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强;黄孝文;崔永华;高源;王春芳
目的评价Root ZX根尖定位仪对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根管治疗术的86例患者,单根管牙104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工作长度用Root ZX根尖定位仪测定,对照组工作长度用器械探测法测定.两组均用手动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侧方加压法根管充填.结果适充、超充和欠充在实验组中的比例分别为79%、15%和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56%、31%和1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Root ZX根尖定位仪可以准确测定根管长度,从而明显提高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质量.
作者:于晓霞;欧汝强;宋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腐殖酸对NMMRI鼠关节软骨胶原分子直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含30 mg/L腐殖酸的饮水饲养二代NMRI鼠,应用形态学、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子代鼠关节软骨胶原的分子直径、糖基化率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关节软骨胶原分子直径明显增粗(P<0.01),糖基化产物GHH明显下降(P<0.01).结论鼠关节软骨胶原分子直径的改变与腐殖酸对胶原分子糖基化率的影响有关.
作者:朱少华;Peter Paul Fietzek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6例胰腺癌组织中P53蛋白、VEGF及VEGF-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53、VEGF与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65.2%和43.5%.P53表达与胰腺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VEGF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P<0.05)和远处转移(P<0.01)显著相关,而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无关,P53表达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VEGF-C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在胰腺癌中,VEGF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在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VEGF-C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在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进;薛新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的HL60细胞周期变化,进一步揭示细胞分化在细胞周期中的时相特异性.方法以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终浓度为10μmol/L)影响下不同时间点的HL60细胞为检测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大小及细胞表面的分化标志;碘化丙啶(PI)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从而对已分化细胞进行确认;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检测G1期的Ki67表达水平;再应用流式分选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期细胞形态.结果①随着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被诱导的细胞出现髓系细胞表面的分化标志物CD11b.②全反式维甲酸导致HL60细胞周期的G0/G1峰升高,S期水平下降.③随着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G1期的Ki67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④只在G1期细胞中可见到已分化细胞.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以诱导HL60细胞周期的G1早期→G1晚期阻滞,并诱导HL60沿着粒系方向分化,细胞分化完成于细胞周期中的G1早期.
作者:许培权;龚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以HLA-A小阵列检测芯片为平台,确定HLA-A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中优化实验条件.方法观察了样品制备方法(传统酚-氯仿法、白细胞裂解液法、Fe2O3纳米磁珠)、不对称PCR制备ssDNA的参数、PCR产物纯化方法对杂交结果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的基因组提取方法均获得良好的特异性PCR扩增结果,纳米磁珠应用于样品提取和PCR扩增获得成功,实验条件需进一步完善;在不对称PCR佳实验条件为反向引物与正向引物浓度比25:1,正向引物浓度为0.04 μmol/L,PCR灵敏度可达ng(纳克)模板DNA,Qiagen纯化试剂盒效果略强于其它两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HLA-A生物芯片样品制备条件,并取得理想结果,为寡核苷酸生物芯片的实际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作者:陈慧;高华方;马雪梅;杨渝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源性和外源性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整合素β1(β1mtegrm)在人脑胶质瘤侵袭行为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用细胞粘附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外源性FN和整合素β1对U251人恶性胶质瘤细胞株粘附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用原位杂交法检测18例中低度恶性胶质瘤、15例高度恶性胶质瘤及7例正常脑组织中内源性FN和整合素β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U251细胞在外源性FN上的粘附能力呈浓度依赖性,尤其在中低浓度时(<5μg/m/)差异显著(P<0.01);抗FN抗体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均能完全阻断U251细胞在FN上的粘附.②随外源性FN浓度升高,U251细胞在所观察的不同时间段的迁移距离均显著增加(P<0.01);抗FN抗体几乎完全阻断FN对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抗整合素β1抗体只能部分阻断FN对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③细胞内FN和整合素β1mRNA在正常脑组织不表达或仅少量表达,而在胶质瘤中两者阳性表达率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高(P<0.05),且FN和整合素β1mRNA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855,P<0.01).结论①胶质瘤细胞通过其表面整合素β1受体与外源性FN成分相互作用,促进其在颅内的浸润侵袭.②整合素β1诱导的内源性FN合成增加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并可能对其恶性进展起促进作用.
作者:郭滟;任大宏;杨静;熊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头孢他啶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方法,内标为丙酮,色谱柱为μbondaparC18(7.8 mm×300 mm),流动相: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20:80,V/V),检测波长:254 nm,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结果头孢他啶的血药浓度在10~1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测浓度为0.1 μg/m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0±6.2)%,日内变异系数≤6.8%.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头孢他啶的血药浓度监测提供了分析方法.
