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廷勇;沈建伟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员p38MAPK、细胞外信息调节蛋白激酶(ERK1/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NSCLC的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38MAPK、ERK1/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组织类型以及病理分期)的关系,及其表达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配对的正常肺组织比较,phospho- p38MAPK、phospho- ERK1/2在NSCLC组织中活化上调(均P<0.01),43例患者中37例phospho- p38MAPK的表达平均增长2.95倍,39例phospho- ERK1/2表达平均增长3.07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RK1/2的表达与各临床特征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而p38MAPK的活化与肿瘤大小以及年龄相关(均P<0.01)。ERK1/2未活化组、中度活化组与高度活化组的生存曲线依次下移,p38MAPK高度活化组生存曲线明显降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hospho- p38MAPK的高表达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 p38MAPK与ERK1/2的活化表达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p38MAPK的活化程度可辅助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评估因素。
作者:邹俊勇;陆国华;周建英;周建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产褥期妇女作为家庭的特殊人群,其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巨大的变化[1-2]。如何帮助产褥期妇女度过分娩这一特殊时期是学者们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此,笔者选择2010-09-2012-09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初产妇进行产褥期干预,以期能够为促进产褥期妇女身体康复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我院近年来对成人包茎应用美容包皮环切术和商环包皮环切术治疗264例,单号前来就诊的行美容包皮环切术,双号前来就诊的行商环包皮环切术,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军;吕敏;刘文彪;李智尚;杨波;童军福;林杨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 pro- 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CRT组),另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经济等原因未接受CRT(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QRS宽度、LVEDD、LVEF、血清NT- pro- BNP及MMP-9的水平(采用ELISA法)。结果 CRT组治疗前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分别为(912.5±194.2)pmol/L、(682.9±282.1)ng/L,CRT 1、3、6个月血清 NT- pro- BNP 水平分别为(379.8±200.5)、(284.7±151.6)、(185.4±82.0)pmol/L,MMP-9水平分别为(543.5±208.3)、(401.1±144.8)、(383.0±198.4)ng/L;而对照组治疗1、3、6个月血清NT- pro- BNP水平分别为(614.1±234.6)、(572.1±165.6)、(553.6±130.1)pmol/L,MMP-9水平分别为(665.6±227.8)、(641.2±268.6)、(573.7±135.9)ng/L。CRT组术后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血清中NT- pro- BNP和MMP-9水平显著下降,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清MMP-9和NT- pro- BNP可以作为评价CRT疗效的生化指标。
作者:王亚利;唐礼江;刘元伟;王欢;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HA)支架复合小鼠3T3- L1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注射充填后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细胞并诱导后分组,PCR法检测分组后的脂肪分化相关基因[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 EBPα)]的表达。根据移植物成分分为4组:实验组(3×106诱导后脂肪细胞+0.6mlPBS缓冲液+0.6mlHA+20ng/mlVEGF),HA对照组(3×106诱导后脂肪细胞+0.6mlPBS缓冲液+0.6mlHA),VEGF对照组(3×106诱导后脂肪细胞+1.2mlPBS缓冲液+20ng/mlVEGF),空白对照组(3×106诱导后脂肪细胞+1.2mlPBS缓冲液)。术后2、4、8周处死小鼠后取材,标本行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并测定移植物质量及微血管计数。结果体外培养后各组小鼠PPARγ及C/EBPα条带密度相近。实验组较其他各组存活的细胞多,形态均一,坏死较少。2、4、8周实验组小鼠移植物质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组,HA对照组均明显高于VEGF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8周实验组小鼠微血管计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组,VEGF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HA对照组均明显低于VEGF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A支架复合小鼠3T3- L1细胞及VEGF体外培养后移植入小鼠体内可以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水平。
