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盛婷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近一年来我院落实对消毒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统计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落实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效果.结果 护理质量控制期间,只有1例患者出现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率为0.15%,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未对消毒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一年内出现11例医院内感染情况,医院内感染率为5.12%,落实对消毒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后,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 落实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医院发生感染的情况明显减少,给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靛玉红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抑制及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天然中药单体小分子化合物靛玉红(Indirubin)对人类神经胶质瘤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株作为细胞模型,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0、5、10、20、50 μM的靛玉红对U25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靛玉红作用后Bcl-2表达量的变化.同时构建U251细胞裸小鼠皮下异种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给予小鼠腹腔注射靛玉红药物干预及溶剂对照处理,观察靛玉红对皮下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皮下肿瘤中Bcl-2表达水平.结果 20μM靛玉红明显抑制U251的细胞增殖并剂量依赖性地降低Bcl-2的蛋白表达量;体内动物实验给药剂量为20mg/(kg·d)的靛玉红能减少皮下肿瘤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上述结果的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靛玉红对神经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分子机制而实现.

    作者:张涛;易昊天;王帮华;王泽夏;宁志丰;胡美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时机选择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调查和预后生活能力.方法 对常州市中医医院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徽创手术治疗,按照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为超早期组(≤6h)、早期组(7~24h)、延迟组(>24h),在两周后对其手术疗效进行评分(GOS评分),同时在6个月后随访时对其预后生活能力进行分级(ADL分级).结果 术后GOS评分和术后6个月进ADL分级评定结果显示,超早期组均优于早期组(P<0.05),早期组均优于延迟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尽早进行手术,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致残率,改善预后生活能力.

    作者:刘盛屹;许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L-卡尼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比观察L-卡尼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预防作用和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L-卡尼汀预防组(I/R +LC Ⅰ组)和治疗组(I/R+LCⅡ组),采用改良Longa方法进行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h后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右侧脑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ATP含量、血浆和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HE染色检测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大鼠经过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脑组织的能量ATP减少,血浆和脑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升高,与Sham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L-卡尼汀能改善上述各项指标,L-卡尼汀预防组与I/R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L-卡尼汀治疗组与I/R组相比,上述各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L-卡尼汀具有抗凋亡作用.结论 L-卡尼汀通过改善能量代谢、抗氧化、抗凋亡等途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作用,但治疗效果不显著.

    作者:但丁;王晓丽;陈浩宇;梁路;许华;张常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鼻神经鞘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因右侧鼻腔渐进性鼻塞半年,于2015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自觉右侧鼻腔通气逐渐变差直至完全鼻塞,无流血脓涕、无鼻胀痛感、无头晕头痛.入院时生命体征稳定,心肺腹未见异常.肉眼见右侧鼻腔有灰白色肿物突出前鼻孔,肿物表面光滑.对侧鼻腔结构受肿物挤压.患者在外院行CT检查,见右侧上颌窦、鼻腔和右侧筛窦密度影增高,鼻中隔被挤压向左侧鼻腔.入院后完善全麻术前检查,拍鼻窦MRI,夹取少量肿物送病检.病检回报:神经源性良性肿瘤,考虑神经鞘瘤.免疫组化:S-100(+);Vim(+);β-catenin(+);SMA(-).患者于2015年12月4日在全麻下行鼻颅底肿物切除术.术后病检为鼻颅底部神经鞘瘤.2015年12月14日患者出院.9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

