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头乳晕坏死1例治疗报告

亓发芝;顾建英;施越冬

关键词:乳头乳晕, 坏死, 组织切除, 移位, 腺体, 乳房下垂, 巨乳缩小, 静脉淤血, 高渗溶液, 垂直切口, 病例资料, 术后第, 矫正术, 重度, 治疗, 真皮, 颜色, 未婚, 手术, 女性
摘要: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3岁,未婚.因双侧巨乳伴重度乳房下垂,在我院行巨乳缩小矫正术,手术采用垂直切口、乳头乳晕上方真皮腺体蒂移位的缩小方法[1].乳头乳晕移位12 cm,单侧腺体组织切除量620 g.术后第2天,一侧乳头乳晕血运良好,另一侧乳头乳晕颜色发紫,静脉淤血,经局部穿刺放血、高渗溶液湿敷等治疗,乳头仍完全坏死,仅残留很少部分乳晕组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红唇形态不佳的美容手术

    目的为了改善形态不佳的红唇.方法根据红唇组织分布的特点,采用红唇部组织瓣转移及聚四氟乙烯填充的方法,来改善唇部组织的形态.对于单纯上唇红唇形态欠佳者,将上唇红唇两侧异常凸出组织,转移到不丰满的红唇中部;上唇红唇不显者,将口角以口轮匝肌为蒂的下红唇组织瓣,转移到上唇;对于上下唇组织厚者,行厚唇修薄术;重唇者,去除重唇;上下唇均薄者,采用自体真皮脂肪瓣或人工生物材料(聚四氟乙烯)填充.结果本组患者30例,术后红唇形态满意,无切口愈合不良及皮瓣坏死,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结论根据红唇形态不佳的特点,尽可能在红唇内部进行组织转移,如果上下红唇均不丰满,可结合自体组织或生物材料进行填充,来改善红唇的形态.

    作者:谢洋春;范金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烤瓷联冠牙周夹板对牙周患者前牙排列不齐的美容修复

    前牙牙周病患者由于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上前牙向唇侧扇形倾斜,牙齿伸长,个别牙扭转错位,从而影响面部美观.临床常见此类患者要求对前牙牙周病治疗同时进行美容性修复.由于牙周病正畸治疗时间长、术后难保持原貌等原因,许多患者不能选择.金属烤瓷联冠牙周夹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点,并且可以改善牙齿排列、色泽、龋坏及形态问题.

    作者:张喆;秦宏智;王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端缺损的四种修复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四种常用的鼻端缺损修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局部鼻唇沟皮瓣、管形皮瓣、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端缺损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修复缺损面积、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57例鼻下端缺损均得到较好地修复.管形皮瓣修复缺损面积大、住院时间长;局部鼻唇沟皮瓣修复缺损面积小、住院时间短;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效果好,但修复缺损面积有限.结论鼻部下端缺损的修复,应根据其缺损面积、局部情况、患者要求和预期修复效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恒术;任海涛;沈为民;果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疗效的评价

    目的探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光子嫩肤技术,对33例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行4~6次的治疗,每次间隔3~4周.每次治疗前,使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客观量化皮肤的颜色、角质层水分、弹性等生物学指标;同时医师和患者对面部皮肤的变化及治疗前后的照片,进行视觉评价,并与采用无创性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量化指标如反应肤色参数L*值升高、a*值下降,皮肤弹性参数R2、R5、R7均升高,皮肤角质层水分参数降低.医师和患者的视觉评价结果与客观量化结果,在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质地改善方面,基本趋向一致.结论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客观量化的评价结果与医师和患者的视觉评价基本一致.但在指标测量方面,更准确、更详细,将在美容学中显示更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牟韵竹;李利;何梅;李咏;邓次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组织工程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参加第8届国际组织工程学术会议纪要

    2005年10月22~25日,第8届国际组织工程学术会议在上海胜利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不同国家的组织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千余人,会议就涉及组织工程的各个方面,分专题进行了讨论,当前组织工程进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是本次学术会议的焦点.

    作者:刘晓燕;陶凯;梁久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经脐隆乳术

    隆乳手术是女性常见的美容手术,早开展于1899年,曾经尝试了多种方法[1],目前主要有注射式隆乳术(注射自体脂肪、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等)和假体置入隆乳术.而后者是国内外常用的手术方法,切口通常选择在乳晕、乳房下皱襞或腋窝等处,在乳腺下或胸大肌下,形成腔隙,置入适当的人工乳房假体.但是这些手术方式有诸多的并发症,并能造成较为明显的乳房或腋窝的瘢痕,使患者和医师产生顾虑.随着内窥镜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经脐隆乳术也逐步发展起来,笔者对近十年来国外报道经脐隆乳术的文章,进行简要的综述.

