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安;黄元成;石淑仙
目的探讨硫酸锌盐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增生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硫酸锌盐对RPE细胞生长的影响,用TUNEL技术检测RPE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Caspase-3表达.结果锌盐浓度高于0.001μmol/L就可抑制RPE细胞的增生;当锌盐浓度高于10μmol/L后对RPE细胞的增生抑制率与药物剂量成正比.不同浓度锌盐均可诱导RPE细胞表达Caspase-3增加,且当锌盐浓度高于0.01μmol/L就可诱导RPE细胞凋亡.结论锌盐可诱导RPE细胞表达Caspase-3增加,从而可引发RPE细胞的凋亡.因此对于不缺乏锌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RMD)患者锌剂治疗未必有益.
作者:王智;陈雯;张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否诱导培养的平滑肌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ox-LDL刺激后,原代培养小鼠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达VCAM-1 mRNA和蛋白的情况.结果 ox-LDL作用后,平滑肌细胞VCAM-1 mRNA经原位杂交显色,细胞平均吸光度(A)值为0.200 5±0.019 0,与对照组(0.144 6±0.005 5)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F=137.12,P<0.01).平滑肌细胞VCAM-1蛋白表达经免疫组化显色后,细胞平均吸光度值为0.129 5±0.024 0,较对照组(0.068 7士0.008 5)亦有所增加,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F=94.58,P<0.01).结论 ox-LDL能够诱导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达高水平的VCAM-1 mRNA和蛋白,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敏;瞿智玲;宗义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血浆胰岛素水平、游离脂肪酸(FFA)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BMI水平将51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2型糖尿病组(BMI≥25kg/m2)、正常体重2型糖尿病组,将28名正常体重非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脂联素和FFA,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2型糖尿病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后两组脂联素水平无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BMI及TG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59(P<0.01)和-0.3603(P<0.01),与FFA等无相关性.包括年龄、BMI、HDL-C、LDL-C、TG、TC、FPG、FINS、FFA和HOMA-IR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和TG对脂联素的影响相当.结论不同BMI个体的脂联素水平具有差异,在正常BMI范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胰岛素抵抗程度对脂联素无明显影响.TG和BMI是一组很好的评估脂联素水平和作用的指标.
作者:杨雁;张木勋;Katherine Cianflone;余海英;张建华;王宏伟;卢慧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式植入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患者根据眼部的不同条件,分别以全镂空巩膜壳内植入式、半巩膜壳内植入式及肌锥内植入式等手术方法植入义眼座,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种术式义眼座活动度有明显不同,全镂空巩膜壳内植入式活动度好且并发症少.结论义眼座植入全镂空巩膜壳内能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作者:张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1990年~2002年共收治因肠石阻塞肠腔,导致完全或不完全肠梗阻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甲基化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对胆管癌细胞株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氮-2′-脱氧胞苷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存活率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氮-2′-脱氧胞苷对QBC939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5-氮-2′-脱氧胞苷在浓度为0.5μmol/L时即可以抑制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24 h半数致死量为5.0 μmo1/L,细胞周期中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多,凋亡的发生率增高,而且以上作用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结论 5-氮-2′-脱氧胞苷可能通过消除某些抑癌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其重新表达而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唐启彬;孙华文;邹声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玻璃化冷冻技术保存75例患者的397个胚胎,复苏13例69个胚胎,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胚胎移植.结果 69个胚胎中,丢失3个,存活26个,存活率为39.4%.复苏后8例患者因胚胎质量差未移植,另外5例患者共移植了14个胚胎,其中1例获得单胎妊娠,分娩1名健康女婴.结论玻璃化冷冻技术简便、经济,并能够有效地冻存人类早期胚胎,可成为胚胎冷冻方法的另一个选择.
