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氧预处理减缓缺氧对大鼠海马突触功能抑制及其机制初探

陈堃;张志发;廖明锋;徐萍;李璐;吴娅琴;龙思;王学仁

关键词:低氧预处理, 大鼠海马神经元, 大鼠海马脑片, c-fos, 群峰电位
摘要: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性神经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分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缺氧组和低氧预处理组.麻醉后分别取海马切片,进行CA3区Schaffer侧支刺激,记录CA1区椎体细胞诱发电位的变化.②将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7-11 d,分组处理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三组海马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光密度分析.结果:经低氧预处理后,可以使海马脑片的群峰电位在缺氧后开始减小、完全消失的时间出现延迟,分别为(4.52±0.99)min和(9.04±1.93)min,与缺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的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阳性率显著性降低、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可以延缓缺氧对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的抑制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神经元c-fos表达减少有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降钙素原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感染性新生儿患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血清PCT水平、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气指标的差异,分析PCT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PCT、IL-18、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6.24±2.08),(32.35士6.89),(18.68±5.24)和(12.28士3.16)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SpO2水平及PET CO2水平均显著降低,而两组患者的血pH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PCT与IL-18、IL-6和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r=0.612,0.595和0.569,P<0.05),而与血pH、SpOz和PET CO2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感染性新生儿患儿血清PCT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刘晟;姚宝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氯联苯暴露对着床期子宫内膜组织特定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氯联苯(PCB118)慢性暴露对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特定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3周大CD-1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μg/kg PCB118剂量组,10 μg/kg PCB118剂量组,100 μg/kg PCB118剂量组.各组灌胃1个月后,行促排卵合笼,于妊娠第4.5天断椎处死小鼠,留取子宫内膜组织.采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PCR(MeDIP-qPCR)检测特定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实时定量RT-PCR检测特定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MeDIP-qPCR显示,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剂量组中PCDH17、ITGB8、FREM2及FGF4这4个基因启动子呈现高甲基化,与我们前期DNA甲基化芯片结果一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Real-time PCR显示,PCDH17、ITGB8、FREM2及FGF4基因的mRNA水平在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呈现负相关.结论:慢性PCB118暴露诱导着床期特定基因启动子区发生高甲基化,进而引起这些基因表达沉默,这可能是PCB118生殖毒性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左驰;瞿鑫兰;张铭;曹羽明;杨寒笑;姚燕如;张元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TGF-β1/Smad2通路参与IL-17诱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对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TGF-β1/Smad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0,10,25,50,100 ng/ml)IL-17刺激A549细胞48 h,RT-PCR检测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TGF-β1的表达.将体外培养的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IL-17 (100 ng/ml)组、IL-17+SB431542组.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cad、α-SMA、TGF-β1、Smad2、和p-Smad2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IL-17作用后,E-cad在50 ng/ml IL-17组时表达下调,与浓度呈负相关;α-SMA在100ng/mlIL-17组时表达上调;TGF-β1在25 ng/ml IL-17组时表达上调,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IL-17组E-cad表达下调,α-SMA、TGF-β1、p-Smad2表达均增加,Smad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IL-17组比较,IL-17+SB431542组Smad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TGF-β1、p-Smad2、α-SMA蛋白表达均降低,E-cad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TGF-β1/Smad2通路参与IL-17诱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汪婷;程真顺;刘媛;邹靖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RhoA/ROCK通路调控前列腺增生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目的:通过研究RhoA/ROCK通路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上皮细胞发生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提示BPH的可能发生机制,为治疗BPH提供新的靶点.方法:TGF-p处理BPH上皮细胞系(BPH-1),检测EMT相关分子和RhoA的mRNA表达.随后用ROCK抑制剂Y-27632和TGF-β共处理BPH-1,检测EMT相关分子和RhoA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GF-β诱导BPH-1细胞发生EMT,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降低,神经型钙黏蛋白(N 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升高,同时BPH-1细胞RhoA的mRNA表达上调.Y-27632能够逆转TGF-β诱导的BPH-1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和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MT在BPH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而RhoA/ROCK通路参与了TGF-β诱导的EMT的调控.

