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

刘成珪;肖诗亮;董念国;孙宗全;杨辰垣;周诚;邱雪峰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 心内畸形, 分期手术, 一期手术
摘要:目的 总结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用3种术式共行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矫治18例.分期手术4例,一期主动脉缩窄修复,Ⅱ期室间隔缺损闭合(组Ⅰ);双切口一期手术8例,在循环阻断或局部灌注心肺转流下行主动脉缩窄修复和室间隔缺损闭合(组Ⅱ);正中切口一期手术6例,正中开胸非心肺转流下缩窄修复.同期闭合室间隔缺损(组Ⅲ).结果 组Ⅰ中死亡3例,1例出血心跳骤停,2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组Ⅱ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组Ⅲl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2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残余轻度主动脉缩窄,组Ⅱ2例、组Ⅲ1例,均无症状且无需再次手术.各组均未发现体循环高血压、动脉瘤形成和主动脉瓣返流等并发症.结论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手术策略主要根据心内畸形和缩窄病变特点决定.能一期手术矫治者好一期手术,其效果优于分期手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LRIG2基因短发夹RNA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和稳定株的筛选

    目的 构建针对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2(LRIG2)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观察其对目的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GenBank中LRIG2基因序列设计2条RNA干扰序列,命名LRIG2-shRNA1、LRIG2-shRNA2,同时设计1条非特异性序列作为阴性对照.据此设计合成各自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连接入pGenesil 2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不同浓度的G418作用于GL15细胞,得到G418对于GL15细胞的筛选浓度.3种重组表达载体转染胶质瘤细胞系GL15细胞,用G418筛选后挑单克隆后扩增获得稳定株.逆转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LRIG2的表达.结果 3种重组表达载体(pGenesil 2-LRIG2-shRNA1、pGenesil 2-LRIG2-shRNA2和pGenesil 2-negative shRNA)经限制性酶切及DNA测序分析证明序列插入正确.G418对于GLl5细胞的筛选浓度为600μg/ml,筛选出稳定转染三种质粒的GL15细胞,转染pGenesil 2-LRIG2-shRNA2组细胞LRIG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转染pGenesil 2-LRIG2-shRNA1、pGenesil 2-negative shRNA组.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LRIG2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Genesil 2-LRIG2-shRNA2),转染细胞后可抑制LRIG2基因表达,为研究LRIG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作者:王宝峰;蔡明俊;陈如东;韩林;郭东生;雷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7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过敏性系统性坏死性小血管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仅次于狼疮性肾炎的一种常见继发性肾炎,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部分患者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关节痛、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HSPN患者可因致敏原性质不同、个体反应差异及血管炎累及的器官和病变程度不同,在临床和肾脏病理学上呈现不同的改变,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也有较大差异.

    作者:李秋月;杨柳;张莉;周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

    目的 总结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用3种术式共行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矫治18例.分期手术4例,一期主动脉缩窄修复,Ⅱ期室间隔缺损闭合(组Ⅰ);双切口一期手术8例,在循环阻断或局部灌注心肺转流下行主动脉缩窄修复和室间隔缺损闭合(组Ⅱ);正中切口一期手术6例,正中开胸非心肺转流下缩窄修复.同期闭合室间隔缺损(组Ⅲ).结果 组Ⅰ中死亡3例,1例出血心跳骤停,2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组Ⅱ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组Ⅲl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2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残余轻度主动脉缩窄,组Ⅱ2例、组Ⅲ1例,均无症状且无需再次手术.各组均未发现体循环高血压、动脉瘤形成和主动脉瓣返流等并发症.结论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手术策略主要根据心内畸形和缩窄病变特点决定.能一期手术矫治者好一期手术,其效果优于分期手术.