作者:王俊霞;朱桂金;魏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家兔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的心房肌电重构的机制及钠氢离子交换体抑制剂Cariporide和L型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的防治效果.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快速心房起搏对照组(对照组)、快速心房起搏+Ca-riporide组(Cariporide组)、快速心房起搏+维拉帕米组(维拉帕米组),每组12只.经颈内静脉将电极置入右心房,以600次/min行快速心房起搏,测定基础状态、给药后0.5 h和起搏后0.5、1、2、4、6、8 h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200、AERP150和AERP130),取起搏8 h的兔右心耳组织,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快速心房起搏后对照组的AERP缩短,AERP的频率适应不良,同基础状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房肌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明显.Cariporide组和维拉帕米组上述改变得以逆转和减轻.结论心房肌细胞内钙水平的增高在快速起搏导致的心房肌电重构中起作用,钠氢离子交换体活化是引起钙超载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大强;吴静;冯义柏;张家明;胡还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3例PCOS患者按BMI分为正常体重PCOS组(PCOS Ⅰ组,BMI<24 kg/m2)31例与超重/肥胖PCOS组(P-COSⅡ组,BMI≥24 kg/m2)22例,同时选取BMI正常的非PCOS妇女3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①PCOS Ⅰ组FINS、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HOMA-I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②PCOSⅡ组FINS水平和HOMA-IR值高于PCOS Ⅰ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③LH水平和BMI与HOMA-IR值显著相关,但前两者与HOMA-IR不存在交互影响(均P>0.05);IR在PCOS患者中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BMI正常的PCOS患者存在IR;肥胖可加重PCOS的高胰岛素血症和IR;IR为PCOS发病的独立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旻;邱红玉;孙永玉;李红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克隆和表达HLA Ⅰ类分子轻链(β2m)基因,为人工制备HLA Ⅰ类分子提供基础.方法利用逆转录PCR技术从Jeg-3细胞株中克隆β2m基因,与质粒pET22b(+)重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β2m,转化宿主菌E coli BL21(DE3),诱导β2m基因高效表达,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和功能鉴定.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β2m基因克隆和载体构建成功,目的蛋白在宿主菌中高效表达于包涵体中;通过包涵体的分离和纯化获得初步纯化的β2m,所制备的β2m能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能与HLA Ⅰ类分子重链形成具有天然构象的HLA Ⅰ类分子.结论人β2m基因能够在原核宿主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形成HLA Ⅰ类分子的功能.
作者:陈浩;翁秀芳;吴雄文;梁智辉;韩军艳;黄亚非;龚非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脑脊液鼻漏的预防和修补方法.方法将改良经鼻蝶显微手术用于200例鞍区病变,其中150例为大或巨大垂体腺瘤,术前合并脑脊液鼻漏4例,1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通过治疗观察并进行围手术期评价.结果发现脑脊液漏可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出现,通过术中的预防措施及术后的及时处理可以得到治愈.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为鞍区病变术中和术后预防和修补脑脊液鼻漏的良好方法.
作者:董芳永;舒凯;万锋;雷霆;胡文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武汉城区部分居民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情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城区一居委会700余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样本1082人,支气管哮喘的患病人数35人,现患率3.23%.男性患病率3.59%,女性患病率2.77%.0~14岁年龄组患病率4.76%,15~24岁年龄组患病率2.10%,25~59岁年龄组患病率2.52%,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7.89%.有哮喘家族史是发病的高危因素(OR=9.62),同时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也是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OR=8.27).一楼居民相对其他楼层发病率高(OR=2.81)结论武汉城区部分居民的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为3.23%,其中老年人的发病率高,儿童次之.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背景、居住条件等.
作者:刘光辉;祝戎飞;王忠喜;黄爱霞;李文静;陈欢;张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RT)手术成功率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到2002年2014个ART手术中,患者的年龄、病因、手术方式和获卵数对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①女性年龄是影响试管婴儿妊娠率的独立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获卵数和可移植的胚胎数下降,而且胚胎质量降低,导致妊娠率降低和流产率升高;②男性因素不孕和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行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手术的妊娠率较高,而原因不明不孕症的妊娠率较低,但都可能与年龄的影响有关;③获卵数超过30个,虽然患者年轻,妊娠率反而下降,其原因不明.结论女性年龄是影响ART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在比较分析其它因素时都必须首先排除年龄的影响.
作者:朱桂金;靳镭;章汉旺;刘群;李舟;魏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铝对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电位的抑制作用与胆碱能、GABA系统的关系.方法实验用SD大鼠68只,单个脉冲刺激穿通纤维(PP),记录海马CA3区诱发的群体峰电位(PS).待PS稳定后,向海马cA3区微量注射药物,观察铝对海马CA3区诱发电位的影响及某些中枢递质对铝抑制PS效应的影响.结果①海马CA3区局部微量给予0.5 mol/L AlCl3,记录的PS幅值1 min时下降幅度达峰值,为给药前的(33.8士11.0)%(n=6).AlCl3的这种抑制作用持续120 min.②预先CA3区微量注入1×10-9 mol/L Tacrine(胆碱酯酶抑制剂),1 min后再注入AlCl3,结果1~30 min内拮抗了AlCl3抑制PS幅值的效应(n=8),给予1×10-8 mol/L Tacrine(n=6),则拮抗作用延长至60 min,而给予1×10-10 mol/L Tacrine(n=6),拮抗作用在3~5 min弱于1×10-9mol/L组.③海马cA3区先给予1×10-3mol/L Bicuculline,1 min后再注入AlCl3,在1~20 min内Bicuculline部分减弱了AlCl3的作用(n=9).结论一定浓度的铝可抑制海马CA3区的诱发PS幅值;Tacrine能拮抗这种作用,且可能与剂量有关,提示铝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损害了ACh递质系统有关;应用GABAA受体阻断剂Bicuculline也使铝对PS抑制效应减弱,表明铝对PS的抑制也可能部分通过GABA途径起作用.