    作者:郭雨鸣;陈平;向涵;肖和;赵珂珂;张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跨肺压为导向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呼吸生理及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比较以跨肺压(PL)为导向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L)和传统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plat)分别在机控通气和保留自主呼吸模式下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呼吸生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8只比格犬采用静注油酸复制ARDS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镇静组):充分镇静肌松,呼吸机控制通气,控制Pplat=30 cmH2O(即相当于控制吸气末PL=20 cmH2 O);B组(控制PL组):保留自主呼吸,控制吸气末PL=20 cmH2O;C组(控制Pplat组):保留自主呼吸,控制Pplat=30 cmH2O.观察动物基础状态(成模前)及肺保护通气前后的氧合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变化,胸活检取肺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与A、B两组相比,C组动态肺顺应性(CL-dyn)、静态肺顺应性(CL-stat)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潮气量(VT)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氧输送(DO2)明显低于A组和B组,肺内分流比例(Qs/Qt)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肺损伤总分高于A组和B组(P<0.05);肺损伤分类评分中,C组中性白细胞浸润评分和间质水肿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肺不张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监控PL无论在自主呼吸或机控呼吸状态下,均能够有效地调控肺容量,改善肺顺应性和氧输送,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在保留自主呼吸时,单纯监控Pplat不能有效的调控肺容量,可加重VILI.

    作者:温德良;肖锐;王鑫;顾为丽;熊旭明;陈荣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双定标法在乳腺癌化疗患者肝衰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超声双定标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肝衰减系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乳腺癌(Ⅰ期)术后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3次、化疗6次后分别用超声双定标分析软件计算得出每次的肝衰减系数,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AST及ALT),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间参数的差别,并计算衰减系数变化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衰减系数和肝功能相关指标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衰减系数与AST及ALT成正相关(r=0.544,0.597,P<0.05).结论:超声双定标方法可以客观量化肝衰减,对于肝衰减的分度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王晓静;史念曾;王岩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胚胎培养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的表达与胚胎质量和妊娠率的关系

    目的:探讨胚胎培养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的表达与胚胎形态学评分及其与移植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收集培养第3天可利用胚胎的培养液,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中LRP 1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胚胎形态学评分间胚胎培养液中LRP-1水平的差异,并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间移植胚胎培养液中LRP-1水平.结果:①优质胚胎对应的培养液中LRP-1的表达水平高于Ⅲ级胚胎的表达水平[(991.79±182.60)pg/mlvs (639.22±108.09)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妊娠组胚胎培养液中LRP-1的表达水平[(1 056.34±166.82) pg/ml]高于未妊娠组的表达水平[(899.46±169.37)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培养液中LRP-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李恒星;史蕾;周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多重性因素导致的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目前主要认为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其发病的机制尚不明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 (PTPN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遗传易感性这一因素,表现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而且在地域、种族中表现出了差异性,本文从PTPN22基因多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在不同人群中的遗传性特点作一总结.

    作者:许庆洪;吴杰;陈志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雅培Ruby与UF-1000i在脑脊液细胞计数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雅培Ruby与UF-1000i在脑脊液细胞计数中的应用.方法:245例脑脊液标本,分别用雅培Ruby与UF-1000i测定其红细胞(RBC)数目、白细胞(WBC)数目、单个核的白细胞(MN)数目、分叶核的白细胞(PMN)数目,并与手工计数法结果比较.结果:两台仪器所测得的红细胞(RBC)数均和手工计数法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结果可用于临床;仪器法所测WBC>500×106个/L时,两台仪器的结果均不可信,需要手工法复查;仪器法所测WBC<499×106个/L时,两台仪器的结果准确,且相关性好,均可用于临床.结论:临床上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时,应优先采用雅培Ruby与UF-1000i等仪器法进行测定,结果存疑时需用手工计数法复查.

