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数字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在大动脉错位诊断中的作用

江菊芬;孙立军

关键词:心脏病, 心血管造影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摘要:目的:评价心血管数字造影和心脏超声在大动脉错位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心血管数字造影和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等检查技术对34例大动脉错位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14例有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心血管数字造影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857%(12/14);心脏超声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786%(11/14).两者均能清楚显示心室与大动脉连接部畸形;心脏超声对心内结构的显示具有优势,心血管数字造影对大血管及其他心外结构的异常的评价更加准确.结论:心血管数字造影与心脏超声相结合,能提高大动脉错位诊断的准确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相关文献
  • 肝脏炎性假瘤1例

    炎性假瘤较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普福顺;季云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多层面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技术的研究--造影剂量及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的影响

    目的:评价造影剂量及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对多层面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效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40名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从周围静脉注入Omnipaque300100ml、100ml和75ml.第一组以固定时间间隔扫描,第二组及第三组以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启动扫描.以腹主动脉增强值超过150Hu为动脉期开始,肝实质增强值大于20Hu为动脉期结束.结果:①第一组中5例(45%)动脉期扫描序列未处于其佳扫描间期,第二组为2例(13%),第三组为1例(8%);②第一组中2例(18%)肝实质强化峰值未包括在其门静脉期扫描序列中,2例(18%)强化峰值位于扫描序列的末期,而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强化峰值均位于其扫描序列的中心层面;③各组间主动脉及肝实质增强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能更准确确定动脉期的起点;②75ml的造影剂量能够满足多层面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的要求.

    作者:周良平;郭青;徐香玖;沈国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建立及其准备工作

    阐述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医院的准备工作是确立目标、筹划、网络改建和工程设计,放射科作为主导科室要在人员培训、设备更新、工作流程管理和质控方面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建设数字化医院的系统工程,建立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总体原则是高起点、总体规划、工程分部实施和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

    作者:陈德基;李扬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血管数字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在大动脉错位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心血管数字造影和心脏超声在大动脉错位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心血管数字造影和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等检查技术对34例大动脉错位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14例有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心血管数字造影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857%(12/14);心脏超声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786%(11/14).两者均能清楚显示心室与大动脉连接部畸形;心脏超声对心内结构的显示具有优势,心血管数字造影对大血管及其他心外结构的异常的评价更加准确.结论:心血管数字造影与心脏超声相结合,能提高大动脉错位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江菊芬;孙立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VEGF在脑肿瘤中的表达及MRI对照研究进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对疾病特别是肿瘤的认识已深入到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并已形成分子病理学、肿瘤免疫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广义的分子病理学概念,可以认为是从蛋白质、mRNA和DNA水平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作者:耿承军;陈君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PTC-CT在胆管癌立体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PTC-CT在胆管癌立体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胆管癌患者,分别行普通立体放疗CT扫描和PTC-CT定位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例胆管癌患者,PTC-CT明确显示病变的准确部位及侵润范围,而普通CT扫描仅能观察到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无法明确病变的准确部位.结论:PTC-CT在胆管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定位准确可靠.

    作者:商健彪;刘方颖;裴著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诊断弥漫性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用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给弥漫性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病理依据.方法:用长射程内槽切割式活检枪和相应的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对100例弥漫性肾病进行自动肾活检.结果:100例患者共穿刺210次,所取组织条长度为08~1.8cm,取材成功率为99%,其中肾小球轻微病变占60%,1例术后出现肾周血肿,97%的患者有镜下血尿.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推广,对弥漫性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童明辉;朱秀芳;武桂芳;马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读片窗及答案

    作者:刘文源;关长群;杨本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B型超声诊断胎儿右上肢缺如并腹裂内脏膨出1例

    病例女,27岁,孕30周,第一胎.常规B超检查见:胎儿左枕前位,双顶径7.3cm,股骨长径5.2cm,胎盘前壁,I度成熟,羊水大暗区5.6cm,羊水指数约19,偏多.