作者:胡剑峰;肖鸿美;李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lα、HSP70的表达.结果 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40.5%,其中出血量>60 ml者HIF-lα阳性率为88.9%,与其他出血量者(30~45 m1,46~60 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血肿作用时间明显相关,随着出血后手术时间的推迟而增加(P<0.05).HIF-1α与HSP70的表达呈正相关(n=15,r=0.82,P<0.01).结论脑出血后HIF-1α的表达与出血量及血肿作用时间相关,为判断脑出血灶周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提供了依据;HSP70有神经细胞保护及抑制凋亡的作用.
作者:唐洲平;郭守刚;彭岚;朱遂强;方思羽;张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将羟基喜树碱以不同终浓度作用于人肝癌BEL-7402细胞.用MT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毒性,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改变并记数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羟基喜树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质浓缩、核碎裂、细胞起泡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直方图上可见亚二倍体峰;以浓度为12.5、25、50、100、200μg/ml的羟基喜树碱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68±2.17)%、(21.24±3.76)%、(31 54±4.58)%、(40.21±5.26)%和(48.35±6.70)%,与对照组(2.09±0.42)%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羟基喜树碱既能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又能诱导其凋亡,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毒性.
作者:李军尧;唐忠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8例老年人慢性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B淋巴细胞(CD19+)Fas蛋白和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前T淋巴细胞的Fas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P<0.01),Fas-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P<0.01);B淋巴细胞的Fas和Fas-L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治疗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患者T淋巴细胞的Fas蛋白表达上调和Fas-L蛋白表达下调,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治疗前老年慢性ITP患者体内Fas/Fas-L途径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异常,经治疗后T淋巴细胞的Fas蛋白表达上调,有助于抗原活化的B淋巴细胞的凋亡.
作者:高清平;杨年兰;陈友华;敖绪斌;陈伦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PDGF-1)mRNA及Ⅰ、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重症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重症病毒性肝炎肝组织标本20例,非肝病患者肝组织6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Ⅰ型前胶原和PDGf-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Ⅰ、Ⅳ型胶原蛋白的沉积、分布和含量,用天狼红染色观察肝组织总的胶原含量.结果与正常肝组织相比,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Ⅰ型前胶原和PDGF-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Ⅰ、Ⅳ型胶原蛋白大量沉积.PDGF-1mRNA的表达与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和总的胶原含量,Ⅰ、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DGF-1 mRNA与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增加是导致肝组织胶原蛋白合成增加,重症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志安;黄元成;石淑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种动物蛋白所致家兔免疫性血管炎的病理特点,为建立川崎病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牛血清白蛋白重复静脉注射复制兔的免疫性血管炎模型,25只幼兔作为实验A组,10只成年兔作为实验B组,10只幼兔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做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组织病理分析和相关免疫学检查.结果经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实验A组中有6只发现有冠状动脉扩张,实验B组均未出现冠状动脉扩张.病理检查:光镜下见实验A、B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内皮细胞肿胀、坏死、内皮下组织水肿、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弹力纤维断裂等改变,实验B组的病理改变较轻,且实验A组中冠脉扩张者比无冠脉扩张者病理损伤重;电镜检查:实验A组冠状动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染色质浓聚、平滑肌细胞轻度变性、线粒体肿胀及内质网扩大等改变.实验B组仅见内皮细胞肿胀和轻度平滑肌细胞变性.结论首次发现用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幼兔免疫性血管炎,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其病理改变与川崎病相似,可作为建立川崎病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提供了免疫性血管炎可引起幼龄动物冠状动脉扩张的实验依据.
作者:韦卫中;陈绍军;王宏伟;胡秀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体外实验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结合后对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干预条件细胞表面HLA-Ⅰ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细胞内HCMV p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表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表面HLA-Ⅰ的表达HCMV感染组低于对照组;紫外线灭活HCMV(UvHCMV)组高于对照组;肝素和氯酸钠干预HELF细胞后再用UV-HCMV感染的HELF细胞,其表面HLA-Ⅰ的表达低于UV-HCMV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HCMV感染HELF 24 h,HCMV pp65蛋白呈阳性表达;UV-HCMV感染HELF 24 h,HCMV pp65蛋白呈阴性表达.结论 HSPGs可能参与影响HLA-Ⅰ在HCMV感染的HELF细胞表面上的表达,对HCM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起间接调节作用.
作者:何超蔓;闻良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