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在62例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王莲英

关键词:心理干预, 老年人, 髋部骨折, 患者护理,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抑郁情绪, 骨折手术治疗, 积极乐观, 好发部位, 骨折患者, 负性情绪, 骨折后, 应用, 心态, 衰老, 术后, 身体, 髋骨, 科室
摘要: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髋骨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的逐渐衰老,骨折后心理的负性情绪增加明显,如得不到有效的护理,会妨碍手术和术后的康复。我科室将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可缓解老年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情绪面对骨折手术治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可靠、副作用相对较轻微,而被作为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线用药。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日趋广泛,由此引发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MS)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精神科医生的重视。为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变化、糖脂代谢异常影响的差别,我们选用本院常用的5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体重、糖代谢、脂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樊学文;祝峰;陈小明;周桂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8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分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FTS )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于其死亡率较高而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2013年,崇阳县共报告SFTS 患者18例,其中死亡3例,死亡率达16.7%。为全面了解崇阳县SFTS的疫情状况及相关信息,为今后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现将这18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雷新军;孔金屏;张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囊外摘除与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附2890例报告)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全球主要致盲性眼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方法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经典的手术方式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ECCE ),设备简单,费用低廉,是我国一些基层医院的主流术式。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PHACO )以其切口小、损伤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倍受推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ECCE和PHACO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旨在更好地开展白内障复明工作。

    作者:张建文;马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颅内外部分血管痉挛、狭窄、闭塞引起而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不足,使缺血部位的一部分脑组织坏死。而这种缺血部位由中心坏死区、缺血半暗带、正常组织与半暗带之间的血流低灌注区三部分组成。目前,临床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还没完全坏死的缺血半暗带和低灌注区,另一方面是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现就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以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君;皮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稿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我校为重点,报道科研、教学、医疗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综述讲座等。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实习前本科护生焦虑情绪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

    护生面对即将开始的临床实习,由于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改变,护生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改变。本文旨在了解本科护生在实习前的焦虑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为心理健康指导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饶玉霞;叶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价值

    感染性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病原体的早期准确诊断是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关键。临床上为常用的病原体早期诊断指标是降钙素原( PCT )和C反应蛋白( CRP),本研究针对PCT检查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细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发生部位常在宫颈转换区,按病变深度可分为CINⅠ、CINⅡ、CINⅢ,其病变与宫颈癌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由于高危HPV的持续感染。尽管HPV感染大多数是短暂的,只有少数引起CIN,并且绝大多数CINⅠ级病变能自行消退,但若病变持续存在则可发展为CINⅡ~Ⅲ级,而大约30%~50%的CINⅡ~Ⅲ级终可发展到宫颈癌[1]。故如果对所有诊断为CINⅢ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则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即有可能使妇女遭受不必要的副作用如出血和感染,且对年轻妇女的生殖结局可能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另外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跨越大,从年轻妇女到老年妇女均可发病,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呈上升趋势, Foley G[2]等研究发现,1996年以后在英国大部分地区20~29岁宫颈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而40~79岁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故明确诊断后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既要考虑到治疗效果也要考虑到就诊者的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临床上诊断为CINⅢ的患者常见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LEEP、宫颈冷刀锥切术( CKC)、宫颈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和保守治疗。我们就相关报告进行回顾,综述不同CINⅢ的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以期找到适合各类患者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嫚;李书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的持续状态可导致心脏、肾脏等组织器官的代谢异常、结构改变以及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主要原因是其并发症,目前,人们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而对糖尿病肺损伤的研究还比较少。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糖尿病引起的肺部损伤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现在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糖尿病肺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莎;白育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咸宁市温泉城区2013年家蝇抗药性及药剂混配效果研究

    家蝇( musca domestica )是众所周知的重要卫生害虫之一,能够携带多种病原菌,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但因其繁殖能力强,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单一化学杀虫剂,很容易导致家蝇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防治效果。据报道,国内外多数地区家蝇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1~4]。鉴于使用单一化学杀虫剂防治家蝇易产生抗药性,药剂混配使用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我们通过调查咸宁市温泉城区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各类杀虫剂的混配效果,旨在为今后家蝇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依据。