    作者:刘成珪;肖诗亮;董念国;孙宗全;杨辰垣;周诚;邱雪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FLIP与HPV-16 E7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 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cFLIP与人乳头瘤病毒-16E7(HPV-16 E7)的表达,并研究二者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40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20例宫颈炎组织中HPV-16 E7与cFLIP的表达情况.结果 cFLIP在宫颈癌、CIN及官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50%、70.00%及30.0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宫颈组织中HPV-16 E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0%、75.00%及60.0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FLIP、H[PV-16 E7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均P>0.05).cFLIP表达与HPV-16 E7表达呈正相关(r=0.268,P=0.02).结论 cFLIP在宫颈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通过抗凋亡作用及逃避免疫监视影响机体对HPV感染的免疫反应,并可能协同HPV-16 E7影响细胞生长周期,在宫颈癌的恶性转化过程中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罗爱月;徐茜;王薇;卢运萍;马丁;王世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β2,TGF-β1、TGF-β2)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中的表达,探讨TGF-β1、TGF-β2在SO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灭活肺炎链球菌注入豚鼠中耳腔,制作SOM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致病鼠鼓室黏膜上皮在注入细菌后6 h、1 d、3 d、7 d、14 d及30 d后TGF-β1、TGF-β2的表达.结果 SOM动物模型的鼓室黏膜上皮中TGF-β1、TGF-β2早期就有表达.TGF-β1在术后7 d表达明显增强,第30天时达高峰,TGF-β2在术后24 h即有表达,14 d时达高峰.结论 灭活肺炎链球菌致SOM中,TGF-β1、TGF-β2在鼓室黏膜中出现过度表达,TGF-β1可能与SOM慢性迁延有关,TGF-β2在SOM早期起主导作用.

    作者:袁琨;张帆;喻慧岭;贺海霞;向芳;郑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法)测定125例老年EH患者及7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AGEs浓度.同时测量血压,并使用B型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根据IMT将EH患者分为非IMT增厚组(40例)和IMT增厚组(85例),根据斑块严重程度EH患者分为0~3级4组.结合AGEs、IMT对各组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 EH两组患者血清AGEs均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均P<0.01),非IMT增厚组与IMT增厚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GEs水平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斑块分级4组之间AGE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IMT与AGEs及脉压(PP)呈显著正相关,IMT增厚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和0.638(均P<0.05),非IMT增厚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和0.425(均P<0.05),所有患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和0.538(均P<0.05).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Es、PP与IMT增厚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AGEs水平升高与老年EH患者动脉硬化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兵;向定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氟康唑注射液早期经验性治疗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危重病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基础疾患和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病死率大为增加[1].白假丝酵母菌目前仍然是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2].临床常规根据实验室病原培养结果和(或)活体组织学检查确诊为IFI后再治疗往往贻误治疗时机.

    作者:胡松;彭岩;罗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目的 从大鼠胰岛细胞INS-1中克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的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 培养INS-1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经RT-PCR技术扩增出GLP-1受体的编码序列.然后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并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将获得的pGEX-4T-1-GLP-IR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D3),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蛋白,后通过SDS-PAGE对收获的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获得了GLP-1R编码序列,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GLP-1R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3)中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分子量大小约为83 kD.结论 本实验为获取GLP-1R大量蛋白样品制备抗体提供了可能;GLP-1R的克隆也为建立2型糖尿病的新药筛选平台提供了条件.

    作者:杨红旺;刘洋;孟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转染RECK基因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MMP-2活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转染RECK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MMP-2活化及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方法将含RECK全长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RECK转染入MG-63细胞,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 基因的表达,明胶酶谱法、Matrige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G-63细胞MMP-2活化比例及细胞侵袭力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细胞生长曲线法观察转染质粒DNA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转染后RECK基因在MG-63细胞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有稳定高表达;明胶酶谱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MMP一2的活化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均P<0.01),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穿透Matrigel的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均P<0.05);而MTT法测重组质粒转染组细胞生长曲线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RECK基因过表达可显著减少骨肉瘤细胞MG-63的MMP-2活化及其侵袭能力,RECK基因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徐亮;郭君红;郭向飞;刘冠军;杨述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DNMT1和DNMT3b基因在人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在人膀胱癌组织和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DNMT1和DNMT3b蛋白在24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DNMT1和DNMT3b基因在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中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24例膀胱癌组织中,DNMT1阳性表达率为(75.29±2.51)%,而在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2.61±1.57)%,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DNMT3b在24例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91±2.86)%,在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仅为(10.16±1.22)%,二者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中,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均检测到DNMT1和DNMT3b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在膀胱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蛋白的表达较正常膀胱组织明显增加,说明DNMT1和DNMT3b的高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DNMT1和DNMT3b在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中存在表达.

