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州地区基层医院推广选择性腹腔镜术中胆道造影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王大禹;魏锋;魏云海

关键词:
摘要: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成本-效用优等特点,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2],目前已在基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为了能在缺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ERCP)条件下避免胆总管探查,防止胆道残余结石、胆管损伤的发生,笔者结合以往经验制定选择性腹腔镜术中胆道造影(selectivity laparoscopic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SLIOC)入选条件,对湖州地区3家基层医院6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行LC+ SLIOC.目前国内对胆石症患者手术方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是成本-效果评价法[3],本文采用等量效果评价法[4]比较分析LC+SLIOC与LC的医疗成本与治疗效果,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探讨在基层医院推广SLIOC的价值.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urora-A表达与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Aurora-A的表达与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人胰腺癌细胞株PAN C-1和吉西他滨耐药株PANC-1/R2皮下移植再原位移植的方法构建动物模型(PANC-1组、PANC-1/R2组).采用实时定量基因扩增(qPCR)法测定PANC-1和PANC-1/R2中Aurora-AmRNA的表达.建模后第5周处死裸鼠,测定并比较两组裸鼠体重、肿瘤转移情况、肿瘤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并比较两组瘤体Aurora-A蛋白的表达.结果 PANC-1组、PANC-1/R2组第5周裸鼠体重、肿瘤重量及肿瘤转移率分别为(23.2±1.41)g、(0.453±0.110)g、36.8%及(22.91±1.13)g、(0.564±0.203)g、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urora-A mRNA表达分别为1.002±0.040及1.845±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urora-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及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urora-A高表达与胰腺癌细胞株的吉西他滨耐药有关,新方法构建的PANC-1/R2耐药株Aurora-A高表达,可用于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研究的载体.

    作者:何永礼;施福田;严秋亮;朱锦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成人慢性气道异物45例诊治分析

    气道异物急性吸入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一般都能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即时取出异物[1],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被确诊,异物长期留置、嵌顿在气道内,造成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坏死、肉芽组织增生,甚至导致支气管狭窄、阻塞[2].既往此类慢性气道异物可能需要硬质气管镜甚至开胸手术才能取出,对患者损伤较大.

    作者:余碧芸;吴宏成;林志辉;宋美君;汤耀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浙江省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及诊断规范(试用版)

    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诊断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在我国,动态血压监测从无到有、由粗放转精细已经走过了20余年.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测量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因而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血压整体情况.为使动态血压监测的操作及诊断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更加规范,并在高血压病诊治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组织省内从事该项检查的相关专家多次讨论,拟定了浙江省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及诊断规范(试用版),以促进临床实践中动态血压监测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无创心电学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3.0T MR-DWI在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很高,且对鼻咽癌预后造成影响[1-2].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功能影像学成像技术,相关研究表明1.5T磁共振的DWI(1.5T MR-DWI)有助于发现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3-4],而关于3.0T MR-DWI在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相关报道不多,故本文作一探讨.

    作者:郑屹峰;黄小燕;沈建;徐万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胃癌根治术后出院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后出院30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行择期胃癌根治术755例患者,再入院的定义为出院后30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随访直到出院后30d,收集资料,确定再入院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采用统计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 755例患者出院后30d内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率为7.2%.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RS2002评分≥3分(P=0.02)以及首次住院曾经发生术后并发症(P =0.006)是出院后30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首次住院曾发生术后并发症及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是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加强营养支持及努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可降低再入院风险.

    作者:袁玉青;张煜程;庄成乐;王速临;沈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锁骨上臂丛神经的超声解剖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锁骨上臂丛神经的超声解剖学特点及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ASA Ⅰ ~ Ⅱ级择期拟行上肢手术患儿50例,超声检查锁骨上臂丛神经的分布,观察臂丛神经的声像图特点,并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阻滞.结果 50例患者锁骨上臂丛神经超声均清晰显示,在超声引导下以0.2%罗哌卡因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有效率达98%.结论 锁骨上臂丛神经超声解剖结构清晰,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性、可行性高.

    作者:张敏;刘志亚;李清平;郭建军;姜德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MBL和唾液酸水平的变化研究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唾液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MPP患儿95例为MPP组,同期参加体检的儿童60例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两组均抽取外周血2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MBL水平,神经氨酸苷酶法检测血清唾液酸水平,分析比较两组MBL和唾液酸水平,探讨两者与MPP的关系.结果 MPP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MB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MPP组急性期唾液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PP组急性期与恢复期MBL、唾液酸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MPP患儿血清MBL和唾液酸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李明勇;庞福珍;陈中件;庞黎华;徐鸯霞;奚旭阳;蒋玲珍;王颖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30例临床分析

    肱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1],以往常采用非手术治疗,但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材料的改良、手术技术的提高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手术治疗.美观的小切口、较小的软组织及周围血运损伤、大限度的骨折端保护、生物力学固定已成为创伤骨科的流行趋势.随着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在骨折中的广泛应用,目前也成为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14年6月采用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30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敬华;徐敏鸥;刘杰;候吴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及其亚型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PMA)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9例PA(包括2例PMA)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PA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多呈梭形,细胞核为圆或椭圆型,细胞质染色呈淡红色,细胞内一端或两端有毛发丝状的胶质纤维;部分区域细胞排列紧密,肿瘤细胞呈平行波浪状或交错状编织排列,间质内血管丰富;可见典型Rosenthal纤维,网状纤维染色阴性;免疫组化染色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为(+)~(++),波形蛋白(Vim)为(+)~(++);2例PMA显微镜下可见黏液样基质内富含突起呈网状的瘤细胞,呈散在或绕血管周围分布;瘤组织内未见明显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颗粒小体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示GFAP(+).行肿瘤全切除术17例,术后未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未见肿瘤复发,预后良好;行肿瘤大部切除术10例,术后予以放疗,1例复发;行MRI导向下立体定向活检术2例,术后予以放疗,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PA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预后良好,对于未全切除患者术后辅以放疗亦能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严玉金;李江;王新东;余建军;励勇;管敏武;楼美清;徐远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 40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284例)和非感染组(1 122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的感染特征,并应用logistic回归对医院感染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感染组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35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21株(63.0%);革兰阳性菌130株(37.0%)],以呼吸道、泌尿系统多见.感染组患者年龄、NIHSS评分、糖尿病、吸烟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者所占比例大于非感染组,住院天数多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高龄、吸烟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NIHSS评分高、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是神经内科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高龄、吸烟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NIHSS评分高、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是神经内科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充分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沈和平;张晓玲;官俏兵;翟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假体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选用的单髁假体不同分为Oxford假体组(17例,18膝)和Zuk假体组(26例,27膝),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8 ~ 46个月.手术前后两组患者K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SS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 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且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均较高.结论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满意.Oxford和Zuk假体近期临床结果相当,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

