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恒;袁继龙;王志军;张晨;刘金超
目的 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手术及修复方法,以求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对病理类型、手术及修复方法 进行探讨.结果 所有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经2~3年随访,局部复发2例,占28%.结论 恶性组织细胞瘤的治疗,根治切除是关键,术后再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术后应根据肿瘤类型、部位及患者一般状况,选择不同修复方法.
作者:楼晓莉;张金;李军辉;宋建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背景 直到2001年,大量减肥后的形体塑造效果仍然不佳,很少有患者获得满意的结果.目的 作者刚顾过去5年,75例患者,确定Ⅰ期和多期全身提升术(TBL)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清晴;高景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硅胶囊假体乳房增大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自2002年12月至2008年6月,诊治假体隆乳术术后并发症患者96例,其中包括纤维包膜挛缩、假体破裂渗漏、位置不佳、血肿等,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进行修复.结果 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得以矫正,乳房形态恢复自然.经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 引起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诱因很多,须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以合理的方式进行修复,使乳房术后功能正常、外形自然.
作者:袁继龙;魏新;石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Mohs外科理论及缝线作为标记的Mohs外科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在过去的5年里,对55例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患者实施Mohs外科手术,其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术中切除肿瘤的范围平均为肿瘤边缘外10 mm.在切除肿瘤之前,先将肿瘤分成若干区,再用刀片将术区的标记及分区情况,用划痕记录在皮肤表面,以备术中参考.切开皮肤后,用丝线标记切除物各区的边缘.通常缝合1针为Ⅰ区,缝合2针为Ⅱ区,以此类推.当肿瘤的直径大于5 cm时,将其纵向分为2块,每块按前述分区,两块肿瘤的标记线采用不同颜色,以便区分.标记后将肿瘤切下,标记情况绘制在病理申请单上,与标本一同送至病理科.病理医师根据标记取材做术中病理检查.外科医师根据病理结果 判定肿瘤是否完全切除.结果 4/55例在术中发现有1个区域的边缘仍存在病灶,1/55发现有2个区域的边缘存在病灶.随访43例患者达2年.其中41例存活,2例死亡.死亡患者均为恶性黑色瘤复发并远处转移.1例腰骶部恶性纤维细胞瘤在术后14个月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缝线作为标记的Mohs外科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是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晨;余江;王娜;孙琳;何祯平;陈灿;胡波;王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测耳后真皮脂肪的组织学特点,并探讨其在唇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从11具成人新鲜尸体上获得上唇、耳后以及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标本,并比较这些区域组织结构的差异,包括表皮、真皮厚度与结构、真皮内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细胞数量以及皮下脂肪结构.临床上应用耳后真皮脂肪游离移植于隐性唇裂(7例)与唇裂继发畸形(4例)的凹陷畸形矫正、鼻部凹陷畸形(4例)以及上唇瘢痕凹陷(2例)的填充.结果 耳后真皮脂肪与上唇真皮脂肪结构相近,而与腹部真皮脂肪有明显区别.应用耳后真皮脂肪瓣游离移植矫正唇鼻畸形共17例,术后即刻效果满意.16例经随访6~18个月,畸形矫正效果仍满意.结论 从组织学结构以及临床应用中来看,耳后真皮脂肪在治疗唇鼻畸形中是一个理想的供区.
作者:方柏荣;王友彬;黄渭清;乔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平面(即部分胸大肌后间隙和部分乳腺后间隙)置人隆乳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自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共行双平面隆乳术86例,其中乳晕切口62例,乳房下皱襞切口24例.结果 对53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除2例双侧乳房轻度不对称、1例包膜挛缩外,其余各例乳房外形良好,未见假体扭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假体边缘不明显.结论 双平面隆乳术,改变了假体表面软组织覆盖及其生理力学关系,整合了乳腺下平面及胸大肌下平面的优势,是扬长避短的术式.
作者:赵月强;罗定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传统交腿皮瓣移植术加以改进,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30例交腿皮瓣移植术采用供区皮瓣轴型化,供区皮瓣预扩张,同侧大腿皮瓣向小腿移植,受区血管植入皮瓣以及用外固定架制动等方法 .结果 全部皮瓣成活良好.避免了传统方法 交腿皮瓣血运不良,覆盖而积小,蒂短,旋转弧度小,位置不易和创而楔合,需重叠交腿,制动小适,供区植皮粘连等缺点.结论 改进的交腿皮瓣移植术安全可靠,简单易行,优点明显.
作者:朱敬民;郝天智;扈文博;李文;高振辉;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在面部除皱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的麻醉方法 .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浓度分别为1.mg/ml、40μg/ml和10 mg/ml.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其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心率减慢(P<0.05),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P<0.05).结论 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麻醉,患者苏醒快,对气管导管耐受性好,适用于面部除皱术麻醉.
作者:赵萍;许民;宋希斌;王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假体隆乳术发展至今,已经不再追求简单的体积增大,而是在个性化美乳设计的基础上,全方位注重细节的研究,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塑造更合乎生理美、自然美的乳房.乳房假体经过不断改进优化,高质量的假体为隆乳术提供了安全保障及塑造美丽乳房的物质基础.但假体置入层次的研究及其个性化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隆乳美容效果的显现及并发症的防范.