    作者:吴振启;张旭;刘毅;徐华;史涛平;权伟合;李虎宜;张有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冈田酸所致微管相关蛋白tau Ser396位点过度磷酸化抑制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磷酸酯酶活性降低致tau过度磷酸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稳定表达人tau eDNA的鼠成神经瘤细胞(N2a/tau)分3组.对照组不处理;十字孢碱(staurosporine,STP,凋亡诱导剂)处理6 h为STP组;用磷酸酯酶PP-2A的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处理4 h,再用STP处理6 h为OA+STP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免疫印迹检测Ser396位点磷酸化tau(Ser396 p-tau)和总tau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Ser396 p-tau的阳性产物与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阳性产物的共定位关系.结果 ①凋亡率:对照组为(4.37±1.47)%,STP组为(19.84±3.25)%,OA+STP组为(12.12±2.46)%;②免疫印迹:OA+STP组Ser396 p-tau的表达明显高于另两组,总tau表达组间无差异;③免疫荧光双标:进一步印证免疫印迹结果,且3组均显示活化的Caspase-3和Ser396 p-tau阳性产物大多不共定位于相同细胞.结论 PP-2A活性降低所致tau Ser396位点的过度磷酸化可抑制细胞凋亡,结合前期的实验进一步明确特殊位点过度磷酸化的tau可抑制细胞进入快速的凋亡程序.

    作者:沈建英;徐桂香;左斌;甘辉;肖娟娟;张敏海;汪薇曦;李宏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黏蛋白MUC5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5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气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病例分3组,即COPD组,吸烟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取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肺叶并分离出气道,分离和培养上皮细胞,采用ELISA定量检测培养上清中的MUC5AC,同时采用RT-PCR检测培养气道上皮细胞中的MUC5AC mRNA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气道上皮细胞MUC5AC蛋白水平较低,吸烟对照组和COPD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COPD组也高于吸烟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气道上皮MUC5AC mRNA水平较低,吸烟对照组和COPD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COPD组也高于吸烟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吸烟和COPD可导致气道上皮MUC5AC的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并且COPD患者稳定期也存在MUC5AC的高分泌状态,MUC5AC黏蛋白的过度分泌是COPD慢性进行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赖异;李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五甲基槲皮素对Ang Ⅱ致心肌肥厚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 研究五甲基槲皮素(PMQ)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大鼠心肌肥厚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试验持续21 d.①空白组:每晨生理盐水灌胃;②PMQ组:每晨PMQ 50 mg/kg灌胃;③AngⅡ组:于第15天开始皮下注射AngⅡ 288μg/(kg·d);④PMQ+Ang Ⅱ组:PMQ和AngⅡ处理同前;⑤溶剂+AngⅡ组:每晨溶剂灌胃,AngⅡ处理同前.于第22天处死大鼠.测量心脏指数、左心指数,心肌超氧化物歧化物(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eal time)PCR检测脑钠素(BNP)mRNA的表达,TUNEL法测心肌凋亡,免疫组化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PMQ能明显抑制Ang Ⅱ所致的心肌肥厚[左心指数,(2.02±0.16)vs(2.34±0.10)mg/g]及BNP mRNA表达上调;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凋亡指数,(0.72±0.18)vs(1.28±0.27)%]及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平均吸光度(0.037 3±0.007 3)vs(0.054 0±0.006 8)]和Bax/Bcl-2的提高[(0.17±0.03)vs(0.25±0.04)].并降低SOD活力、增加MDA含量.结论 PMQ能对抗AngⅡ引起的心肌肥厚及细胞凋亡.此效应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毛张凡;孙宗全;杜心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莲房原花青素和银杏内酯联用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的改善作用