作者:艾又生;徐楚鸿;陈华庭;王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医用纳米级Fe3O4磁流体的急性毒性,为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毒性以及载附药物的临床试验打下基础.方法按不同浓度不同容积分别通过口服法、静脉注射法及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医用纳米级Fe3O4磁流体,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小鼠口服半数致死剂量LD50>2104.8 mg/kg,大无毒性剂量ED0为320.10 mg/kg;静脉注射LD50>438.50 mg/kg,ED0为160.05 mg/kg;腹腔注射LD50>1578.6 mg/kg,ED0为320.10 mg/kg.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医用纳米级Fe3O4磁流体在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很低,可以考虑作为药物载体.
作者:王国斌;夏泽锋;陶凯雄;周立国;刘敬伟;肖勇;李剑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单核细胞U937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mRNA表达和蛋白质翻译的影响.方法 U937细胞培养到足够数量后,细胞计数传代分组:①对照组:加等量的培养基;②TNF-α组:加入TNF-α,使其终浓度为10 ng/ml;③ox-LDL组:加入ox-LDL,终浓度为100μg/m1.应用RT-PCR检测ACAT1 mRNA表达,蛋白定量应用免疫印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ACAT1 mRNA表达显著增加(0.573±0.032 vs 0.990±0.022,P<0.01),而ox-LDL组ACAT1 mRNA表达水平(0.554±0.026)无显著变化.3组之间ACAT1酶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TNF-α能促进ACAT1 mRNA表达,但未见TNF-α和ox-LDL对ACAT1酶蛋白表达有任何影响.
作者:成蓓;王毅;何平;吴剑萍;狄鸣;王洪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自律性水平随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而改变的发育依赖性特点.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电流钳条件下,记录了不同胚胎发育阶段小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和心房肌细胞的跨膜动作电位.结果心室肌细胞早期(9.5~10.5 d,early development stage,EDS)、中期(11~14 d,intermediate development stage,IDS)、晚期(14~18.5 d,late development stage,LDS)动作电位周期分别为(172.86±26.15)ms、(247.73±1 5.84)ms、(326.67±30.10)ms(P<0.05);中、晚期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周期分别为(204.15±24.14)ms,(226.53±20.28)ms.结论随着胚胎发育成熟,小鼠胚胎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的自律性活动逐渐降低.
作者:韩林;张树军;杜皓;唐明;刘长金;宋元龙;Jürgen HESCHELER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靶控输注(TCI)系统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患者清醒镇静的可行性及中国人咪达唑仑清醒镇静靶控血药浓度.方法对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运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镇静深度.采用咪达唑仑TCI行清醒镇静,以血浆室为靶控目标,确定相应靶控血药浓度及其与BIS相关性.结果深度清醒镇静(OAA/S评分3分)时所需靶控血药浓度为(118.0±l0.8)ng/ml.BIS与TCI血药浓度(C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BIS=-3.03Cp+352.27(r=-0.8854,P<0.01).结论咪达唑仑靶控输注系统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患者清醒镇静可控性良好,镇静深度适宜,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萍;杨钰香;姚尚龙;武宙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用ACHN肾癌细胞株建立肾癌动物模型,观察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的抗肿瘤生长和转移效应.方法将ACHN肾癌细胞株2.0×106/0.2 ml接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将16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自第3天起分别给予溶剂(3%无水乙醇+97%生理盐水)0.2 ml和TNP-470(40 mg/kg),隔日给药.第31天断颈处死小鼠,测定两组皮下瘤重、体积、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肺转移率.结果两组皮下瘤重分别为(630.15±123.65)mg和(270.00±62.35)mg(P<0.01),皮下瘤体积分别为(316.16±60.28)mm3和(126.50±45.12)mn3(P<0.01).MVD计数(40倍视野)分别为12.00±3.78和5.65±2.31(P<0.01).两组肺转移率分别为62.5%和0%(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瘤效应.
作者:黄海鹏;曾进;梅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癌基因MDM2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AML发生、分型及疗效的关系.方法以Sybr GreenI为荧光指示剂,β-actm作内参照,建立检测MDM2 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PCR反应完毕作熔解曲线分析.分析MDM2 mRNA的表达与AML的发病、FAB分型及疗效的关系.结果①通过对实验参数的优化,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1℃,Mg2+浓度3 mmol/L,牛血清白蛋白(BSA)浓度0.1 mg/ml,循环次数45次.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8.81%和15.39%.②AML组MDM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L各亚型M1、M2与M3组MDM2mRNA表达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未缓解组3组之间MDM2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采用Sybr GreenI的Lightcycler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MDM2 mRNA快速、简便、稳定性好.MDM2 mRNA的表达与AML的发生及临床疗效有重要关系.
