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慢性气道异物45例诊治分析

余碧芸;吴宏成;林志辉;宋美君;汤耀东

关键词:
摘要:气道异物急性吸入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一般都能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即时取出异物[1],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被确诊,异物长期留置、嵌顿在气道内,造成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坏死、肉芽组织增生,甚至导致支气管狭窄、阻塞[2].既往此类慢性气道异物可能需要硬质气管镜甚至开胸手术才能取出,对患者损伤较大.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硫酸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Ⅱ ~Ⅲ级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择期腹部手术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1组(复合硫酸镁10mg/kg)、M2组(复合硫酸镁20mg/kg)和D组(对照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M1组和M2组患者在插管前2min分别静脉推注硫酸镁10mg/kg和20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1、3、5min时点的心率(HR)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心血管不良反应时间和需要药物干预情况.结果 3组患者SBP、DBP、HR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D组插管后HR增快大于M1、M2组相同时点(P<0.05);插管前低血压及药物干预M2组多于M1和D组(P<0.05或0.01),插管后的高血压及药物干预D组多于M1和M2组(P<.005或P<0.01).结论 麻醉诱导期复合应用硫酸镁(10mg/kg),不增加气管插管前低血压的发生,同时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江华勇;周其富;陈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基层医院哮喘管理初期的应用

    在基层医院,儿童哮喘管理初期往往依从性较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1]强调在哮喘临床控制的同时,鼓励患儿和家长积极参与哮喘疾病评估管理,推荐使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估哮喘控制程度[2].为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我们建立了患儿和家长及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管理模式,在哮喘管理初期即应用C-ACT结合肺功能来监测哮喘病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旭升;刘瑜;王辉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锁骨上臂丛神经的超声解剖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锁骨上臂丛神经的超声解剖学特点及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ASA Ⅰ ~ Ⅱ级择期拟行上肢手术患儿50例,超声检查锁骨上臂丛神经的分布,观察臂丛神经的声像图特点,并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阻滞.结果 50例患者锁骨上臂丛神经超声均清晰显示,在超声引导下以0.2%罗哌卡因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有效率达98%.结论 锁骨上臂丛神经超声解剖结构清晰,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性、可行性高.

    作者:张敏;刘志亚;李清平;郭建军;姜德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L-1β、IL-6和TNF-α在肩袖损伤大鼠肩峰下滑囊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 观察肩袖损伤大鼠肩峰下滑囊(SAB)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肩袖损伤后疼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在减少干扰SAB的情况下,切断同侧前肢冈上肌腱,建立大鼠肩袖损伤的模型作为实验组,对侧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根据大鼠肩袖损伤时间不同,分别于造模后2、4、8周对大鼠SAB进行取样,对标本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SAB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RT-PCR测定SAB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B中可见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血管分布的增加.免疫组化及实时RT-PCR显示实验组的IL-1β、IL-6和TNF-α在SAB中的表达水平在各时间段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肩袖损伤后大鼠SAB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肩袖损伤后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郑荣宗;楼超;童勇骏;黄淑明;吴泉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Aurora-A表达与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Aurora-A的表达与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人胰腺癌细胞株PAN C-1和吉西他滨耐药株PANC-1/R2皮下移植再原位移植的方法构建动物模型(PANC-1组、PANC-1/R2组).采用实时定量基因扩增(qPCR)法测定PANC-1和PANC-1/R2中Aurora-AmRNA的表达.建模后第5周处死裸鼠,测定并比较两组裸鼠体重、肿瘤转移情况、肿瘤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并比较两组瘤体Aurora-A蛋白的表达.结果 PANC-1组、PANC-1/R2组第5周裸鼠体重、肿瘤重量及肿瘤转移率分别为(23.2±1.41)g、(0.453±0.110)g、36.8%及(22.91±1.13)g、(0.564±0.203)g、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urora-A mRNA表达分别为1.002±0.040及1.845±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urora-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及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urora-A高表达与胰腺癌细胞株的吉西他滨耐药有关,新方法构建的PANC-1/R2耐药株Aurora-A高表达,可用于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研究的载体.

    作者:何永礼;施福田;严秋亮;朱锦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成人慢性气道异物45例诊治分析

    气道异物急性吸入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一般都能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即时取出异物[1],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被确诊,异物长期留置、嵌顿在气道内,造成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坏死、肉芽组织增生,甚至导致支气管狭窄、阻塞[2].既往此类慢性气道异物可能需要硬质气管镜甚至开胸手术才能取出,对患者损伤较大.