    目的 观察莲房原花青素和银杏内酯联用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相近的昆明种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行为学测试开始前1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建立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50 mg/kg莲房原花青素+10 mg/kg银杏内酯、100 mg/kg莲房原花青素+20 mg/kg银杏内酯、150 mg/kg莲房原花青素+30 mg/kg银杏内酯;其余两组灌胃生理盐水.喂养30 d后以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法、跳台法)为指标观察莲房原花青素和银杏内酯的联合作用.结果 在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模型中,莲房原花青素和银杏内酯联用在Morris水迷宫中可缩短潜伏期,减少游泳距离;在跳台实验中可以延长平台停留期,显著减少错误次数.结论 莲房原花青素和银杏内酯联用能够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张丽;许继取;荣爽;谢笔钧;孙智达;张允建;刘烈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在糖尿病小鼠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同种小鼠胰岛细胞移植前后血糖、胰岛功能的变化,探索胰岛细胞分离、纯化、移植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经胆囊注入V型胶原酶水浴消化胰腺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分离纯化胰岛细胞,并在消化液和Ficoll分离液中加入了大豆胰酶抑制剂(STI)和牛血清白蛋白组份V(BSA),用双硫腙(DTZ)法判定胰岛纯度,锥虫蓝排斥试验评估胰岛存活率;糖尿病小鼠行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后,检测受体血糖、胰岛素及C肽变化,以判定胰岛功能.结果 糖尿病小鼠模型胰腺形态有明显病理变化,同种小鼠胰岛纯化后细胞形态完好,使分离纯化后的胰岛产量由原来方法的(40.7±13.2)个提高到了(263.5±32.I)个(P<0.01),活性在95%以上,胰岛移植后,实验组48 h后血糖明显下降,C肽水平上升.结论 采用加用STI、BSA小鼠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可增加胰岛细胞产量,同种小鼠胰岛细胞移植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作者:王芳;杨业新;胡清;李雪锋;朱大菊;李元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ERCP在胆管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管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226例胆管良性疾病患者中,胆总管蛔虫1例,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12例,胆管炎性狭窄13例,手术损伤继发胆管狭窄2例,胆漏3例,胆总管结石195例,通过ERCP了解胆管良性疾病的类别、部位与性质,再采用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取石术、胆管扩张术、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逆行胆管引流术(ERBD)等方法治疗.结果 226例患者中有223例成功,成功率98.7%,手术相关的并发症16例(7.08%).结论 ERCP及相关技术治疗胆管良性疾病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是治疗胆管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姮;黄晓东;吴杰;王萍;刘文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哮喘患者诱导痰炎性细胞中Tim-3 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 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炎性细胞中Tim-3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上清液中IL-4、IFN-γ的水平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探讨Tim-3 mRNA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哮喘门诊或住院患者中收集哮喘缓解期患者25例,轻至中度急性发作期患者28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炎性细胞中Tim-3 mRNA的表达并做半定量分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4、IFN-γ的水平,并测定所有患者的肺功能,分析Tim-3 mRNA与IL-4、IFN-γ的水平及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发作期诱导痰炎性细胞中Tim-3 mRNA吸光度值为(0.48±0.07),与缓解期的(0.21±0.04)和对照组(0.09±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期诱导痰上清液中IL-4的水平为(39.71±8.37)pg/ml,与缓解期的(21.63±9.18)pg/ml,和对照组(16.24±7.56)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期诱导痰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为(32.64±6.45)pg/ml,与缓解期的(78.51±8.62)pg/ml和对照组(86.47±9.31)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诱导痰炎性细胞中Tim-3mRNA的表达水平与IL-4呈正相关(r=0.65,P<0.05),与IFN-γ和肺功能分别呈负相关(r=-0.89,r=-0.78,均P<0.01).结论 诱导痰炎性细胞中Tim-3 tuRNA表达增高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陆小霞;胡维琨;熊盛道;熊维宁;徐国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6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38例经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MRI检查评估肿瘤大小,术后病理检查再次评估肿瘤大小.结果 39.5%(15/38)肿瘤呈向心性缩小,其中10.5%(4/38)肿瘤向心性缩小周围无病灶残留,29.0%(11/38)肿瘤向心性缩小但周围仍有癌灶残留;60.5%(23/38)肿瘤呈筛状缩小.对肿瘤大小的评估,MRI检查肿瘤大小与病理切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P<0.01).结论 MRI可以较准确评估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大小,在保乳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春萍;潘华雄;杨帆;明洁;黄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氧自由基对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氧自由基诱导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黄嘌呤而产生氧自由基.不同浓度氧自由基作用于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x及Bcl-2蛋白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Bax及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氧自由基作用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个浓度的氧自由基作用组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均P<0.01),同时,Bax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均P<0.01).结论 氧自由基可诱导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其发生机制与其调节Bax/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艾伟;孔维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79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后低血糖组与非低血糖组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疾病治愈好转率及死亡率.结果 低血糖组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治愈好转率明显低于非低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血糖发生率高,与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谢艾妮;蒋雄刚;孙宗全;董念国;张凯伦;肖诗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