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黄体酮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

袁丽君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 黄体酮,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黄体酮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9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注射液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成功妊娠率、妊娠结局,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功妊娠率(81.63%)较对照组(53.0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功妊娠患者早产、足月分娩、胎儿生长受限、> 20周流产等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与黄体酮联合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成功妊娠率,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35例老年菌阳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老年菌阳肺结核和肺癌并存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总结35例菌阳肺结核与肺癌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刺激性干咳6例,咯血或痰中带血9例,胸痛8例,发热6例,胸腔积液2例,乏力、纳差5例,声音嘶哑1例.病理结果:小细胞癌6例,鳞癌19例,腺癌10例.结论 老年患者两病并存并不少见,两病同时存在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与单纯肺结核或肺癌相似,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以防漏诊误诊.

    作者:葛仁英;杨颖乔;徐旭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黄体酮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黄体酮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9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注射液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成功妊娠率、妊娠结局,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功妊娠率(81.63%)较对照组(53.0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功妊娠患者早产、足月分娩、胎儿生长受限、> 20周流产等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与黄体酮联合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成功妊娠率,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袁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微创脑出血术后恢复的作用观察

    目的 探究对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68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与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SIS 310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 vs29.41%)(P均<0.05).结论 对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作者:陈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脓毒症患儿病死风险评估

    目的 了解脓毒症患儿的生存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预后评估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脓毒症患儿的病死特点,基于临床常规资料建立病死风险指数(HI),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HI及其关联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 脓毒症患儿10d、20d、30d和100d累计生存率分别是96.4%、84.2%、81.0%和77.1%,病死的高风险区间是发病后6~24d.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年龄、氧合指数(PaO2/FiO2)、血小板计数(PLT)、机械通气时间、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是否急性肺损伤(ALI)/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否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与患儿的生存相关联(P<0.05),其中年龄、PaO2/FiO2、PCIS、是否脓毒性休克、MODS及受累器官数是预测病死的独立参数.HI值预测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51 (95% C1:0.797~0.905),大干年龄(0.722)、MODS(0.709)、PCIS (0.645)、脓毒性休克(0.643)和PaO2/FiO2(0.623)5个单一关联指标的AUC(P <0.05).以佳医学决定水平为切割点,各指标预测病死的敏感性分别为0.911、0.732、0.607、0.607、0.518和0.429,特异性分别为0.665、0.618、0.734、0.682、0.769和0.746,一致率分别为72.49%、64.63%、70.31%、66.38%、70.74%和66.81%.结论 病后6~24d是脓毒症患儿病死的高危期,年龄、PaO2/FiO2、PCIS、并发脓毒性休克和MODS是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以此建立的量化HI具有较单一指标更佳的预后评估效能.

    作者:郭瑞娜;贾玉涛;张一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脑血流参数及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脑血流参数及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参数与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颈总动脉血流量(Qmean)、动态阻力(DR)、特性阻抗(Zcv)、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mean较治疗前上升,NSE、NGF、DR和Zcv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效果确切,利于促进患者脑血流参数以及血清神经功能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徐效标;刘胜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喉上神经选择性探查法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上神经选择性探查法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9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术中喉上神经保护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喉上神经未探查组(未探查组)310例,喉上神经选择性探查组(探查组)382例,比较两组术后喉上神经损伤几率.结果 未探查组出现喉上神经损伤概率为7.1%,探查组出现喉上神经损伤概率为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上神经选择性探查法可明显降低喉上神经的损伤几率.

    作者:肖细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低频神经与肌肉刺激仪对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70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使用低频神经与肌肉刺激仪进行镇痛,对照组采取呼吸减痛法进行镇痛.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分布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神经与肌肉刺激仪能够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缩短了各产程的时间,减少产后的出血量,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分娩镇痛中应用.

    作者:张子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耱尿病疗效.方法 将使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加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30例,加用达格列净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耱(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尿酸(UA)、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BG、HbA1c、BM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TG、UA、BMI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G、UA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且能够更好的控制体重.

    作者:刘冬;梁亚平;陈锦嫦;姜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7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n =36)和对照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n=38).比较两组患者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预后状况[改良Rankin量表(mRS)、加拿大神经评分(CNS)].结果 ①观察组较对照组残余血肿量少(P<0.05)、血肿清除率高(P<0.05);②术后2d时,两组IL-1β、TNF-α、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6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mRS得分低(P<0.05)、CNS得分高(P<0.05).结论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均可有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但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后期对控制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和改善患者预后更有利.

    作者:刘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胰肠不同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比较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不同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胰肠不同吻合术经验,推广疗效佳的胰肠吻合方式.方法 收集本院6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方式34例,端侧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方式31例.对所有患者的术前、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及分析比较.结果 端端组患者胰肠吻合时间平均为(17.11±5.47) rain;端侧组吻合时间平均为(20.89±4.79) 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组和端侧组在胰管直径与胰管残端长径的比较中,差异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较低的并发症,适合广大医师根据术中情况及自己对术式的熟练程度选择应用.

    作者:郭飞宇;胡本顺;熊书名;朱茂群;高森;李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ICK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PICK1(蛋白激酶C结合蛋白1)是一个从线虫到人体都高度保守的膜周蛋白.PICK1在人体的很多器官中都有表达,在脑和睾丸的表达多,在肺中的表达量少.本文就关于PICK1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目的是探究中枢神经与PICK1相关性,从而成为研究药物的一个新的靶点.