作者:罗定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以足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足背动脉为血管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至足部远端,皮瓣面积略大于缺损面积,皮瓣经开放隧道转移至受区,皮瓣供区以中厚皮片覆盖.结果 本组患者共9例,缺损面积为3.5 cm×2.5 cm~6.0 cm x4.5 cm,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缺损部位功能和外形良好.结论 以足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良好的血运,血管解剖结构恒定,是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的可行方法 .
作者:盂庆延;骆宁;李泰然;修一平;钱学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963年,陈中伟取得断肢再植的成功.自1963年起,在张涤生教授的立题和领导下及上海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整形外科全科同仁的参与下,笔者取得并报告了犬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实验性研究的成功.
作者:王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们常常遇纠的问题是皱纹.填允皱褶的常用方法是置入一些填充物,这样可以改善皱褶的外观.然而,对于治疗那些垂直的较厚的面部皮肤来讲,这确实是一个特殊的挑战.咀嚼肌的强烈运动可以让那些填充物逐渐平坦,使用填允物来治疗时,皱褶底部的那些纹线是不会消失的.
作者:王冀耕;高景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Ⅲ类错耠畸形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的研究,评价固定矫治器治疗前后安氏Ⅲ类患者(牙合)、颌、面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30例固定矫治器治疗的安氏Ⅲ类错胎患者,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0~17岁.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经Winceph 8.0头影测量软件进行分析,测量18个标志点,结果 经一致性检验后,将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指标差异.结果 与矫治前相比,SNA角、ANB角、颌凸角、上下齿槽座角、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以及前后向异常指数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切牙唇倾度加大(P<0.05).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固定矫治技术可成功矫治恒牙早期及恒牙期安氏Ⅲ类错耠畸形,使患者的骨骼和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刘欢叶;冯翠娟;赵明;张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眼内炎眼球摘除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Ⅱ期植入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25例(25眼)眼内炎眼球摘除术后患者,行Ⅱ期羟基磷灰石(HA)义眼植入术.手术采用直视下HA肌锥内植入法,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眼根据眼内炎的原因(外伤或感染)和眼球摘除后间隔时间进行分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义眼台暴露发生率和这些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 5例患者(5只眼)出现伤口裂开、义眼台暴露,经修补治疗后得到解决,其余20例患者(20只眼)结膜均I期愈合.对23例患者(23只眼)进行了6个月至2年的随访,外形和活动度满意.外伤性眼内炎组义眼台暴露发生率(21.05%)和非外伤性眼内炎组发生率(16.67%)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性眼内炎组义眼台暴露发生率(33.33%)较非感染性眼内炎(0)组的发生率高(P<0.05);义眼台暴露发生率,在不同眼球摘除时间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A义眼Ⅱ期植入术,是眼内炎眼球摘除术后眼部成形的有效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外观,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郭斌;杨新光;王为农;范钦华;杨建东;曹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乳房过于肥大及下垂可造成患者体形臃肿、行动不便,乳房下皱襞的皮肤易出现湿疹,严重者可导致脊柱侧弯或者椎问舌盘突出等症状,不但给患者带来了身心压力,严重者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9].
作者:丁伟;江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滑膜腱鞘及其在预防肌腱粘连方面的作用.方法 取Leghorn鸡48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n=16):采用滑膜细胞-PGA复合物修复原位腱鞘缺损为实验组,采用空白PGA修复缺损为对照组1,腱鞘缺损未进行修复为对照组2.术后2、5、12周时将鸡处死,观察实验组组织工程化腱鞘在体内的形成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行生物力学测试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实验组较两对照组腱周粘连少,且所耗屈曲功小.结论 较两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PGA复合物修复缺损组)可形成与正常腱鞘组织结构相近的组织工程化滑膜腱鞘,且生物力学检测组织工程化腱鞘对于预防肌腱粘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徐梁;曹德君;刘伟;董佳生;韦敏;曹谊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 概述自体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CAL),是2009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的吉村浩太郎(Kotaro Yoshimura)教授首先报道的.该技术主要用于软组织增大,于2003年应用于临床,至今已临床应用3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景恒;袁继龙;王志军;张晨;刘金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111眼)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应用新斯的明试验排除重症肌无力后,行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矫治上睑下垂.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上睑缘达角膜上缘以下1~2 mm水平,上睑凹陷得到矫正.结论 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是矫治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旭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外伤软组织缺失的美学效果.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因各种外伤导致的颜面局部皮肤软组织缺失患者27例,采用鼻唇沟皮瓣、改良的菱形皮瓣、皮下蒂皮瓣、滑行推进皮瓣、A-T皮瓣等多种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7例面部软组织缺失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经6~18个月随访,伤口瘢痕不明显,功能满意,美学效果良好.结论 面部外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失,情况复杂多变,根据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形状,选择适当的局部皮瓣进行修复,能达到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作者:王志强;丁德生;刘洋;位容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吸脂术以其良好的塑形效果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认可,而吸脂出现软组织不平,甚至明显的凹陷,也时有发生[1,2].自2004年3月至2008年5月,我们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矫正吸脂术后凹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彦;陈辉;杜洁;李小莉;陈红艳;王颖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