作者:付康;吴蒙;吴健民;周志明;夏淑贞;吕文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构建抗转铁蛋白受体(TfR)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效应奠定基础.方法从抗TfR单克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载体pGEM-T-VHVH和pGEM-T-VL中扩增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在VH和VL基因间引入连接短肽(Linker),构建VH-Linker-VL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scFv)基因.经NcoⅠ和Not Ⅰ酶切后亚克隆到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UC19/119上,转化和筛选后,阳性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及抗体封闭试验鉴定其抗体活性.结果凝胶电泳可见重叠延伸PCR扩增产物约700 bp条带,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27 kD左右,与scFv的理论值一致,IFA及抗体封闭试验证明表达产物有抗人TfR的活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抗人TfRscFv,为抗人TfR scFv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慧芬;杨道锋;沈关心;周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凋亡素-2配体(又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l、PC3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TRAIL对Pancl和PC3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TRAIL可诱导胰腺癌细胞Pancl和PC3的凋亡,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C3的凋亡率明显高于Pancl.结论 TRAIL可以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胰腺癌细胞系对TRAIL的敏感性有差异,TRAIL可能为胰腺癌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作者:陈鑫;王春友;余康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n-VLDL,ox-V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将n-VLDL和ox-VLDL作用于培养的HUVEC,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l ELISA)和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检测VCAM-1蛋白在HUVEC的表达,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VCAM-1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的HUVEC表达VCAM-1,n-VLDL和ox-VLDL促进HUVEC表达VCAM-1,尤以ox-VLDL作用更强.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显示,n-VLDL和ox-VLDL促进单核细胞向HUVEC粘附.结论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CAM-1而促进血液单核细胞粘附于血管壁,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瞿智玲;杨全宝;阮秋蓉;朱大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及对肾脏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诱导大鼠糖尿病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比较各组的血生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肾脏病理改变及Smad7的免疫组化.结果糖尿病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mAlb)排泄量较正常鼠增多,系膜基质增生,Smad7表达明显下降;姜黄素治疗能明显降低Ccr(P<0.05),减少Alb排泄量(P<0.05),抑制系膜基质增生,上调Smad7的表达(P<0.05).结论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疗效,其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的作用,从而抑制肾脏纤维化.
作者:陈丽;刘晓城;宁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制备稳定高效表达血管生成素-1(Ang-1)的转基因工程骨髓基质干细胞.方法应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Ang-1真核表达质粒pEGFP/Ang-1,利用脂质体将pEGFP/Ang-1转入骨髓基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用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质粒酶切电泳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pEGFP/Ang-1质粒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约50%;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转基因骨髓基质干细胞表达Ang-1蛋白.结论成功制备表达外源性基因Ang-1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制备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余开湖;冯敢生;姜晓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将鼠dishevelled-1(DVL-1)cDNA重组质粒转染到培养的鼠成神经瘤细胞N2a,建立瞬时表达系统,为研究Wnt信号途径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纯化DVL-1 cDNA重组质粒,用紫外分光技术检测纯化质粒的纯度;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培养的鼠成神经瘤细胞N2a,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法从蛋白质水平检测转染和表达效果.结果质粒酶切电泳结果显示:鼠DVL-1 cDNA重组质粒PCS2+MT-MDVL1扩增和纯化成功,纯度达到要求;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外源鼠DVL-1 cDNA重组质粒在鼠成神经瘤细胞N2a中获得表达,基因转染和表达率为57.6%.结论成功将鼠DVL-1 cDNA重组质粒转染到培养的鼠成神经瘤细胞N2a中,并获得瞬时表达.
作者:王海红;曲忠森;张迎春;王建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益康唑(Econazole)是否可触发鼠白血病细胞株WEH-3细胞胞质[Ca2+]i浓度的改变.方法用Ca2+荧光探针(Fura-2/AM)负载WEHI-3细胞后测定Econazole作用WEHI-3细胞12、18、24 h的胞内[Ca2+]i浓度.结果Econazole作用WEHI-3细胞12、18、24 h后的胞内[Ca2+]i均高于对照组(80.6±15.3)nmol/L,分别为(131.2±11.2),(156.5±20.1),(182.1±13.6)nmol/L.结论提示Econazole作用WEHI-3细胞可增加细胞质内[Ca2+]i浓度.
作者:刘芳;邹萍;张敏;吴耀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