    作者:翟朝晖;李武修;唐胜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端缺损修复26例报告

    鼻位于面部中央,对人的容貌有重要影响,鼻端任何不同程度的缺损畸形,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笔者自1990年6月至2004年5月,根据缺损的部位和大小,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修复鼻端缺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福奎;耿传卫;郭爱武;李凤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并发症的研究及防治方法分析

    目的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并发症的研究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①总结135例患者经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统计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的并发症发生的相关资料.③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规律及防治方法.结果 135例隆乳患者发生并发症者5例,占3.70%(硬节占并发症的60%).文献统计了10 70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者665例,平均为6.21%.总结其中标明并发症总数及详细分类的900例发现,其发生率依次为硬结58.89%、血肿10.11%、无菌性炎症7.78%、感染6%、胸大肌炎5%、不对称4.56%、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渗漏3.44%、移位1.22%、其他3%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分析并发症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方法.结论并发症的发生率,主要与操作的规范性及专业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及适应证的掌握、注射过程和注射后处理的规范化是关键;目前的并发症是能够防治的.

    作者:周智;柳大烈;鲁开化;艾玉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小切口双重荷包缝合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目的介绍一种疗效确切,创伤小,矫正重度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设计切口位于乳晕第四象限,方向斜向外下方,呈放射状切口,长约1.5 cm,松解乳头基底部,切断牵拉的纤维条索,上提乳头,在距乳头0.8cm和1.5cm处,双重荷包缝合固定.结果 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均获得满意疗效.乳头横径、纵径、高度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微、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江华;谭谦;章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面部寻常狼疮并发1例鳞癌的治疗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左侧颊部皮肤肿物半年就诊.患者40年前发现双侧面颊出现红褐色米粒大小的结节,未予治疗,结节逐渐增大并向四周扩展,逐渐融合成片,未破溃.20年前曾在当地结核病医院诊断为寻常狼疮,经过抗结核治疗后,面颊部遗留下菲薄、光滑的萎缩性瘢痕,同时伴有右下眼睑外翻及鼻部畸形等.

    作者:张斌;陈瑛毅;刘积东;彭涛;朱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西部地区协作组第二次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颧骨颧弓骨折微创快速牵引复位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颧骨颧弓骨折微创快速牵引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颧骨颧弓骨折微创快速牵引复位固定器,对28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进行微创快速牵引复位固定术,术后牵引固定3~7天.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该方法达到了微创、快速、牵引复位与固定相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目的,大大简化了手术,节省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既安全,又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谆;李明勇;王志瑜;于海涛;隋继强;刘芳霞;张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龄腭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语音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研究,评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本组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秦瑞峰;封兴华;吴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乳房下皱襞相关组织结构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结构.方法采用新鲜成年女性尸体行解剖研究,并分别于乳房上缘、乳晕上缘、乳房下皱襞及乳房下皱襞下方4 cm处取材,制作HE染色及改良Gomori′s trichrome 染色切片,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共研究乳房20只,在乳房下皱襞组可见皮肤真皮层内红色的纤维组织排列平行于乳房下皱襞的长轴,胶原纤维的断面较少,各组的胶原纤维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乳房下皱襞区域无下皱襞韧带结构,真皮内胶原纤维的密度和其他三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作者:仇树林;胡国栋;谢祥;韩胜;李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填充法乳房再造术所必须的临床解剖知识(续)

    3 乳房Ⅱ期重建必须掌握的解剖学知识3.1 乳房切除术和重建方法乳房重建的肌皮瓣法和填充法有很大不同,根据不同的乳房切除术,采取不同的方法,所以掌握有关乳房切除术的术式,是必要的.

    作者:南云吉则;程野;岳丽爽;高景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左头部巨大神经痣切除植皮成活1例

    我科于2004年11月收治1例覆盖头皮2/3巨大神经痣患者,经切除游离植皮后成活,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燕;张鑫;宋起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睑袋手术中眼心反射的预防

    眼心反射是由于压迫眼球以及球周组织,兴奋迷走神经,降低心率,而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

    作者:宋淑民;宋艳;韩璐;吕敏;姜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位牵引前移犬面中份骨骼的远期效果

    目的探讨中位牵引前移犬面中份骨骼的远期效果.方法 16周龄杂种犬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6只.所有犬在上颌各骨缝的前后种植钛钉,作为骨标志.实验组犬安置特制牵引支架和牵引钩,橡皮圈连接,向前持续牵引,牵引力值约为600 g,持续向前牵引1个月后,拆除牵引装置,继续饲养直到9个月龄时处死.牵引过程中,行连续头颅X线片检查,处死后头颅干骨测量.结果实验组各犬经1个月牵拉后,上颌逐渐前突,咬牙合关系呈现Ⅱ类错牙合.牵拉后的上颌复合体经过3、4周的生长停滞后,逐渐恢复正常的生长速度.结论中位前牵引面中份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去除外力后对上颌的正常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作者:侯敏;柳春明;梁立民;张海钟;马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口内入路双直线截骨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双直线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切口,以拟缩进的下颌角为基点,设计双直线截骨线,截骨后磨削残端骨面,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自2000年以来,完成手术86例,患者下颌角肥大均得到矫正,仅2例出现术后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效果良好.结论口内入路双直线截骨法能安全有效地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作者:柳大烈;郑健生;付国友;王渭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电子束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3例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患者进行EBCT扫描,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与X线片图像进行比较,结合临床检查及手术探查,评价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BCT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立体,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与X线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 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医患双方的交流和术前设计也有帮助.

    作者:余东;归来;张智勇;吕长胜;唐晓军;郑宗梅;刘育凤;宋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