    作者:朱艺玲;唐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先天性皮毛窦1例

    病例男,18个月,以头部左偏,双下肢活动障碍,伴双下肢间断抽搐1月就诊.查体:精神状态佳,体温38.8℃,双下肢腱反射减弱,颈北部中心部位皮肤局部隆起,表面略红,中央见一毛发.

    作者:高云东;张铎;李桂霞;权奇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氩氦超低温治疗肿瘤的超声监控探讨

    氩氦刀是一种超低温冷冻技术,在高压情况下常温氩气可产生超低温现象,极短时间内可达-260℃,在氩氦刀尖部形成冷媒;而常温氦气在高压情况下产生+45℃高温,即为该系统的热媒.

    作者:刘成国;侯锐;张毅霞;郑洪柱;韩大跃;田志坚;陶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部Castleman病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腹部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腹部Castleman病4例,女3例,男1例.均行X线、超声、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病灶为单发,肾形或椭圆形,均有完整的包膜,可见条状、绒毛状或珊瑚状钙化;超声以低回声为主,可见点条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CT平扫示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周围有点条状影,增强肿块与周围点、条状影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肿块不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见到肿块内出现条状、树枝样钙化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作者:马民;卢明花;张亮;王其军;刘红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儿童主动脉弓中断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分类

    目的:报道23例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IAA),评价磁共振对儿童主动脉弓中断的实际诊断价值并讨论主动脉弓中断的病理分类.材料与方法:在23例中,14例经心血管造影诊断,2例经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CE-MRA)诊断,7例同时做了两种检查.结果:23例中,21例伴有动脉导管未闭,19例伴有室间隔缺损,A型主动脉弓中断19例,B型4例,14例经手术证实.在7例同时做了心血管造影和CE-MRA的病例中,CE-MRA优于心血管造影4例.结论:CE-MRA能相当准确地诊断儿童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

    作者:朱铭;钟玉敏;李玉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肠穿孔的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的对照分析

    胃肠穿孔是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本病发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治疗,可由于腹膜炎而危及生命,故临床对影像检查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将我院1992年来经手术证实的52例胃肠穿孔的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讨论,旨在证实超声检查代替X线检查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锡宏;王海贞;李海兰;吴劲松;蔡树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中的应用.方法:对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82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82例良性肿物中,12例可探及血流信号,均为血管瘤和炎性肿块.囊性肿物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爱;张生光;杨歌;俞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着1例

    本文报告1例手术、病理证实脾功能亢进,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病例.

    作者:陈瑞官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大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并探讨扩张器选择及扩张技术.方法:对31例临床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经口送入直径30cm,35cm,40cm的大气囊扩张狭窄的贲门管,每次扩张维持3分钟,间歇2分钟,至扩张过程中气囊切迹消失为止.一般为3~4次.结果:扩张技术成功率为97%,操作时间平均40分钟,贲门管直径平均增粗064cm,排空明显加快,食管下段潴留排空率平均提高3873%.1例胸腔-食管瘘,随访结果30例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消失,无食管反流.结论:对贲门失弛缓症,采用直径为30~40cm大气囊扩张治疗,创伤小,治愈周期短,且安全有效.

    作者:高众;杨秋吉;王爱华;夏敏;韩玉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左眼眶内皮脂腺囊肿1例

    病例女,27岁.左眼突出7年,自诉7年前有拳击左侧头部病史,不久即出现眼球突出,无眼红、痛及视物模糊、复视等.未经治疗,左眼球突出加重.现常左眼不适,视物模糊,劳累后左眼胀痛.

    作者:陈玉辉;林赐荣;郑向东;杨平生;陈凯;马中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PR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疾病,现我院经开胸活检证实1例,报告如下.

    作者:冯平勇;辛雨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阴道斜隔致阴道内残留胎物1例

    病例女,23岁,孕42天,药流后4天,未见胎囊排出。患者平素月经量中等,经期延长,伴痛经。妇检:右侧阴道壁饱满,可触及一实性包块,不活动。宫体、附件触不清。

    作者:马西蕊;于祎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