    作者:李华民;高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每组10只。应激组大鼠每天被置于不能自由活动的固定器内束缚2 h,1次/d,连续21 d,后一次应激结束后24 h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自发活动、动脉血压、血管张力和血浆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大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P<0.05),血管收缩压明显升高(P<0.05),血管舒张功能和血浆NO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慢性束缚应激可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促进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炎坤;张小梅;李勇;叶娟娟;李锋;李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崇阳县人民医院作为二级综合医院,长期接受护理本科、高职高专护理、中等卫校护理专业见习和实习的带教工作。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新世纪新型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我院在护理带教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做法作一简要的介绍。

    作者:黄池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Rho 激酶抑制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法舒地尔治疗组,所有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治疗两周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尿TGF-β1变化。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法舒地尔治疗组治疗后尿UAER 、尿TGF-β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血压、血糖水平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法舒地尔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TGF-β1的水平有关。

    作者:吴甘霖;徐美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TLR2在慢性乙肝孕妇胎盘中的表达及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 TLR2)在慢性乙肝孕妇胎盘中的表达及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HBsAg阳性的慢性乙肝孕妇80例,其中HBeAg阳性组40例,HBeAg阴性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TLR2分别在3组胎盘中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胎盘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其分娩的新生儿外周血HBsAg,记录新生儿宫内感染率。结果 TLR2在对照组、HBeAg阴性组、HBeAg阳性组孕妇胎盘中表达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HBV感染率在对照组、HBeAg阴性组、HBeAg阳性组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在对照组、HBeAg阴性组、HBeAg阳性组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2可能参与了胎盘感染HBV过程,并与HBV宫内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金素芳;方锦川;周晓梅;王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咸安区2011~2013年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威胁。因此,开展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科学评价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有效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2013年分别开展了3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核心指标专题调查工作,现将3次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作者:陈蒲宾;张碧芳;刘志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疗效观察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消化内科是常见疾病类型,易发病于中老年人群中,若临床不能给予有效治疗,其可发展至弥漫性腹膜炎、胃出血、胃部癌变等,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本文选取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6例,给予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许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究并分析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早产儿的胎龄分为A1、A2、A3、A4组,根据出生体重分为B1、B2、B3、B4组,根据喂养方式分为C1、C2、C3组。跟踪随访15年后,记录早产儿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结果28~30周胎龄组早产儿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为80.0%,明显高于其他胎龄组;出生体重≤999 g早产儿发病率为80.0%,较其他组早产儿高;人工喂养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密切相关。

    作者:陈召金;黎见乐;姚慧梅;兰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克肟胶囊序贯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42例效果观察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主要抗生素是第三代头孢类,包括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克肟等。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笔者主要对比研究了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克肟胶囊序贯疗法和单纯头孢曲松钠治疗成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佳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6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设为研究组(86例)与对照组(80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相应的综合治疗手段;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后情况,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各气体分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中有82例病情改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患者中有69例病情改善,总有效率为86.3%,临床疗效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产生极大影响,造成呼吸障碍,影响患者生活,甚至威胁生命,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呼吸功能,保证生活质量。

    作者:邓汉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二苯乙烯苷上调 SIRT1蛋白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 TS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手术线对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松开手术线后再灌注120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TSG小剂量(10 mg/kg)干预组,缺血再灌注+TSG大剂量(20 mg/kg)干预组。观察TSG对大鼠心脏形态学、心肌酶学和脂质过氧化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体1(SIRT1)蛋白的影响。结果TSG能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Px)的活性,并能够增加心脏组织SIRT1蛋白含量,以大剂量组(20 mg/kg)干预组效果明显。结论TSG对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SIRT1蛋白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甘受益;李彩蓉;曾令勇;黄红霞;镇海涛;冯光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