    作者:陈娟;蔡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干预联合新型护理配合在消化内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综合干预联合新型护理配合在消化内镜诊疗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消化内镜诊疗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为41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干预与新型护理配合的方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等指标较常规组更为稳定(P<0.05);术后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诊疗手术中实施综合干预联合新型护理配合干预方案,可帮助患者稳定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章翔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脑梗死合并高Hcy血症应用叶酸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应用叶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高Hcy血症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叶酸,n=55)与对照组(常规治疗,n=55),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评分、超敏CRP水平,随访一年统计两组不良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段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8周后MMSE得分分别为(27.12±6.25)分和(23.01±5.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48周后两组超敏CRP水平分别为(4.13±1.02) mg/L和(4.21±1.04) 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随访一年,两组不良预后事件(死亡、脑梗死复发、脑出血、心肌梗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叶酸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但对超敏CRP水平与远期预后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与叶酸不能改善血中炎性指标水平相关.

    作者:严澎;魏立平;李文波;李元辉;阮春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对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对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PNS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肾损伤标志物、糖皮质激素受体、白蛋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分析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6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肾损伤标志物、白蛋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联合组变化幅度更明显(P均<0.05);联合组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各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用药方案治疗老年PNS效果确切,对其肾功能预后恢复有利.

    作者:刘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声频共振联合咽鼓管吹张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声频共振联合咽鼓管吹张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104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51耳),给予咽鼓管吹张治疗;观察组40例(53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声频共振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语言频率听阈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语言频率听阈结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声频共振联合咽鼓管吹张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可改善症状,提高听力,疗效显著.

    作者:郑锦;胡书君;朱欢欢;张莉莉;陈红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贴壁型与非贴壁型肺腺癌的HR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大径小于3cm肺结节的高分辨率CT (HRCT)表现及对贴壁型与非贴壁型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1例周围型肺腺癌共计163个肺结节的术前HRCT表现,163个病灶中有贴壁型肺腺癌89个和非贴壁型肺腺癌74个,贴壁型肺腺癌包括原位腺癌(AIS)38个、微浸润腺癌(MIA) 17个、贴壁型为主的浸润性肺腺癌34个.结果 结节类型、分叶征、毛刺征、异常血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膜凹陷征的发生率在贴壁型与非贴壁型肺腺癌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贴壁型肺腺癌在CT上多表现为磨玻璃结节,非贴壁型肺腺癌则表现为实性结节居多;结节的大径在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HRCT上发现磨玻璃结节,不伴有分叶征、毛刺征、异常血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膜凹陷征、大径较小时,应考虑贴壁型肺腺癌可能,提示预后较好.

    作者:黎佳维;伍建林;李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钢板固定多发跖骨骨折的疗效探究

    目的 探讨多发跖骨骨折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本院接受微型钢板内固定的45例多发跖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抽选于本院接受克氏针固定治疗的45例多发跖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足踝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行走时间.结果 观察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行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出现.结论 多发跖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疗效较好,疼痛较轻,恢复时间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罗旭坤;胡军;罗俊;余志宏;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术后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观察其神经功能以及预后情况的变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分别给高压氧治疗与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改善程度相对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77.4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61% (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联合应用高压氧及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与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狂犬病疫苗“2-1-1”免疫程序联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狂犬病预防中的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狂犬病疫苗“2-1-1”免疫程序联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狂犬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收治的230例因动物咬伤引起的暴露后Ⅱ、Ⅲ级损伤患者.其中对照组(110例)接受传统狂犬疫苗“5针法”免疫程序联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120例)接受狂犬病疫苗“2-1-1”免疫程序联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抗狂犬病抗体阳性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种7d抗狂犬病抗体阳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接种14d两组患者抗狂犬病抗体均转为阳性,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Ⅱ、Ⅲ级暴露患者抗狂犬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00%、94.29%,观察组分别为97.50%、90.00%,两组Ⅱ、Ⅲ级暴露患者抗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2-1-1”免疫程序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预防狂犬病效果较佳,可在短时内提高抗狂犬病抗体数量,阻止病毒扩散,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叶伟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二维联合四维超声产前筛查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价值探析

    目的 探析二维联合四维超声产前筛查先天性心脏畸形(F℃MH)胎儿的价值.方法 选择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574例中晚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由病理检查结果评估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在筛查FCMH胎儿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562例孕妇中单胎孕妇1550例,双胎孕妇12例,共分娩出1574个胎儿,FCMH胎儿23例,经解剖学及随访结果显示结构畸形8例(主动脉狭窄、房/室间隔缺损分别为5例、3例),联合畸形12例(法洛氏四联症、房/室间隔缺损、左/右心室发育不良分别为5例、4例、3例),非结构性畸形3例(心脏占位、心内纤维增生分别为1例、2例);二维检出异常16例,二维联合四维检出异常21例,二维联合四维检查在结构畸形、联合畸形、非结构畸形中的检出率(75.0%、100.0%、100.0%)均高于单独二维超声(62.5%、75.0%、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联合四维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91.30%、88.39%、88.44%)均高于二维检测(69.57%、72.67% 、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四维超声有效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两者联合对产前筛查FCMH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甜甜;杨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