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华
我科对中医传统的犀角升麻丸组方进行适当加减,并改为汤剂使用,配合中药散剂外敷治疗雀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治疗药物监测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04年我院治疗药物监测室开展了地高辛、磺胺和庆大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为积累经验,现对我院开展情况作监测分析.
作者:夏松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9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探讨其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斌;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2年6月至2006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75例,其中经手术证实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性胆囊炎5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扁平苔藓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粘膜的慢性炎症,可单独发生于口腔,是口腔粘膜常见的慢性、浅表性、非感染性疾病.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如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8例,经积极的冶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碧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将荧光素钠从被检者前臂正中静脉快速注入,利用特定滤光片和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及其灌注的过程,是眼科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张红莲;冯新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片(5~10)mg/d.比较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4周后2组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血压、心率、LVDd降低,LVEF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收缩压下降、LVEF升高幅度更显著(P<0.01).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血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治疗剂量的氨氯地平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骆琼;潘云红;叶瑞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血栓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患者常产生恐惧、自悲心理.这种病态心理的长期刺激,可使患者病情由轻变重甚至发生脑出血以致死亡.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防止病情恶化,争取早日康复的手段之一.
作者:文瑞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我院收治1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杨桃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食管异物是临床上常见急诊,异物种类较多,其中食管鱼刺异物占相当大一部分.本文着重探讨食管鱼刺异物X线钡棉检查方法及相关X线征象,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治依据.
作者:杨时骥;石教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7月对200例初产妇实施罗派卡因分娩镇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法整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2种.我院1998年2月至2003年9月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锁骨骨折131例,现对疗效作一比较,并对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原因加以分析.
作者:叶茂;袁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而由乳突炎导致的化脑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院于2006年收治1例化脑患儿3个月内复发2次.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忠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期妊娠因胎儿较小,利凡诺引产流产率高,通常不需特殊处理.但流产过程中如胎膜破裂后发生横位,常致流产失败而需手术处理.现将我院中期妊娠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破膜后横位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殷娜;生启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1995~2001年间共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例,现将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郑益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与掌握知识的多少与糖尿病的控制有着很大的关系.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有效控制糖尿痛.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在同等治疗条件下,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谢春芳;黄秋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采用鼻腔及鼻窦正压冲洗配合中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16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平;刘小芳;陈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PCC)低场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MRI表现.结果 病灶及病变部位显示清晰.2例表现为不规则形态肿块伴周边胆管轻度扩张;9例表现为胆管不规则增粗,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扫描,7例可见早期边缘强化,4例未见明确异常强化;延迟后扫描,11例均见向心性延迟强化.结论 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的低场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的关键技术.
作者:盛练;余开湖;朱华浩;肖红慧;潘盛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病毒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9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ALT值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ALT值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腹部B超检查,测定其胆囊壁厚度.结果 98例患者在ALT高峰期有76.23%出现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经治疗后ALT值恢复正常时,仅有2.04%患者胆囊壁增厚.ALT高峰期患者胆囊壁厚度与ALT恢复后患者及健康检查者胆囊壁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血清ALT水平与胆囊壁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吴娟;熊建光;程正位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