    作者:刘潘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通过影响HMGB1分布及表达减轻心肌细胞缺氧损伤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2)对心肌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分为4组:正常组(H9C2)、缺氧组(Hypoxia+H9C2)、CORM-2组(CORM-2+Hypoxia+ H9C2)和iCORM-2组(iCORM-2+ Hypoxia+ H9C2).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心肌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HMGB1核浆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胞浆内HMGB1表达和总HMGB1的表达情况,以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结果:缺氧组与正常组比较,细胞活性下降,凋亡率增高(9.5% vs 27.4%,P<0.05),胞浆HMGB1迁移增加,细胞总HMGB1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P<0.05).CORM-2组与缺氧组相比,细胞的活性升高(P<0.05),凋亡率降低至14.1%,胞浆HMGB1释放量及总表达量减少,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ICORM-2组与缺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CORM-2通过影响HMGB1分布及表达减轻心肌细胞缺氧损伤.

    作者:黄晓锋;王志维;胡锐;胡小平;徐鹏;李博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低氧预处理减缓缺氧对大鼠海马突触功能抑制及其机制初探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性神经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分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缺氧组和低氧预处理组.麻醉后分别取海马切片,进行CA3区Schaffer侧支刺激,记录CA1区椎体细胞诱发电位的变化.②将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7-11 d,分组处理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三组海马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光密度分析.结果:经低氧预处理后,可以使海马脑片的群峰电位在缺氧后开始减小、完全消失的时间出现延迟,分别为(4.52±0.99)min和(9.04±1.93)min,与缺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的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阳性率显著性降低、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可以延缓缺氧对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的抑制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神经元c-fos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陈堃;张志发;廖明锋;徐萍;李璐;吴娅琴;龙思;王学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C)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12月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的住院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病区、侵入性检查及抗生素治疗情况,根据CRABC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C)两组收集的信息,运用SPSS 16.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28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201株是CRABC,占7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OR 0.313,95%CI 0.107-0.739,P=0.001 0)、气管插管(OR 0.279,95%cI0.122-0.640,P=0.003)、气管切开(OR 0.251,95%CI 0.088-0.717,P=0.010)、手术引流(OR 0.322,95%CI0.132-0.788,P=0.013)和碳青霉烯类药物(OR 0.461,95%CI 0.230-0.922,P=0.029)的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住ICU、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手术引流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是感染CRABC的危险因素,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张建武;沈平华;郭清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整形外科手术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患者合适的整形外科手术,总结美容修复体会及预后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美容修复情况进行回顾.结果:80例患者基底细胞癌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外观美容,预后良好.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选择与病灶部位、大小等相匹配的整形外科手术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及预后.

    作者:袁玉明;余墨声;王荣;彭梦龙;冯先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时左心室收缩力及钙瞬变的变化