    作者:张博;胡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负压封闭引流在手部毁损伤修复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对手部毁损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修复创面的护理.方法 对30例手部毁损患者进行手部清创后,按创面形状、大小,应用VSD引流护创材料,平均引流7~10d,观察创面材料负压情况,做好引流管护理.结果 30例患者使用VSD期间引流管均通畅,肉芽组织生长新鲜.二期皮瓣移植手术,28例顺利存活,有2例皮瓣边缘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VSD术后持续负压吸引,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引流管护理,能有效的控制感染,为植皮和皮瓣修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李丽;郑勇;石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60例不同严重程度胎盘早剥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历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及超声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10月我院产科收治并确诊为胎盘早剥且产前均进行过超声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体征和终分娩方式,并且探讨超声对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妊娠性高血压及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发病的主要诱因,重型胎盘早剥组患者出现血性羊水、子宫呈板状硬伴压痛、子宫张力过高的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组;重型胎盘早剥组患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妊娠性高血压及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重型与轻型胎盘早剥的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超声检查对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周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1例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11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儿均可见烫伤样红色皮疹,发热8例,腹泻5例,7例白细胞升高,6例创面分泌物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100%耐药;所有患儿除抗炎补液支持对症处理外,经加强消毒隔离,注意饮食搭配,重视口腔、眼部、皮肤护理等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SSSS患儿病情重,易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早诊断及时应用敏感抗生素及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秋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比较.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我院进行梅毒感染检查的41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ELISA、TRUST,并按检测方法分为ELISA组和TRUST组,观察两种检测方法临床检查价值.结果 TRUST组检查阳性率为85.2% (225/264),明显低于ELISA组98.9%(261/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组较TRUST组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上准确度高(P<0.05).结论 临床在对梅毒感染者进行检测时,采用ELISA法、TRUST法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前者诊断准确度优于后者,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少,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郭姝君;陈言伟;秦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近一年来我院落实对消毒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统计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落实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效果.结果 护理质量控制期间,只有1例患者出现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率为0.15%,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未对消毒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一年内出现11例医院内感染情况,医院内感染率为5.12%,落实对消毒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后,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 落实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医院发生感染的情况明显减少,给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盛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联合整体化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联合整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4例老慢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知识教育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并应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出院后1年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一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应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许珍珍;吴天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胰岛素访谈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通过比较、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我对胰岛素的看法”得分和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得出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疗效.结果 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BG、2hPBG、HbA1c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提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干预下,一方面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又控制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糖尿病相关指标,为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了一套健康、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德超;黄远芳;周瑞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腔隙性肛瘘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治疗高位腔隙性肛瘘中应用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 选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本院收治的40例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n=2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与观察组(n=20,实行患者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切口愈合时间(28.54±3.21)d、住院时间(11.54±2.58)d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应用在高位腔隙性肛瘘临床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郑志杰;任伟涛;王小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达克罗宁胶浆用于气管插管对全麻手术清醒期气管耐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达克罗宁胶浆用于气管插管对全麻手术清醒期气管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 年2~ 10月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石蜡油组(A组)和达克罗宁组(B组),A组用石蜡油均匀地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B组用达克罗宁胶浆均匀地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比较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期血压(BP)、心率(HR)变化以及患者的满意舒适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呛咳、声嘶、咽痛情况.结果 B组患者出现呛咳、声嘶、咽痛、BP升高、HR增快情况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满意舒适程度调查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达克罗宁胶浆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术毕清醒期患者不能耐受气管导管引起的呛咳、BP升高、HR增快、声嘶、咽痛等应激反应,使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峰;薛行行;孟扬;郝海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糖尿病(DM)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前期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DM患者160例,将80例感染Hp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未感染Hp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炎性因子进行比较,并分析DM患者感染H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较对照组有所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FPG低于对照组,而SBP、DBP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IMT及炎性因子CRP、IL-6、IL-8均高于对照组,IL-10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DM患者Hp的持续感染和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应予以重视,并积极治疗Hp.

    作者:徐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11834张,对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抽查处方数的2.17%,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适宜、电脑医嘱录入错误、遴选药品不适宜等.结论 我院门诊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肩负起自己的职责,进行合理干预、有效监督,形成事前防控纠错为主、事后点评分析为辅的干预模式,同时医院加大不合理用药处罚力度,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黄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GRACE评分及hs-CRP在冠脉搭桥术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GRACE评分及hs-CRP在冠脉搭桥手术中的相关性及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分析48例在某院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手术前GRACE分值,术后血清中hs-CRP含量,并收集所有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资料.结果 患者血清中的hs-CRP和GRAC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且GRACE评分与住院天数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s-CRP值及GRACE评分均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疾病危险程度.

    作者:顾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LF托槽非拔牙矫治Ⅰ度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使用LF托槽与传统MBT托槽非拔牙矫治Ⅰ度牙列拥挤时患者牙弓、颌骨及面部软组织的改变.方法 将32例牙列Ⅰ度拥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6例,分别使用LF托槽和MBT托槽.矫治前后患者拍摄头颅侧位片及制取记存模型,定点、测量12项测量项目,比较分析测量结果及治疗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软组织侧貌及牙弓宽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时,LF托槽组磨牙间宽度改变值明显大于MBT托槽组(P<0.01);MBT托槽组软组织侧貌和尖牙间牙弓宽度改变值明显大于LF托槽组(P<0.01).LF托槽组治疗时间少于MBT托槽组(P<0.01).结论 对于Ⅰ度拥挤非拔牙矫治患者,MBT托槽组主要靠前牙唇倾和尖牙弓的扩宽来解除拥挤,而LF托槽组主要靠扩宽磨牙段牙弓宽度来获得排齐间隙,并且使用LF托槽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使用MBT托槽,有助于提高正畸医师临床工作效率.

    作者:韩玉嘉;宋应莉;赵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老年哮喘并COPD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老年哮喘并COPD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98例哮喘并COPD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福莫特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ACT评分、CA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IC/TLC、V/TLC、DLCO均比对照组优(P均<0.05).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 P)、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13(IL-13)]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老年哮喘并COPD,可有效控制哮喘改善COPD症状,且提高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肖海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肛门括约肌侧位切断术对慢性肛裂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肛门括约肌侧位切除术对慢性肛裂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肛裂患者采取肛裂切除术(对照组,n=31)或肛门侧位切断术(观察组,n=33)治疗,观察不同手术对患者肛管、肛肠功能,疼痛评估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术后两组肛肠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管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估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肛裂患者采用肛门侧位切断术进行治疗,有效减少并发症,缓解疼痛,改善肛肠动力学及肛管动力学,从而促进肛肠功能恢复,临床可进一步运用.

    作者:陈敬东;曾伊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音乐疗法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音乐疗法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用温泉浴联合5%松馏油软膏封包治疗,1次/d,观察组同时应用音乐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疗法都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音乐疗法辅助治疗银屑病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宏;张禁;张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