    作者:余碧芸;吴宏成;林志辉;宋美君;汤耀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代谢指标及慢性并发症关系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BMI与代谢指标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5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MI不同分为肥胖组(BMI≥25kg/m2)206例及非肥胖组(BMI <25kg/m2)302例.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身高、腰围、臀围、体重、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BMI、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TC、TG、LDL-C、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血尿酸(SUA)、肝酶(ALT、AST、ALP、GGT)],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MI与上述各指标的关系,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法分析BM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肥胖组BMI、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肥胖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肥胖组患者FBG、HbA1c、TG、ALT、AST、GGT、SUA、FIN、IRI亦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显示,BMI与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FBG、HbA1c、TG、ALT、AST、GGT、SUA、FIN及IRI呈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法分析显示,IRI、SUA、舒张压、ALT为相关影响因素.肥胖组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变、高血压发病率及脂肪肝患病率与非肥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MI越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越明显,其FBG、TG、SUA水平越高,更易出现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肾脏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体重,积极纠正血糖、血脂、SUA水平,有利于降低罹患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变风险.

    作者:官常荣;朱英标;季美霞;陈日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浙江省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及诊断规范(试用版)

    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诊断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在我国,动态血压监测从无到有、由粗放转精细已经走过了20余年.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测量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因而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血压整体情况.为使动态血压监测的操作及诊断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更加规范,并在高血压病诊治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组织省内从事该项检查的相关专家多次讨论,拟定了浙江省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及诊断规范(试用版),以促进临床实践中动态血压监测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无创心电学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FTY720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FTY720对颅脑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切开头皮,颅骨钻孔后缝合头皮,不作外力打击.治疗组大鼠按1 mg/kg剂量予FTY720腹腔注射,其他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ml.24h后断头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细胞,Western-blotting检测pro-caspase 3/9蛋白表达,四肽荧光底物法检测caspase-3/9蛋白活性.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神经细胞比例、pro-caspase 3/9蛋白表达和caspase-3/9蛋白活性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而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神经细胞比例、pro-caspase 3/9蛋白表达和caspase-3/9蛋白活性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 FTY720可显著抑制颅脑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蔡建勇;林群;巴华君;陆川;陈献东;陈茂华;孙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部纯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的高分辨靶扫描CT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GGN)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鉴别诊断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方法 分析85例高分辨靶扫描影像表现为pGGN且大径>5mm的99个结节,根据手术病理分为浸润前病变组(AAH+AIS;79个)和浸润性病变组(MIA+IAC;20个).图像评价内容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密度、边界、病变边缘、形状、病变内部和周边征象(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结果 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密度、边界、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浸润性病变组分叶/毛刺出现率(80.0%)高于浸润前病变组(38.0%)(P<0.01),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出现率(35.0%、50.0%)也高于浸润前病变组(2.5%、25.3%)(均P<0.05).ROC曲线显示以病变直径10mm为分割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8,区分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75.9%.结论 pGGN病灶>10mm,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提示肿瘤有浸润性.

    作者:潘江峰;邝平定;应明亮;李鲁;施红旗;舒锦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DMOG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缺氧缺血清环境下,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SCs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得到,分为:常氧条件下溶剂对照组(N-DMSO)、缺氧条件下溶剂对照组(H-DMSO)、20 μ M DMOG加药组(D-20μM)、100μM DMOG加药组(D-100μM)及500 μ M DMOG加药组(D-500μM),观察以下指标:(1)通过缺氧条件下CCK-8检测DMOG在20μ M、100μ M及500μM剂量下对MSCs的保护作用,确定DMOG的佳剂量;(2)通过Matrigel实验观察DMOG促进MSCs血管新生的作用;(3)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新生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不同浓度组DMOG对缺氧损伤MSCs的影响:N-DMSO组OD值3.25±0.05,H-DMSO组223±0.14,D-20μM组2.68±0.43,D-100μM组3.11±025,D-500μM组3.23±0.04.与N-DMSO组比较,H-DMSO组OD值降低(P<0.01),与H-DMSO组比较,D-20μM组、D-100μM组、D-500μM OD值均升高(P<0.05或0.01).(2)不同浓度组DMOG对正常MSCs的影响:D-20μM组3.19±0.02,D-100μM组3.15±0.06,D-500μM组2.51±0.08.与N-DMSO组比较,D-500μM组OD值降低(P<0.01),D-20μM组、D-100μM组与N-DMSO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DMOG在20μM及100μM对细胞无毒性.(3)血管新生相关蛋白的表达:与H-DMSO组相比,D-100 μ M组缺氧3、6及24h HIF-1 α均增加(1.44±0.32 vs 7.79±0.23,2.4±0.28 vs 3.51 ±0.79,0.93±0.37 vs2.46±0.07,P<0.05或0.01),pAKT则在缺氧6h增加(0.47±0.15 vs 0.71±0.03,P<0.05),VEGF在缺氧6、24h均增加(0.63±0.10 vs 0.87±0.14,0.42±0.06 vs 0.70±0.06,P<0.05或0.01),以缺氢24h为显著.pmTOR/mTOR及pERK/ERK蛋白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MOG通过抑制HIF-1α降解及促进AKT磷酸化提高缺氧环境下MSCs的血管新生能力.