    目的:研究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时左心室收缩力及钙瞬变的变化.方法:采用主动脉缩窄术构建压力负荷型心衰小鼠模型及心肌肥厚小鼠模型,小动物超声机测量小鼠心室壁厚度及射血分数,Langendorff灌流术分离小鼠左心室心肌细胞,高速CCD摄像机系统和双激发荧光倍增系统同步测量左心室心肌细胞肌小节收缩舒张功能和胞内钙瞬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肥厚小鼠心室壁明显增厚,胞质基础钙浓度、钙瞬变振幅增高,钙瞬变达峰时间、恢复时间和肌小节舒张时间明显延长,肌小节初长度缩短;心衰组小鼠心腔扩大,射血分数(EF)、钙瞬变峰值、峰高、达峰时间及胞质内钙恢复的速度明显下降,肌小节初始长度显著缩短,收缩幅度下降,静息期基础钙浓度显著上升,收缩及舒张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在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心脏结构的改变,心肌细胞对胞内钙的释放和回收能力均下降,使单个心肌细胞收缩无力、舒张时间延长,进而影响整个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改善心肌细胞钙循环可能在缓解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李行;杨梓琪;张光宇;常旦琪;钱成;王扬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发性流产蜕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复发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32例(正常妊娠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的分布和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TGF-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结果显示:TGF-β1主要表达于蜕膜的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与正常妊娠相比,复发性流产蜕膜组织中的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定量PCR结果和WesternBlot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一致,与正常妊娠相比,复发性流产蜕膜组织中的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性流产蜕膜组织中TGF-β1的表达降低,提示TGF-β1对妊娠的维持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潇;王艳清;鲜舒;程艳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肾、胰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损害HIV相关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HIV相关淋巴瘤(ARL)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识别能力,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RL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ARL患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确诊时侵犯范围广泛,首发病灶不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导致诊断延误病情恶化,但积极抗淋巴瘤治疗后病情仍得到缓解,显著延长其生存时间.结论:ARL病情进展迅速,晚期比例高.提高对ARL的认识,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玉果;张永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分析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进行激光治疗或者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2012年11月-2015年11月间我院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继发DME患者72例102眼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重度非增殖性DR(NPDR) 56眼,增殖早期46眼.按照治疗方法分:A组,单纯光凝组[49眼,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在1月内分次完成];B组,联合治疗组[53眼,先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3d后进行激光治疗,1月内完成PRP].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改变,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B组)视力提高率为71.7%,显著高于A组(视力提高率44.9%),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5,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改善情况B组优于A组(t=7.94,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能在短期内减轻血管渗漏及黄斑水肿从而提高视力,联合法治疗DME效果更好.

    作者:奚翠萍;范寒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柚皮素减轻AngⅡ诱导的原代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作用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原代大鼠心肌细胞(NRVMs)肥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AngⅡ刺激NRVMs构建体外心肌肥大模型,分为Vehicle组、Naringenin组、AngⅡ组和AngⅡ+Naringenin组.CCK8检测心肌细胞活性,α-actin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RT-PCR检测ANP、BNP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NK、ERK及P38蛋白磷酸化水平,Hoechst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明显增大,ANP、BN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给予柚皮素干预后心肌细胞面积减小,ANP、BNP mRNA表达水平降低;此外,柚皮素能够减轻AngⅡ诱导的ERK和P38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及心肌细胞凋亡.结论:柚皮素可以减轻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以及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魏文迎;徐斯驰;袁雨培;车妍;唐其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左孟西旦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指数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左孟西旦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指数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到2017年1月发表的左西孟旦用于心脏手术的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 5.3软件.结果:纳入7个研究共计5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左西孟旦组(L组)术前心指数与安慰剂组(P组)无统计学差异[MD=0.00,95 %CI(-0.09,0.09)],术后0h及入ICU后2,6,12,24 h心指数显著高于安慰剂组[MD、(95%CI)分别为0.52(0.25,0.79)、0.30(0.12,0.48),0.44(0.32,0.57),0.77 (0.49,1.05),0.61(0.24,0.99)].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左孟西旦有助于提高心指数,改善泵血功能,但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多为观察性研究,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论证.

    作者:李维;夏中元;孟庆涛;陈榕;冷燕;刘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魏酸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及对磷酸化ERK、CREB和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1/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p-ERK及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S)、慢性脑低灌注组(2VO+ NS)、阿魏酸钠治疗组(2 VO+ SF).采用新奇物体识别试验、Morris水迷宫检测3组大鼠的认知;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海马中的p-ERK、p-CREB、BDNF的表达.结果:通过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大鼠识别新物体能力下降,阿魏酸钠可以缓解这种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减少;阿魏酸钠治疗组可以缩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P<0.05),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p-ERK、p-CREB、BDNF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P<0.01,P<0.001),治疗组p-ERK、BDNF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了海马中p-ERK、p-CREB、BDNF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杜雪蓓;燕灏敏;梁津瑜;谢袆;章军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