作者:童芸;王晓芬;吴芳;郭梅菊;沈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在我国,80%以上的肝细胞癌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炎后肝硬化[1-2]。因此,肝硬化是肝细胞癌治疗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表明,肝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有效的方法,而肝硬化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及长期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3]。肝硬化是慢性肝病长期损伤肝脏造成的一个渐进发展的病理过程,不同患者伴随的肝硬化严重程度有很大不同。然而,目前对不同严重程度肝硬化对肝细胞癌肝切除疗效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肝移植可以去除肿瘤,同时去除硬化的肝脏,被认为是肝细胞癌理想的治疗方法[2]。由于供体短缺、等待期肿瘤进展及治疗费用较高,肝移植在我国还不能取代肝切除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首选。因此,深入研究不同严重程度肝硬化对肝切除长期疗效的影响,对于合理选择肝切除还是肝移植、解剖性肝切除还是非解剖性肝切除等外科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肝细胞癌微创消融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肝细胞癌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关于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南尚没有充分考虑肝硬化严重程度这一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充分认识不同程度肝硬化对肝细胞癌外科治疗疗效的影响,才能使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选择更为科学、合理。
作者:张二雷;黄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SCSA)检查胎儿肢体,对具备检查条件者辅以三维超声成像。结果27573例孕妇进行了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肢体畸形56例;经出生或引产后证实有胎儿肢体畸形者65例。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肢体畸形与出生或引产后证实相符54例,漏诊11例,误诊2例。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灵敏度为0.8308,特异度为0.9999,Youden指数为0.8307,阳性预测值为0.9643,阴性预测值为0.9996。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认为在合适的孕周采用二维超声SCSA是产前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三维超声能使部分肢体畸形细节显示更直观。
作者:徐佰成;李薇薇;宋伊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Ⅱ类伴下切牙缺失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伴下颌切牙缺失的错合畸形患者36例,根据拔牙模式分为A组(拔4个双尖牙)、B组(拔3个双尖牙)、C组(拔2个双尖牙)。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PAR指数进行评价,比较分析3组患者牙齿排列、后牙咬合关系、覆合、覆盖、中线的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加权总分。结果3组患者矫治前各项目PAR指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牙齿排列、颊合关系、中线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加权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C组颊合关系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C组比较,B组中线PAR指数评分、总分及加权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3组患者权重减少分值上均>22,权重减少百分率均>70%。B组权重减少分值和权重减少百分率均明显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拔牙模式都能改善安氏Ⅱ类错合畸形,其中以拔除3个双尖牙模式效果好。
作者:陆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低位直肠癌在直肠癌中多见,约占直肠癌的70%~75%。而且低位直肠癌手术是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难点,由于肿瘤位置低,盆腔空间狭小,手术有一定难度。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作为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手术的标准规范,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减少了远处转移的发生[1]。而且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的推广及双吻合器技术的普及,很多以往需行腹会阴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获得保肛手术机会。但由于吻合口位置越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越大[2]。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还会影响肿瘤的进一步治疗(如放化疗等)[3-4]。目前,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包括经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营养支持、扩肛等非手术方法和手术粪便改道两种方法,这需要根据发生吻合口瘘后瘘口大小、腹腔引流管引流量、临床表现、患者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本文旨在探讨经腹腔管冲洗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扩肛等综合方法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岩松;董雪伟;吴明刚;王荣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原sis,LASIK)作为一种有效、快捷的近视治疗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群认可并接受。其具有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反应时间短、视力提高明显等优点。但作为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同时也存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随着接受此手术治疗人群的增加,术后角膜瓣相关并发症也有所增加[2]。现对因眼外伤致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患者的诊治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纪卫;刘子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心肌梗死因梗死的位置不同,预后和并发症也不同。下壁心肌梗死的预后较前壁好,但下壁心肌梗死如果合并右心室梗死时,发生低血压、心源性休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均较单纯下壁心肌梗死要高,预后较前壁差[1]。低血压、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影响左心室顺应性,使左心室搏出量减少,同时并发右心室梗死使右心室至左心室的血容量减少,治疗应扩容补液,增加左心室充盈压,维持足够的心排出量,以达到纠正休克的目的[2]。