)、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RSBI)与传统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并行撤机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131例.SBT过程中使用超声测量并计算膈肌移动度(DD)与膈肌增厚率(DTF),代替传统RSBI中的潮气量计算出新的DD-RSBI和DT-RSBI.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比较各指标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患者97例,撤机失败组患者34例.撤机失败组患者的RSBI、DD-RSBI及DT-RSBI均高于撤机成功组(均P<0.05).RSBI、DD-RSBI及DT-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AUC分别为0.796(95%CI:0.712~0.903).0.865(95%CI:0.798~0.931)、0.872(95%CI:0.801~0.942),以46.3次/(ml·min)、1.65次/(min·mm)、66次/min为阈值,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分别为85.3%、73.5%、88.2%,特异度分别为56.7%、88.7%、5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DD-RSBI(OR=5.46,95%CI:1.54~19.37)、高DT-RSBI(OR=1.06,95%CI:1.02~1.1)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膈肌超声指标DD-RSBI、DT-RSBI较传统RSBI预测撤机结果更准确,是指导撤机时机的较好指标.

    作者:张海翔;龚仕金;宋佳;鲁海燕;董绉绉;肖爱兵;李小青;明自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生物补片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补片应用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效果.方法回顾行TEP的腹股沟疝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EP,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疑似复发1例(2.9%),血清肿1例(2.9%),术后长时间发热2例(5.7%),异物感2例(5.7%),无出血及慢性疼痛病例,术后随访4~60个月,均未见慢性疼痛、缺血性睾丸炎、睾丸萎缩、迟发性补片感染、补片移位、肠痿等远期并发症.结论生物补片应用于TEP安全、可行, 无远期并发症,应用于腹壁缺损较小的有生育要求的男性患者是较为适宜的.

    作者:叶志宇;陈晓岗;吴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加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PMRT)有利于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新辅助化疗(NAC)初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以使不可手术切除患者转变为可手术切除患者.近年来,NAC不仅被广泛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早期可手术乳腺患者也可选择NAC.由于NAC降低了术后病理学诊断对放疗的指导价值,NAC后乳腺癌PMRT的应用存在争议.本文就国内外乳腺癌NAC加PMRT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欢;孔玲玲;邢力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合并脊柱侧弯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合并脊柱侧弯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选择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合并脊柱侧弯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腰腿疼痛程度,采用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并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Cobb角,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及Cobb角.末次随访采用Nakai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4.17±1.08)个月.术后第1天腰腿痛VAS评分、ODI及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及Cobb角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及Cobb角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Nakai疗效评估:优16例,良3例,中1例.结论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创伤小,操作安全、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合并脊柱侧弯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陈伟凯;戴寿旺;葛成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11例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站数、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9~350(158.0±52.8)min,术中出血量50~400(125.8±84.4)ml,清扫淋巴结3~38(19.7±7.4)个,清扫淋巴结站数1 ~11(6.9±1.6)站.有2例患者中转开胸.术后无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以及大片肺不张,拔管后出现胸腔积液11例,房颤9例,气胸8例,肺部感染7例,切口延迟愈合5例,乳糜瘘1例.有2例术后死亡.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风险基本等同于一般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彻底清扫淋巴结,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切口美观,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蔡磊;刘金石;赵宏光;徐小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支气管镜冷冻法摘取难取性气道异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法摘取成人难取性气道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人难取性气道异物患者9例,所有患者先通过支气管镜常规方法(异物钳等)取异物10min以上,未成功取出异物或残留部分异物,后改为经支气管镜冷冻法摘取难取性气道异物.结果经支气管镜冷冻法均成功取出全部气道异物,平均操作时间(6±2)min.气道异物种类分别为虾7例,田螺壳1例,玉米1例.取出异物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痰血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原有肺部炎症吸收.支气管镜复查可见支气管腔通畅,未发现气道软化及瘢痕现象.患者均未出现气道穿孔、大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支气管镜冷冻法摘取成人气道难取性异物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旺;苏美霞;于丽侠;陈晔锋;狄枫;周宜庆;阮永春;马建永;李明晖;何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慢性肾脏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普通成人血尿酸水平在肾功能损害进展中的作用,探讨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每年参与全面体检且初始肾功能正常的5701例普通成人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体检者的基线特征指标,并于随访期间每年测定1次血尿酸水平及估计肾小管滤过率(eGFR),按基线血尿酸和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分为4分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统计学方法评估不同分组与CKD之间的关系.结果在6年随访时间里,共有249例体检者进展为CKD.多因素校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新发CKD的风险随着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增大,与对照的第1组相比,第2~4组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709(95%CI:1.836~5.293)、3.754(95%CI:1.898~7.428)、7.462(95%CI:3.694~15.073).同时,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基线血尿酸和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均会增大CKD的发生风险,第4个基线血尿酸四分位数的风险比(HRs)为1.689(95%CI:1.058~2.696),第4个时间-平均血尿酸四分位数的HRs为6.320(95%CI:3.285~12.159).结论普通成人基线血尿酸及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均与肾功能损害及新发CKD具有独立相关性.

    作者:叶美玉;胡康;金娟;胡培英;何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