    作者:朱美飞;江荣林;雷澍;王灵聪;刘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的制定手术范围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甲状腺癌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回顾分析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总体转移率为73例(60.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播散、腺体外侵犯、原发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有统计学差异,而与性别、年龄、是否存在沙砾体、癌灶数目及病灶单、双侧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中,仅有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明显.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中央区或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极为常见,在当原发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部或下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在术前或术中,应仔细评估侧颈部淋巴结,如出现可疑淋巴结转移应积极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谭卓;聂喜林;郑传铭;蒋烈浩;葛明华;王佳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将90例RO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干扰素-α2b.另择同期无ROU病史的健康成年人45例为正常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链球菌、韦荣菌、奈瑟菌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的变化,将结果均与正常组比较;同时,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口腔链球菌、韦荣菌含量及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链球菌、韦荣菌含量及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但对照组均仍低于观察组和正常组(均P<0.05),而观察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1% vs 73.33%,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ROU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口腔链球菌及韦荣菌含量的增加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改善有关.

    作者:张存宝;孙莉;张雄;王永武;方翔;高莉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阴道残端感染是全子宫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1],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其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易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回顾性分析46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有针对性地控制相关因素,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术后残端感染的发生.

    作者:姚国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44例诊治分析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凶险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目前临床对动脉瘤的诊治水平虽已有很大提高,但对Hunt-HessⅣ、Ⅴ级重症动脉瘤性SAH患者的处理依然是难点,其预后往往不佳.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44例,现对其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海航;沈健;朱坤灿;褚闻来;沈建国;褚正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氨溴索对实验性肺不张炎症因子及影像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氨溴索(ambroxol,AMB)对实验性肺不张炎症因子及影像学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实验用中国小型猪随机分成肺不张组(M组6只)、AMB处理组(T组18只)及对照组(C组6只).其中T组又随机分成30、60及90mg/Kg剂量的AMB处理的T30、T60及T90组,每组均为6只.M及T组小型猪的右主支气管下端在纤支镜下置入镍钛合金封堵器,T组小型猪在放入封堵器当天即予相对应的AMB剂量静脉注射,每8h注射1次,每3d CT检查肺部确定肺不张的形成,在肺不张形成后的第3天,3组动物均处死,收集右下肺组织行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0检测.结果 M组和T组呈典型的肺不张CT改变.各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 、IL-1β和IL-10水平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M组和T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与M组比较,T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T60组和T90组与T3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T60组和T9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C组比较,M组和T组IL-10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与M组比较,T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但不同治疗剂量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C组比较,M组和T组CT值均有显著提高(均P<0.01),但M组和T组间CT值无统计学差异;与M组比较,T组肺不张面积显著减小(均P<0.01),肺不张占单侧肺面积比T90组明显低于T30组(P<0.01),但T30和T60,T60和T90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大剂量AMB能抑制实验性肺不张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提升IL-10的表达,能减小肺不张面积.

    作者:章义利;朱莉;张晓玲;涂军伟;周秀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假体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选用的单髁假体不同分为Oxford假体组(17例,18膝)和Zuk假体组(26例,27膝),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8 ~ 46个月.手术前后两组患者K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SS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 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且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均较高.结论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满意.Oxford和Zuk假体近期临床结果相当,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

    作者:宓云峰;戴雪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浸润型肾盂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侵犯肾实质而肾盂占位不明显的肾小管逆行浸润型肾盂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9例浸润型肾盂癌患者的术前多排螺旋CT平扫、皮髓交界期和实质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对比.结果 本组患者的患肾位于右侧6例,左侧3例;8例患肾形态无明显改变,另1例患肾隐约隆起;浸润型肾盂癌病灶形态均不规则,肾盂壁与肾实质分界不清,肾窦脂肪均消失.CT平扫病灶呈等高密度5例,等或稍低密度4例;有钙化或结石3例,出血2例,肾盂内均无明显肿块;CT值17.6~31.5Hu,平均24.6 Hu.CT动态增强扫描皮髓交界期呈相对较低密度,CT值29.4~55.2Hu,平均39.8Hu;实质期呈相对低密度,CT值38.2~73.2Hu,平均51.0 Hu.结论 浸润型肾盂癌从肾盂壁向肾实质浸润生长,患肾肾盂、肿瘤和肾实质分界不清,占位效应不明显,病灶呈轻中度进行性持续强化.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姚伟根;孙东方;杨汉卿;王鸿林;黄国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研究

    1982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Niederhuber等首次应用外科技术将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过头静脉放入中心静脉;1992年,Morris等通过介入方法完成了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而此项在国外已有30多年应用经验的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于1988年引进并首次被报道[1].本文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概念、临床应用、相关研究及其特点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李曼;盛一平;谢伟群;刘鸿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后活动水平研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LEAO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1],多由于血管内膜粥样硬化、纤维化和钙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下肢缺血,是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disease,PAD)的常见类型,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graphy,PTA)因其创伤小、操作性强等优点目前作为LEAOD的首选[2],其即时血管再通的效果显著,但有关术后活动能力水平的研究报道并不多,因此笔者拟对经PTA治疗后的LEAOD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其活动能力水平,为其临床疗效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邱伟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