在24h内,可静脉补液3~6L,直到低血压得到纠正,不宜选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3]。对于这类患者,护士须熟练掌握对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的控制,既要达到扩容目的,又不引起左心衰竭。因此,良好的输液护理在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的治疗中显得非常重要。2011-01-2013-06本院心内科收治此类患者21例,经过补液扩容、缓解疼痛、抗凝、心理护理及血管再通等治疗后,抢救成功率较高,现将输液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楼红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心动过缓及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结果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血缺氧,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1]。VVS占晕厥的一半以上,常反复发作,由于症状呈一过性,且有较强的不可预测性,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病可造成严重后果。倾斜训练简单易行,无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多数患者因为不能坚持,从而影响其效果。为此,我们对影响倾斜训练依从性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华萍;封艳;吉亚军;吴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囊性脑膜瘤临床上较少见,仅占颅内脑膜瘤的2%~7%[1-2]。作为脑膜瘤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影像诊断易误诊。本文对12例囊性脑膜瘤影像学表现及分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为其诊断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碧伟;金中高;江朝根;邬亦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EST)取石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适应证也渐渐放宽。同时,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技术日趋成熟,其以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而EST取石术一期联合LC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使患者免于开腹手术,并快速康复。我院近年来已开展此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盛成胜;孙宁杰;陈水平;吴燕红;骆小燕;杨庆华;罗建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睾丸原发肿瘤相对少见,占所有男性肿瘤的1%[1]。其影像学多有同病异像或异病同像表现,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本文回顾性分析30例睾丸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图像,旨在探讨核MRI在阴囊病变、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对睾丸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及鉴别能力。
作者:杜华芳;韩树高;陈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侧腰痛患者多裂肌萎缩的相关因素。方法单侧腰痛患者62例,记录腰痛时间长短,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MRI进行病变节段多裂肌萎缩评估。结果单侧腰痛病史3~42个月,平均(16.6±8.3)个月;VAS评分5.6±1.2;ODI评分(61.2±9.6)%。疼痛侧多裂肌净横截面积(731.2±192.6)mm2,非疼痛侧多裂肌净横截面积(862.5±228.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侧多裂肌T2信号比率2.02±0.21,非疼痛侧多裂肌T2信号比率1.7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非疼痛侧为标准,疼痛侧多裂肌萎缩(15.3±4.9)%,T2信号比率增高(13.3±6.8)%,均与腰痛病史时间长短、VAS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腰痛病史时间长短、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是引起腰痛患者多裂肌萎缩的相关因素。
作者:钭大雄;王君瑞;陈绍东;陶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原rhage,HICH)患者术后疼痛、躁动、血压波动大是造成术后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常导致患者预后不佳[1]。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镇静、镇痛效果较好,且无呼吸抑制作用。近年来,我院将右美托咪啶用于HICH患者术后的镇静和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益岚;汤崇辉;方战舰;周江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一种新技术,我们近年来采用ESD治疗胃黏膜病变4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廷勇;沈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美克尔憩室又名回肠远端憩室,是小肠憩室中为常见的一种,属先天畸形,发病率约2%~4%,发生并发症者达20%以上,以憩室炎常见。其临床较难诊断,因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既往检查手段主要是放射学检查,但应用率并不高。超声对其诊断的报道尚不多见。笔者现对25例美克尔憩室炎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声像图特征,旨在评价高频超声对美克尔憩室炎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丽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在整形外科临床工作中,由于色素痣、瘢痕、肿瘤切除或外伤等引起的头面部皮肤缺损较为常见,对于该类缺损的修复,不仅要保证伤口的良好闭合,还需保证创面愈合后良好的外观及对周围组织或供区产生较小的影响。A-T皮瓣是一种双侧推进皮瓣,用于修复类似三角形的皮肤组织缺损,在头面部尤其是睑缘、唇缘、头皮等处的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1]。近年来,我院共采用A-T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冬生;谭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