    作者:宓云峰;戴雪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脆性椎体骨折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骨质疏松合并老年脆性椎体骨折的发病率也随着增高.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因骨质疏松所并发脊椎骨折高达70万[1].目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治疗老年脆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PKP可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穿刺、球囊扩张及骨水泥注入,对两种方法的选择,国内外学者存在争议[2-3].近年来,单、双侧PKP术后近期疗效比较的文献较多,但对于中远期疗效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4].

    作者:俞华军;黄凯;马苟平;张晓文;张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44例诊治分析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凶险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目前临床对动脉瘤的诊治水平虽已有很大提高,但对Hunt-HessⅣ、Ⅴ级重症动脉瘤性SAH患者的处理依然是难点,其预后往往不佳.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44例,现对其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海航;沈健;朱坤灿;褚闻来;沈建国;褚正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左旋甲状腺激素片替代治疗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TSH、血脂及MPO、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替代治疗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及探讨MPO、C反应蛋白(hs-CRP)等与亚临床甲减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50例(观察组),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50例(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敏hs-CRP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血TSH、TG、TC、MPO、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3、F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TG、TC、MPO、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行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TSH、TG、TC、MPO及hs-CRP水平,亚临床甲减会升高冠心病患者MPO、hs-CRP水平,影响冠心病的发展.

    作者:陈霞;谷雪梅;方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应用

    足部软组织缺损是足外科的常见创伤,常伴肌腱、骨与关节外露,需用皮瓣进行修复.传统的带蒂皮瓣、皮管以及各种岛状皮瓣虽可达到修复创面的目的,但修复后功能与外形均不理想[1-2].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笔者对本院10例足部创面患者采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后创面全部Ⅰ期愈合,保留了良好的外观和功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部CT不同性质肺结节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部CT不同性质肺结节在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不同CT性质肺结节的早期肺癌患者52例,按肺结节CT性质分单纯磨玻璃结节组(9例)、混合磨玻璃结节组(19例)、实性结节组(24例),比较肺结节CT性质、大小变化、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的关系.结果 3种不同CT性质肺结节在4种早期肺癌病理类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2=17.784,P<0.05).其中,单纯磨玻璃结节组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比例较实性结节组高,腺癌比例较实性结节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424、6.017,均P<0.05).4种病理学类型的肺结节直径差值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节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正相关(rs=0.279,均P<0.05).结论 肺结节CT性质、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存在相关性.随着肿瘤大小和实体成分增加,肿瘤的侵袭性有增强趋势.术前准确判定肺结节变化并与微创手术结合是患者获益的诊治方法.

    作者:傅晓青;杨勇;董礼文;王军;谢柏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基层医院哮喘管理初期的应用

    在基层医院,儿童哮喘管理初期往往依从性较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1]强调在哮喘临床控制的同时,鼓励患儿和家长积极参与哮喘疾病评估管理,推荐使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估哮喘控制程度[2].为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我们建立了患儿和家长及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管理模式,在哮喘管理初期即应用C-ACT结合肺功能来监测哮喘病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旭升;刘瑜;王辉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透析患者磷管理的强化健康教育

    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生存的常用方法,高磷血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我国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仅为33%.长期高磷血症除了会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之外,还是导致心脏瓣膜、血管和软组织转移性钙化的始动因素,也是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血磷水平每增加0.32 mmol/L,其死亡风险增加1 8%[2].美国肾脏病基金会/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和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南提出磷管理须遵循“3D”(diet,dialysis,drug)原则,即低磷饮食、规律透析、使用磷结合剂[3].控制血磷除了应用磷结合剂、规律透析外,还必须进行饮食控制.因此强化透析患者磷管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磷血症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磷管理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聪平;徐东芝;徐桂芳;费锦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新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BD)主要包括2种慢性肠道疾病一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期研究结果显示,IBD的发生是携带易感基因的人体对共生微生物一次不恰当的炎症反应所致[1-2].IB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内镜检查对诊断、监测和评估疾病活动和程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海燕;虞朝辉;陈春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T3水平与心肌再灌注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与心肌再灌注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5例AMI患者PCI术后血清T3水平,根据T3水平将患者分为A、B、C、D4组,记录并比较4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心肌呈色分级(MBG).结果 A组(重度低T3组)TIMI3级比例低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G 3级比例低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T3水平(1.00±0.05)nmol/L、TIMI 3级比例(32/46,69.6%)、MBG 3级比例(24/46,52.2%)均低于男性患者,后者分别为(1.19±0.02)nmol/L、(143/159,89.9%)、(110/159,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女性AMI患者心肌再灌注水平较男性患者低.AMI患者T3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相关,监测T3可以间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灵芝;周乐;季晓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